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我们买车选择的都是油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有了选择,分别是“油车、电车以及混动”,因油钱、电车续航问题,很大可能我们会选择混动车。
油混车的油耗低,而且不需要充电,驾车的便利性和节能效果似乎都非常完美,有人就预测:“混动汽车将会是燃油车的终极替代品!”
那么情况是怎样的呢?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了插混、增程,甚至纯电汽车,油混车的热度似乎在逐渐降低,是什么让这种曾经备受推崇的技术渐渐失去了市场地位?
油混车的兴起与初期的火热
油车往电车发展的过程中,混动技术的出现吸引了很多想要买车人的倾斜,它的优点就是结合了燃油和电力。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油混车不仅解决了油耗高的问题,还能在不依赖充电的情况下享受到低油耗的驾驶体验,特别是在市区低速行驶时,电动机的介入大大降低了油耗,这让油混车成为了一种兼具经济性和便利性的选择。
以其稳定性、经济性和耐用性,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使得油混车被认为是燃油车的“完美替代”,很多人甚至把它看作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毕竟油混车既保留了传统燃油车的长续航和快速加油优势,又解决了低速油耗大、排放高等问题,看起来似乎是“最佳选择”。
油混车就真的是如此吗?其实不然,油混车的发展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完全取代传统燃油车,反而在市场上始终处于“温吞水”状态。
油混车虽然在油耗上有优势,但它毕竟并没有完全摆脱燃油车的“本质”,以油混车的设计,虽然电动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油耗,但依旧需要加油才能保持动力,而随着插混、增程等技术的兴起,这种“依赖油”成为了油混车的一大弱点。
更经济、更省钱
油混车的发展,分出了两条发展路程,一条是插混,另外一条就是增程,而这两种技术逐渐成为市场上新的热潮,特别是插混,实际上已经逐步解决了消费者最担心的充电问题。
插混车的电池容量比油混车大得多,日常通勤时,车主几乎可以完全依赖电力驱动,从而节省燃油成本,对于许多车主来说,甚至可以做到一周都不用加油,完全依靠电力驱动。
比亚迪的插混车型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与丰田的油混车几乎持平,但在平常使用中,插混车可以通过大电池实现长时间的纯电行驶。
这意味着插混车在“省油”这一点上,已经比油混车更具优势,而且由于大电池的引入,插混车的续航里程也显著提升,让消费者在长途行驶时不会担心“电量告急”的问题。
增程车的优势则更加突出,增程电动汽车基本上依靠电池驱动,而当电池电量耗尽时,车上的增程发动机会启动,为电池充电,这种设计让增程车在平时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使用电力,减少了对油的依赖。
而在长途旅行时,增程发动机可以有效延长续航,不再需要频繁寻找充电桩,因此从经济性角度来看,插混和增程车几乎已经实现了油混车的“超越”。
另外油混车的优势之“不用充电”,在现如今看来已经不再是一个明显的卖点,过去很多消费者选择油混车,是因为他们担心充电桩不够普及,充电过程麻烦,特别是那些没有充电桩的用户,常常觉得充电是个很麻烦的问题。
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充电桩的建设和普及速度极快,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公用充电桩几乎已经覆盖了商业区、居民区以及高速公路。
很多小区已经开始提前为车主预留充电桩,甚至不需要车主自己申请安装,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对于充电的顾虑大大减少,充电不再是“插混”和“增程”车的劣势,反而变成了一种“优点”。
可以在商场逛街的时候顺便为车充电,甚至在餐厅吃饭时,车就已经充好了,全国充电桩的数量已经超过千万根,而且还在持续增长,相比加油站,充电桩的密度显然更加高效。
油混车的“夹心”成了市场的“鸡肋”
油混车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劣势,从目前的市场态势来看,油混车的确处于一种“夹心”地位。
相比传统油车,油混车的油耗优势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城市低速行驶时,油混车的电动机能有效减少
油耗,然而与插混和增程车相比,油混车的经济性和用车便利性显然处于下风。
而与纯电车相比油混车在续航和充电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尽管油混车不需要充电,但纯电车的续航不断增加,充电速度也越来越快。
油混车将会失去吸引力,尤其是充电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纯电车的使用门槛的不断降低,不仅会将油混车在多个维度上被“逼退”,更会从“左右逢源”到“中间夹缝”,最后成为相对“鸡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