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小满胜万全,微醉尽余欢”那个时节的豁达怡然,当节气来到了小雪的时候,你会看到我们广袤的祖国大地,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有多大。
也许广州还只是些许凉意,北京的夜晚已经感受到了冰点的寒冷。
所以南方的小伙伴想象不到冬季用车的痛点在哪里,而北方这样的寒冷,对于纯电轿车来说,既是对本身产品力的一场测试,也是对北方用户用车体验的一场考验。
抛开争议极多的“冬季极限测试”,对于消费者而言,真正的用户使用场景就该是冬天车子掉电怎么样、冬天到底正常开的话续航能跑多远、冬天车子抗不抗冻能不能性能不打折等等现实问题。
而面对这些现实问题,主流的B级纯电家轿的表现最让消费者好奇。
我们选择了20万级的三台主流B级纯电家轿来进行比较,分别是:美系纯电常年销量冠军——特斯拉Model 3(售价23.19万元的2023款后轮驱动版);主流国产新能源家轿旗舰标杆——吉利银河E8(售价19.88万元的665km后驱星舰远航版);中国B级纯电家轿老牌扛把子——比亚迪汉EV(售价19.58万元的25款605km尊贵型)。
都是20万级,都是中美新能源纯电家轿的代表作,谁才是冬季续航真旗舰呢?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冰冻测试来袭
就像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老师在小品中说的“我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一样,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对于电车在冬季用车的第一个痛点,从“停车”开始。
“停车”指的是作为用户开开心心地将车充满电后停在车位上,一夜过后早晨出发结果莫名发现“掉电了”,不是100%的电量了。
那一刻,续航焦虑就已经启动了。
为了模拟出冬季寒冷的一夜对Model 3、银河E8和汉EV的影响,0度的北京夜晚肯定还是不够看的,于是我们特意请出了3台冷库车,将Model 3、银河E8和汉EV在充满电后,静置在设定温度在-15°C的冷库车内,达到一夜(10h)的时长,来看看三车的“停车”表现如何。
我们可以看到,在充满电并且-15°C的条件下冰冻一夜之后,三台车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掉电”,看来即便是销冠or标杆,也不可能做到严寒的情况下不掉电。
但“掉电”避免不了,“续航焦虑”却可以打消。
从结果来看,特斯拉Model 3的掉电最为明显,已经超过了20km,冷冻后的续航达成率只有94%的水平。而国产的汉EV和银河E8都能稳定在97%-98%的水平,尤其是银河E8,98.35%的续航达成率和11km的“一夜消耗”,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以手机为例,如果你使用的是iPhone,睡前充满后第二天早晨也会掉电大约4-5%。银河E8和汉EV却能做到只有2-3%。如果去看里程,每天通勤距离大约50km的用户就更有感知了。如果是Model 3的话,每2晚就能掉1个通勤距离。而银河E8的话,你一周才会掉1个通勤距离。所以说,银河E8这样的电量控制水平可以让你完全不用担心“停车掉电”的续航焦虑,只需要放心开就行。
当然了,这里还有一个细节点——门把手。经过-15°C的考验,特斯拉Model 3的门把手“一如既往”的冻住了,而银河E8和汉EV则能够顺利打开。只能说,哪怕Model 3换代了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只有国产品牌才能更了解我们用户的痛点。
北京五环直接跑趴窝,光电测试来袭
在冬天正常开,一台车的续航打折是多少?这个问题不是那些动辄开到漠河或者动辄高速拉120码速度测试能知道的。而且用户的实际用车情况,不会被简单地分割成城区路段占比百分之多少+高速路段占比百分之多少。
于是,我们在北京选择了“五环之歌”里家喻户晓的五环路,来作为续航光电测试的路径。
从测试条件解读来看:测试当日温度正好是北京当下的冬季温度,并且对于整个山河四省以及东北以南的北方城市,都是适宜的温度。五环线虽然限速100km/h,但是拥堵情况也是大家看在眼里,也是不少打工人跟进京人的必经之路,贴近实际用车场景。车内空调设置在大部分用户能够兼顾电耗和取暖的24°C+二档风量。动能回收也统一设定为用户日常使用习惯的“标准”档位。
