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混动体验后,油车真的回不去了?

IP属地 北京 编辑:赵云飞 ITBEAR 时间:2025-02-09 17:31:10

近年来,汽车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逐渐显现:纯油车的时代似乎已步入黄昏。

数据显示,至2024年,新能源车型在市场上的销量占比已逼近半数,意味着半数以上的消费者在选择新车时,已倾向于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这一转变,无疑是对油车长达一个世纪市场主导地位的一次重大冲击,而这一切仅仅发生在短短数年之间。

探究背后原因,内燃机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其热效率问题一直是行业内的痛点,即便是顶尖的内燃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热效率也难以突破40%的大关。许多厂商宣传的“最大热效率41%、42%甚至43%”,往往是在极为理想的工况下才能达到的瞬时值,而一旦车辆处于起步或怠速状态,热效率便急剧下降,有时甚至不足30%。

传统燃油车因此饱受诟病,大量燃油在燃烧过程中被浪费,加之油车普遍存在的加速迟缓、噪音大、油耗高等问题,使得消费者的驾驶体验大打折扣。对于那些技术储备不足的车企,变速箱顿挫、换挡逻辑混乱等问题更是频发,进一步影响了油车的市场竞争力。

面对这一挑战,混合动力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解决油车动力、油耗、平顺性及驾驶感受的优选方案之一。以电池+电机辅助内燃机的策略,不仅提升了车辆的综合性能,还降低了成本。例如,丰田的THS系统,通过电机在内燃机低效区间替代其工作,确保了整体热效率的最大化。

比亚迪的DM-i混动系统同样出色,在时速70km/h以下时,内燃机主要作为发电机为电机供电,只有当车速超过80km/h时,内燃机才直接参与驱动,此时其工作状态更为高效。而丰田THS则在低速场景下,如起步、掉头、停车时,完全由电机驱动,内燃机仅在车辆加速时才启动。

增程式电动车如AITO、理想、日产e-Power等,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这类车型中,内燃机全程不直接驱动车辆,而是作为发电机为电池包和电机供电。尽管曾有人质疑这种动力结构的能量转化效率,但实际上,电能转化过程中的损耗远低于内燃机在低效区间的浪费。

增程式架构中,内燃机一旦启动便处于高效工作状态,避免了低效区间的出现。电机驱动带来的平顺性、静音性以及低油耗、高动力表现,让混动系统在保留油车无续航焦虑优势的同时,大幅提升了驾驶体验。许多混动车主对此赞不绝口,无论是比亚迪、丰田还是日产等品牌的混动产品,都收获了良好的用户口碑。

混动技术的崛起,不仅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成本,还提高了动力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尤其是在拥堵的城市路况下,混动系统通过电机驱动,为驾驶者带来了远超油车的舒适体验。这也是许多消费者在体验过混动产品后,纷纷转向新能源阵营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