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10万级新车搭载“天神之眼”?比亚迪太能卷,智驾要平权了?

IP属地 北京 编辑:钟景轩 电车通 时间:2025-02-07 18:31:48

一个小小的“智驾”拨片,却足以掀起一场新的汽车革命?

开工首日,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路天在社交平台晒出了秦家族和汉家族的方向盘特写,其中方向盘左侧后方的“智驾”拨片尤为醒目:这是比亚迪首次将智驾功能以拨片的形式来控制。

当然,设计变化不是关键,关键是它出现在了秦家族的车型上。

图源:微博@比亚迪王朝路天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申报信息,新款秦PLUS和新款秦L均提供了“三目摄像头”内后视镜安装底座的选装,相当于告诉大家这两款车将应用比亚迪最新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

秦是王朝网中专攻入门级家轿市场的系列,连秦都配备“天神之眼”了,“王朝网全系车型都应用‘天神之眼’”的预测也就合情合理。

还有一个重点是智驾版的购入门槛。

目前暂未确认比亚迪如何设置智驾版的SKU,作为参考,现款秦PLUS和秦L搭载L2级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驾驶系统的版本,均需要12万多元起,认为这两款车的中高配车型应用“天神之眼”是比较有可能的。

不过,“迪粉之家”预测25款智驾版的售价加1万元左右,也就是说比亚迪王朝网车型的每个版本或绝大部分版本,会额外推出一个同配置的智驾版。

截图:迪粉之家

智驾并非绝大部分用户出行的硬需求,所以厂商基本会将智驾放在中高配上,而“在每个版本上额外推出智驾版”的产品策略,说明厂商的意识已经开始转变,而且这也成为将高阶智驾准入门槛降到10万元以内的关键。

可以预见,智驾平权会是比亚迪今年的发展重点。受比亚迪发力智驾消息影响,本周比亚迪股价大涨20%,创下52周新高。

另外,已经收到了将在2月10日举办的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邀请函,届时官方还会透露更多信息,会为大家带来一手新鲜报道,敬请期待。

海洋网也吃上了“天神之眼”?

除了王朝网之外,作为销量主力之一的海洋网也有全系搭载“天神之眼”的规划。

目前,新款比亚迪海豚的谍照已经曝光,而且新款比亚迪海豹06 DM-i已在部分经销商店面亮相,这两款十万级别的新能源车型都配备“天神之眼”的尾标。

更重要的是,作为秦PLUS DM-i的姊妹车型、驱逐舰05的继任者,海豹05 DM-i也会配备“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并有望在2月10日上市。

图源:工信部

也就是说,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期间,可能会顺势推出海豹05 DM-i,那么消费者在海洋网车型上更快体验到10万级别的“天神之眼”智驾。

按照比亚迪最初的规划,高阶智驾是30万以上的车型标配,20万元以上的车型支持选配。然而,车市对智能驾驶的需求逐步提高,比亚迪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就已经调整了智驾的经营策略。

去年9月,比亚迪提出将高阶智驾下放到10万元-20万元的车型,基础智驾功能计划下放到入门级车型上。 11月,比亚迪海洋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卓透露“希望在海鸥上搭载智驾系统”的目标,真正实现科技和智能平权。 在12月公布的工信部第390批新车目录中,比亚迪王朝网、海洋网就有近20款车型搭载三目视觉摄像头硬件,智驾能力全面升级。

图源:比亚迪官方

根据规划,比亚迪在今年计划至少300万辆的车型搭载高速NOA及以上的智驾系统,而这一比例预计占据新车总量的60%。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智驾主要分为DiPilot 100、DiPilot 300、DiPilot 600三种方案,其中DiPilot 300和DiPilot 600均支持NOA城市领航功能,而支持NOA高速领航功能的DiPilot 100将会成为10万级智驾车型的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比亚迪的月销量已经超过50万辆,倘若每月有60%的智驾车型投入市场,那么比亚迪的智驾平权速度确实远超于其他品牌,市场份额可能很快超过小鹏MONA M03等其他智驾平权车型。

图源:摄制

2025年是智驾平权元年

去年,各大厂商就已经针对智驾平权开启了竞争。去年7月底,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基础版的深蓝S07上市,上市后两个月就实现了破万的月销量;去年8月,小鹏MONA M03上市,顶配版车型就搭载了小鹏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成为当时同价位唯一的高阶智驾车型;埃安AION RT紧随其后,与小鹏MONA M03直接对标。

图源:摄制

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智驾车型应该是宝骏悦也Plus,这款车能够实现无图高速领航功能,而售价为10.38万元。

虽然售价很惊喜,但碍于价格竞争力、目标受众群体狭窄等多方面原因,宝骏悦也并没有成功将智驾平权的亮点打出来,而比亚迪的优势在于,旗下车型已经具备性价比高、受众群体广等走量的前提条件,如果还采用“在每个版本上额外推出智驾版”的产品策略,让智驾平权的门槛下探到10万元以内是完全有可能的。

智能驾驶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可能还是新事物,但“智能是汽车的下半场”,厂商在汽车的其他硬实力方面已经拉不开差距,作为新事物的智能驾驶则成为分出高下的关键之一。

市面上已经出现不少完整智驾实现方案,留意到,国内市场智驾的竞争已经开始往“车位到车位”智驾技术过渡,而高速路段、快速路段的智驾领航技术之争基本结束。

各车企间的高速领航技术已经没有拉开太大差距,价格下探成为必然的发展路线。

不仅是车企,供应商们也在积极主动迎合车企的需求,推出算力相近但成本更低的零部件。在去年北京车展期间,地平线正式发布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其中支持高速NOA方案的征程6E,通过更高集成度的设计,使得整个芯片的性能提高40%,而硬件成本下探了40%左右。

图源:摄制

据芯流汽车报道,英伟达将推出最新平替产品Orin Y,算力在200TOPS左右,但售价比Orin X降低了超100美元,而且Orin X的智驾算法可以无缝切换到Orin Y上。

车企要打造一款动力和燃油经济性不错、外观耐看、用料主流、安全能力到位、具备高速智驾、价格在10万元左右且不亏本的车型,在智能驾驶刚兴起时显然是不可能的,但经过数年的市场洗礼,以及在供应商们的支持下,这一“不可能”已经具备可能的雏形。

可以肯定的是,当国内销量大头开始这么做之后,其他具备一定实力的大厂为了保住市场地位,必然会及时跟上。

智驾成汽车标配仍需时日

智驾平权之争已初见增长势头,但需要承认的是,即便是比亚迪,也没有将“天神之眼”全系标配,而是仅仅为购车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提供“天神之眼”智驾这一选项。

不可忽略的是,市面上依然有不少消费者对智驾是反感的,是不信任的,全系标配高阶智驾对于这部分用户而言其实并不友好,毕竟他们更期望车企去掉智驾硬件的成本来拉低售价,或者用这部分的成本换成其他配置。

现在的智驾平权之争才刚刚开始,要想让智驾成为汽车标配,车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硬实力方面的提升仍不可或缺。

图源:迪粉之家

留意到,除了智驾,比亚迪今年还有不少规划需要实现,其中包含将第五代DM技术应用到更多车型上,以及第二代刀片电池的量产上车。

据迪粉之家透露,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将率先应用在比亚迪汉L上,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190Wh/kg,汉L的续航里程或突破1000km。

当然,现在关于第二代刀片电池的信息依然很少,或许3月份举办的比亚迪汉L发布会将透露更多重磅信息。

(封面图源:比亚迪官方)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