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中国、英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氢能产业得到越来越多政府和企业的支持。特别是在中国,氢能产业逐步成为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能源格局的重塑提供了新动能。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氢能被明确纳入清洁能源体系,并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政策的引导下,氢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制氢、储氢、运输到应用—都在不断进步。根据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16.3亿元增长至3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6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为推动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发布了多项规划,为氢燃料电池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此外,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逐步国产化,带动我国燃料电池成本降低。2020年氢燃料电池系统(含电堆)及电堆成本分别为7000元/KW和3500元/KW,到2024年已快速下降到了2000元/KW和1200元/KW,为产业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
然而,尽管氢能产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氢能产业仍然处于高额研发和基础设施投入阶段,尤其是在绿色氢气的制备过程中,成本控制仍是一个关键难题。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乘用车领域的发展仍显滞后。其次,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运行仍具备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未施行试点的城市氢燃料汽车发展的节奏较慢。同时各个城市群也相对独立,更多的集中在区域性、小范围地区进行发展。此外,与商用车相比,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后续随着示范城市的逐步扩展以及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推广有望迎来突破。
对于投资者而言,氢能领域尤其是在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制氢和储氢等环节,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随着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也将进入快车道。未来,氢能产业必将在全球能源转型和汽车产业升级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