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一系列新兴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也见证了一些曾经备受瞩目的造车新势力的黯然退场。这一变化,对于那些选择这些新兴品牌的车主来说,带来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北京,中年白领李明(化名)的经历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2020年,他满怀憧憬地购买了威马EX5,成为了这家造车新势力的忠实粉丝。当时,威马凭借其销量领先和自建工厂的优势,在市场上声名鹊起。然而,短短几年之后,威马的破产却让李明陷入了困境。他回忆起提车时的喜悦,如今已被无尽的烦恼所取代。
威马曾向车主承诺的电池终身免费质保,如今已成为空谈。面对车辆可能出现的维修需求,李明和车友们只能自己寻找第三方维修店。然而,配件的稀缺性让他们对维修费用忧心忡忡。李明坦言,现在开车出门都格外小心,生怕发生任何刮擦,因为维修成本可能会不断攀升。
同样遭遇困境的还有高合HiPhi Z的车主张伟(化名)。他花费63万元购入的这辆车,曾以其前沿的自动驾驶系统和智能功能吸引了他的注意。然而,高合的破产让这些功能面临停摆的风险。虽然目前车辆功能尚未受到影响,但张伟深知这只是暂时的。他担心,一旦厂商停止服务,车机娱乐、远程开锁等功能都将无法使用,车辆将变成一个无法联网的“古董”。
更令张伟头疼的是车险问题。由于高合已经明确破产,许多保险公司都拒绝承保。他在续保时被多家大公司拒之门外,只能选择一些条件苛刻的二线保险公司。而二手车的市场行情更是惨淡,即便降价出售,也无人问津。张伟表示,现在几乎没人愿意购买高合二手车,因为维修保养太过麻烦。
业内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相对较少,且大多掌握在主机厂手中。一旦厂家倒闭,后续维修将变得异常艰难。新能源车企通过OTA、驾驶辅助系统等与用户深度绑定,一旦车企停止服务,这些功能都将失效。同时,充电网络、换电服务等也可能随之停止。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质量担保部主任透露,近五年来,正式退出中国市场、破产倒闭重组、停止经营汽车业务的汽车品牌多达40余家。这些车企的兴衰,不仅影响了车主和员工,还波及了整个供应链企业。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变得更加谨慎。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更主流、认可度更高的大品牌,以保障自己的权益。而像李明这样的车主,则开始团结起来自救,通过互换配件等方式,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变化,让车主们深刻体会到了选择品牌的重要性。他们在未来的购车过程中,将会更加理性地看待新兴品牌,避免陷入“开盲盒”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