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针对新能源汽车保险领域内存在的保费高昂与投保难两大核心问题,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及商务部,共同制定并推出了一系列具体改革措施,共计21项,旨在全面优化新能源汽车保险环境。
这些改革措施覆盖了保险产品与服务优化、保险费率机制完善、维修成本降低及车险理赔服务质量提升等多个维度,直击车主们普遍反映的保费贵、投保难等痛点。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副司长陆玉华指出,新能源汽车因出险率和维修成本阶段性偏高,导致部分车型保费与其实际风险不匹配,进而引发了保费高涨及投保受阻等问题。
据统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高达4395元,较传统燃油车高出63%。即便在排除车龄等干扰因素后,新能源新车的保费仍比燃油车新车高出约10%。然而,保险公司却普遍面临承保亏损的困境,2024年承保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达到3105万辆,但全行业承保亏损额高达57亿元。
为解决这一系列难题,四部门推出的措施中,特别关注当前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投保难点。为了迅速缓解部分车主遭遇的拒保问题,四部门提出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并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等推出的“车险易投保”平台将于1月25日正式上线。陆玉华副司长强调,当车主在其他常规渠道无法购买保险时,可选择该平台投保,所选保险公司必须承保,作为一项行业自律的重要措施。
新规还着重于降低新能源车的出险率。鉴于当前新能源车的出险率明显高于燃油车,新规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与保险公司深化合作,共同培养车主的良好用车习惯,以期降低车辆故障率及交通事故发生率。
在降低维修成本方面,新规提出拓宽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供应渠道,增加供应类型,并合理降低维修成本。同时,新规还建立了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支持保险行业研究发布新能源汽车安全指数、零整比及维修负担指数等数据,以引导汽车企业加强安全与维修经济性管理,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新规还提出了推动新能源车数据跨行业共享、加强监管力度以及提升理赔服务质效等即刻生效的措施。部分措施将在今年内陆续落地实施,如研究推出“基础+附加”的车险组合产品,以适应不同车主的多样化需求。例如,普通家用车仅需购买基础险种,而用于网约车的车辆则可在基础车险的基础上增加额外保障。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预计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将迎来显著改善,车主们的投保体验将得到极大提升,保费贵、投保难等问题有望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