这样的测试是最大限度去模拟用户日常的用车环境,并且三台车都给到了足够的公平的载重和负面条件。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成绩:
先看数据:从结果来看,银河E8毫无疑问是三台车中在冬季续航光电测试中表现最好的,高达85.86%的达成率以及实际571km的续航,不仅打破了“冬季续航6-7折”的刻板印象,而且也比特斯拉多出了将近70km的行驶里程。结合夏天“五环光电测试”中的“反向虚标”成绩,说一句银河E8是“20万级续航真旗舰”是一点也不夸张。而比亚迪汉EV和特斯拉基本处于一个水平线上,几乎相差无几的数据(605km对606km的官标,实际501km对503km的续航),不得不说国产新能源这些年真的是进步了许多。
再看细节:从分段中的200km左右续航来看,比亚迪汉EV的掉电是非常明显的,甚至掉到300km的水平,真的能打折到了6成的水平,但是最终结果还是能够回到8成,这意味着中间的电耗控制系统出现过波动,需要一定程度的适应。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能中间掉电厉害,“续航焦虑”就立刻起来了,后续慢慢又能放心一些,情绪会比较过山车。特斯拉Model 3则是稳定的“跑200km就掉200km续航”。而银河E8的的分段达成率依旧保持在8成左右,和全程表现持平,也是非常稳定。也就是说银河E8在电控和电耗水平上,既能像特斯拉一样稳定,同时又能保持国产品牌的“超长续航”优势,非常扎实可靠。这一点,银河E8确实强于特斯拉和比亚迪。
20%满足你的好奇心,极限测试来袭
肯定有朋友要说了“那你起步不虚,到后面快没电了还是虚呀”谁还能到20%的电量不虚呢?您这个好奇心我们早想到了,而且既然“20%电量是最常见的焦虑起始点”,那么我们觉得,在三台车都在20%电量的时候,统一拉出来再进行一遍堪称“极限”的性能和光电续航测试,为我们消费者尽可能地展示出当车辆进入“续航焦虑+充电焦虑”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可能“不虚”。
“20%电量满载阻力伞零百测试+20%电量高速、爬山光电续航”,全网首个“极限整活儿”来袭。
由于比亚迪汉EV的满载负重是375kg,所以我们选择三台车都一起称量车上人员体重,再配以水箱等负重进行配平,保证公平。正巧最近珠海航展让大家大开眼界,现在也轮到我们给测试性能加速的时候开启“整活”模式——我们在三台车背后都绑上了“减速伞”,在满载的同时再上上难度,仿佛给飞机减速一样,再加上空调调到温度最高+风量最高的情况下,看看三台车在这么多“不利因素”影响下,性能表现如何。而最终的极限续航测试,也在跑完性能后直接上高速+爬山跑到光电,看看最终这20%电量经过如此的折腾,到底还能跑多远。
而最终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性能方面:即便面对如此多的“不利因素”,银河E8(最大功率200kw)和特斯拉Model 3(最大功率194kw)依旧能够跑进6秒的成绩,而且银河E8是真的快,不仅战胜了Model 3,而且性能直接来到了6.5s的水平,相当于宝马530Li xDrive M运动套装(零百加速6.5s)的成绩,真的是非常突出,性能是一点也不虚。
在续航方面:即便是经过诸多“不利因素”的折腾,我们依然能够看到,银河E8的续航表现优于特斯拉Model 3和汉EV。不过从数据方面仔细去分析,你会发现,销量如此庞大的汉EV只能完成59km的光电续航,这就是消费者为什么会在20%电量就开始担心的原因之一,因为大多数汉EV的车主都会默认20%电量可能也就跑个50来公里了。而特斯拉能够成为美系的销量王不是没有原因的,即便是如此折腾还能跑85公里,那么正常还有20%电,跑到100公里也是有可能的,还是相对来说比较扎实的。银河E8的表现可就太惊艳了,不仅续航依旧强,能够跑到接近100公里,更意味着银河E8的车主只要不折腾,即便跑在高速上,“撑到下一个充电站”或者再跑个100多公里那也还是妥妥的没问题,即便是来到极限用车情况了,也完全可以做到“心里不虚”。
写在最后:
所以从“冷冻”+“光电”+“极限”三个测试我们可以看出,不仅现在国产品牌在实际用车表现和续航比拼中,根本不输给特斯拉这样的“洋品牌”,同时还能够发现吉利银河E8拥有着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有着扎实可靠的续航表现,坐实了“续航反向虚标王”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