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渗透率不断攀升,一度突破了 50% 的关键节点。这一数据的突破,引发了人们对于传统燃油车未来命运的诸多猜测与讨论,不少人认为油车的地位已岌岌可危,甚至可能逐渐成为历史。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
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4% 和 35.5%,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汽车总销量的 40.9%,较 2023 年提高 9.3 个百分点。在渗透率方面,新能源汽车在 2024 年 7 月份首次突破了 50%,8 月攀升到了 53.7%,达到了高点。从 2020 年到 2024 年,新能源渗透率呈直线上升态势,2020 年渗透率为 5.8%,2021 年为 14.8%,2022 年为 27.6%,2023 年为 35.7%,2024 年为 47.2%,增长速度一年比一年快,这样的发展速度着实令人惊叹。
新能源汽车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突破,离不开多方面因素的推动。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早期,国家给予了优厚的政策支持,包括真金白银的买车补贴措施,以及在北上广等一线限行限购城市,执行买车送牌照及不限行的政策,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冷启动。而且,这几年中国新能源车市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车企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极大地提升了产品体验。同时,充换电公共设施的普及,也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提供了便利条件。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为中国新能源车市在销量和渗透率方面的突飞猛进奠定了基础。
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对比来看,新能源汽车有着明显的优势。在经济性方面,新能源汽车主要以电力为能源,相较于不断上涨的汽油价格,充电费用显著更低,据统计,每公里的用电成本仅为燃油车的 1/3 甚至更低。而且,许多国家和地区为鼓励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出了购车补贴、减免税费和免摇号政策,从而降低了购车成本。在环保性上,纯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几乎不会排放二氧化碳或其他污染物,对环境友好,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同时还能实现可再生能源与交通领域的结合,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在驾驶体验方面,新能源汽车具备优秀的加速性能,电动机的直接输出扭矩让车辆起步更快、更平顺,并且往往搭载先进的智能化系统,通过 OTA(在线升级)持续优化车辆性能和用户体验。
反观传统燃油车,在运行成本上,燃油成本较高,且燃油车需要定期更换机油、滤清器和火花塞,维护费用也较高,同时许多国家对高排放车辆征收更高的税费,相比之下经济性不够友好。在环保方面,燃油车运行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成为城市雾霾和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而且对石油资源的高度依赖加剧了化石能源的枯竭,也使燃油价格波动对经济造成负担。在驾驶体验上,燃油车依赖内燃机工作,存在噪音和振动问题,驾驶平顺性不如新能源汽车,部分燃油车还缺乏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和车机互联功能,在数字化和智能化体验上不及新能源汽车。
然而,新能源汽车也并非完美无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是制造成本最高的部分,导致整车价格普遍偏高,尤其是续航较强的高端车型。而且,使用几年后,电池寿命逐渐衰减,需要更换电池,而更换电池的费用往往昂贵,容易加重用户经济负担。在使用便利性方面,尽管近年来电池技术不断更新,但续航能力距离燃油车仍有差距,长途出行可能需要频繁充电,即使是快充技术,也需要至少 30 分钟才能将电量充至 80%,与燃油车几分钟的加油时间相比不够快捷。
传统燃油车虽然存在诸多劣势,但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传统燃油车的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从低端到高端车型可选范围广,用户可以更自由地选择符合预算的车型,且燃油车市场更加成熟,二手车市场交易较为活跃,其保值率往往较新能源汽车更具优势。大多数燃油车一次加油可以轻松行驶 600 - 800 公里,大大减少了长途出行的麻烦。
再从市场趋势来看,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燃油车车企,特别是合资品牌,已经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我们看到一系列巨大的人事调动,目的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转型。预计自 2026 年起,合作开发的多款插电混动车型、纯电车型将陆续推向市场。合资车企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比如质量牌、安全牌、品质牌,以求重返赛道中央。插混和增程车型技术上研发难度相对容易,制造成本也更低,在适应市场需求方面更加灵活,近一段时间,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体验,增程车型推出了大电池版本车型,比如就推出 50 度大电池。数据显示,2024 年,插混市场(含增程)销量达 458.5 万辆,同比大增 76.89%,而纯电动车的销量增速则放缓至 22.6%,总量为 631.4 万辆。插混、增程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前进新的动力源。等到 2026 年大量的合资插混、增程车型推出,凭借以往的口碑和品牌美誉度,合资品牌一定会在中国新能源车市掀起巨浪,对中国品牌形成强烈的反击。
综合来看,虽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50%,对传统燃油车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要说油车即将成为历史还为时尚早。新能源汽车在政策扶持、环保压力以及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占据了一定的优势,未来取代燃油车成为主流是大势所趋。然而,传统燃油车凭借其技术成熟、续航里程长、保值率高等优势,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和市场中仍将有其生存空间。未来,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竞争,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