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车圈最大合并案再生波澜,本田对日产提出更严苛要求?

IP属地 北京 编辑:任飞扬 汽车点评AC 时间:2025-02-05 12:03:21

坏了!最近几年全球车圈最大的合并案再生变故!

2024年年底,本田、日产和三菱共三家日系车企在东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共同宣布日产与本田将共同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双方以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身份进行合并。除此之外,日产的亲密合作伙伴三菱汽车也将在2025年1月底之前决定是否加入该控股公司。此消息一出,瞬间震动整个车圈。

要知道,这三家车企在2024年捆起来超过800万台。这意味着三家联盟后,将一跃成为仅次于丰田和大众的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此外,这次联盟也将成为继2021年1月份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合并组建Stellantis集团之后,全球汽车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合并案。

然而随着谈判的深入,这次牵动我们心弦的合并案却屡生变故。其中在近日,本田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强硬且不容妥协的要求,其中部分条款要求极高,这使得外界对于本次合并协议能否达成产生了一些质疑。

具体了解一下本田汽车方面的新诉求,其中该品牌要求日产到2026财年年营业利润至少要实现三倍增长,这一要求与合并初期双方的表态相契合。而日产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也表示,扭转公司的局面是他的承诺。

看起来日产方面是雄心壮志,然而实际上该品牌心里是慌的一批。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24年9月份,日产的营业利润已同比下滑90%。公司同步将24年全年盈利预期下调至1,500亿日元,约合9.5亿美元,相比2023财年下降74%。作为对比,本田汽车方面对自己2024财年的营业利润预期为1.42万亿日元。也就是说,日产的利润只有本田的10%左右。

本来我们以为双方的合作是强强联合,没想到却成了本田的单方面扶贫,追求盈利的本田当然是心有不满。而为了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日产方面也是推出了一系列计划,其中的主要举措有削减成本和减少投资等,其中日产计划将年度固定成本减少3,000亿日元,可变成本减少1,000亿元,公司还计划裁员9000人,并同步将产能缩减20%,不过具体的细节目前尚未公布。

目前来看,日产方面的计划重点还是放在了节源上。内田诚表示,公司可通过销售350万汽车实现盈利,并为股东回报或增长投资留出空间。然而在有销售激励的措施下,日产预计本财年也只能销售340万辆汽车,并且在削减可变成本,也就是减少销售激励措施之后,这极有可能导致日产销售额的进一步下滑。显而易见,单凭这些,日产恐怕在2026财年之前难以实现约4,000亿日元的营业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本田对于日产方面的诉求并不仅限于此。根据报道,本田还对日产的大股东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表示担忧,其中雷诺作为日产的联盟伙伴,拥有该品牌35.7%的股份,本田方面担心在谈判期间若第三方收购雷诺所持股份,日产可能会受到影响。

所谓的影响是本次合并计划推进过程中的一个潜在风险,根据相关媒体报道,雷诺所持有的日产股份可能会被未知的第三方收购,而这一情况极有可能颠覆整个合并进程。令人颇为意外的是,如今市面上还有传言称富士康对雷诺在日产的股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雷诺方面的声明是正在权衡所有可能的选择,基本上是一个中立的态度,但是这一外部因素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当前局势的复杂性。

基于以上原因,本田希望日产方面能够自行收购雷诺的所持股份,该笔资金将超过35亿美元,这对于当前的日产可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根据规划双方的本次业务整合计划,目标是在2025年6月达成协议,同时日产联盟成员三菱汽车也有望加入这一整合协议。按照目前日产的情况,恐怕是难以在目标日期前完成调整,这不仅让我们怀疑起双方本次业务整合的前景。另有消息指出,本田本次与日产的原因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该品牌真正看上的并非是日产,而是日产所持有的三菱汽车24%的股权。此外,日产方面也有一些变数,其中负责与雷诺谈判的鸿海策略长关润曾是日产汽车的重要高层,在2019年,关润与内田诚争夺总裁一职未果后宣布离职。有内部人士透露,内田诚希望避免曾与公司关系密切的关润以鸿海高层的身份重返日产,因此才急于与本田进行谈判。

车叔总结

总的来说,这两家车圈巨头的合并前景是比较悲观的,目前两家车企很难找到能够协同的地方,他们的品牌调性,产品以及市场运营基本相似,难以产生协同效应,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像是双方的孤掷一注之举。而且目前来看,本田和日产都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盘,双方能否克服困难,实现共赢,需要时间的进一步验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