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终于搞明白了!新能源车“每天充”和“用完充”,哪个更伤电池,可惜还有持有不懂呢

IP属地 北京 编辑:柳晴雪 小蛮型 时间:2025-02-07 13:01:37

在新能源车日益普及的当下,电池保养成为车主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每天充” 和 “用完充” 这两种充电习惯,究竟哪个更伤电池,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话题。今天,咱们就深入剖析,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清楚。

一、新能源车电池的工作原理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新能源车使用的是锂离子电池。其工作原理基于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移动。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从负极脱出,回到正极。在这个过程中,电池的电极材料会发生化学反应,而这些反应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寿命。

二、“每天充” 对电池的影响

优点:每天充电可以让电池保持在较高的电量状态,避免电池过度放电。从电池化学角度来看,当电池电量过低时,电极材料的结构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导致电池容量下降。而保持高电量,能减少这种结构变化的风险,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例如,研究表明,长期将电池电量保持在 30% - 80% 之间,电池的衰减速度会明显减缓。每天充电就能轻松实现这一电量区间的维持。 缺点:频繁充电会增加电池的充电循环次数。虽然现代电池技术不断进步,但每一次充电循环都会对电池造成一定程度的损耗。不过,这种损耗相对较小,而且随着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化,它可以有效平衡电池内部各电芯的电压,减少因频繁充电导致的不均衡问题。

三、“用完充” 对电池的影响

优点:减少充电次数,从理论上讲可以降低电池的循环损耗。因为每次充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都会对电池内部结构产生影响,减少充电次数也就意味着减少了这种影响的次数。 缺点:“用完充” 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导致电池过度放电。当电池电量接近耗尽时,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变得更加复杂,可能会产生锂枝晶。锂枝晶就像一根根小刺,会在电池内部生长,一旦刺穿隔膜,就会引发电池短路,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电池起火爆炸。而且,过度放电还会使电池的内阻增大,降低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据统计,经常过度放电的电池,其寿命可能会缩短 20% - 30%。

四、真实案例数据对比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两种充电方式的差异,我们来看一组真实案例数据。有研究机构对同一批次的新能源车进行了分组测试,一组采用 “每天充” 的方式,另一组采用 “用完充” 的方式,经过一年的使用后,对比两组电池的容量衰减情况。结果显示,“每天充” 组的电池容量平均衰减了 3%,而 “用完充” 组的电池容量平均衰减了 7%。这充分说明了,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每天充” 对电池的损伤相对较小。

五、如何科学充电,延长电池寿命

控制充电区间:尽量将电池电量保持在 20% - 80% 之间。当电量低于 20% 时,及时充电;当电量充至 80% 时,停止充电。这样既能避免过度放电,又能减少过充对电池的损害。 避免高温充电:高温会加速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增加电池的损耗。在炎热的夏天,尽量选择在阴凉处充电,或者等车辆冷却后再进行充电。 定期深充深放:每个月进行一次深充深放,可以让电池管理系统重新校准电池电量,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但要注意,深充深放不要过于频繁,以免对电池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综上所述,新能源车 “每天充” 和 “用完充” 相比,“用完充” 更伤电池。了解了这些知识后,车主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更科学的充电方式,让爱车的电池保持良好的状态,延长使用寿命。毕竟,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使用体验和成本支出。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让新能源车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