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近年来新能源新车越来越没意思了。
各家技术水平差异越来越小,有的只是不同级别产品的明码标价。单纯想通过技术实现新能源车型的大跨越,完全领先同行几个代际很难,甚至不可能实现。
这也导致了新能源汽车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包括“价格同质化”、“功能同质化”、“技术同质化”、“设计同质化”和“商业运营同质化”等等。可以说,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高度同质化的时期,各自的竞争优势也因此被削弱,形成了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内卷现象。
仿佛一盘精装“预制菜”,所有调味都已备好,只需要放进微波炉里加热一下就能出锅。
那么,新能源汽车同质化,其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汽车行业不再“百花齐放”
眼下,评判一款新能源车的好与坏,好像只剩下价格是否有性价比一条论据。
从设计来说,这些年很多车型都遭遇过“撞脸”的风波,消费者也是傻傻分不清楚。比如东风风行星海S7的造型与智己L7的造型,不能说完全相同,但也是七八成的复刻。
长安与吉利,也曾经因为车型造型“撞脸”对簿公堂。去年2月,长安发给吉利的一封律师函表示:吉利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型雷同之处,涉嫌抄袭长安汽车已发布车型的外观,严重侵犯了长安汽车的知识产权,要求吉利汽车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从外观上看,封闭式车头+“眯眯眼”+隐藏式门把手几乎已经成了新能源车的“标配”。在追求极简风格的趋势下,设计上可发挥的空间反而变得越来越窄,一旦有一款车成为市场“爆款”,友商的产品设计就会纷纷开始借鉴爆款,于是让设计风格整体趋同。
甚至连特斯拉的新Model Y,一眼看过去都像小鹏G6一样。而主打家庭出行的大型SUV,也基本都有理想的影子,有些车型遮掉logo,甚至分辨不出是哪款车。
在动力电池上,虽然大厂们也都有各自包装出来的技术方案,比如刀片、弹匣、神行等等。但是对于一些中小车厂来说,只能跟着供应商的方案来走。充电的功率、电压,充电的效率也是大同小异。
所谓的智能座舱无非是大沙发+大冰箱+液晶仪表+大尺寸中控屏+副驾屏+后排液晶屏+HUD+智能语音交互系统等硬软件的组合。而在智能驾驶方面,小鹏汽车智驾负责人李力耘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端到端类似于智能驾驶的“预制菜”,弯道超车看似速度快但上限低。
甚至连雷军也对如今的同质化车型感到“绝望”。
在2024年的北京车展上,雷军总结了自己的逛展感受,他表示自己很难理解为何车企要做如此多的同质化车型,“好的车有几辆就行了,干嘛需要那么多同质化的车?车圈的卷,完全是同质化的卷。这哪是在做产品,完全是在靠蒙。”
这也间接导致了价格战的发生,各家品牌要想脱颖而出,取得销量规模上的突破,除了价格差异外,很难再找到其他差异点了。这才不得不打价格战,这其中没有一家车企能够独善其身。
供应商端上“预制菜”,车企集体躺平
现在的汽车更像是供应商的产物,而供应商就像这道“预制菜”的源头工厂。
如今甚至发展到连底盘都成了可以预制的产品,就在2024年年底,宁德时代发布了一款滑板底盘产品,名为“磐石”,一时引起热议。按照宁德时代的说法,是想要在电动车时代,重新定义底盘,改变底盘设计中心,帮车企“造好”车,
由于实现了上下车身解耦,车企只需要重点关注上车身开发,其他的就交给滑板底盘就好,开发周期更短。
图源:宁德时代
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普及,像宁德时代这样的头部供应商逐渐强势起来,它们已经不满足于给主机厂供货,而是通过掌握重要的核心技术,试图颠覆造车流程,从而掌握造车的话语权。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主机厂对于供应商是有着绝对话语权的。以变速箱为例,一家车企可以选用爱信AT变速箱,也可以选用双离合,还可以选用CVT,可以根据车型的定位,选择合适的产品。虽然其中也有着各种障碍和门槛,但都是可以跨越的。
现在,新能源转型之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像宁德时代这样的供应商因为在细分领域深度耕耘,其业务高度和广度已经突破主机厂的上限,出现了对主机厂完成了“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场面。
而在智能化方面,鸿蒙智行成为了爆款车型的“黄埔军校”,加入华为朋友圈,成为了销量密码。
图源:鸿蒙智行
2025开年,联“华”大戏接连上演,热闹非凡。广汽牵手华为,15亿押注“GH项目”,誓要在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市场分一杯羹;上汽也不甘寂寞,传闻即将与华为开启“全新合作模式”,飞凡RC7或成“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就连一向高傲的日系“三巨头”,也纷纷放下身段,拜倒在华为的石榴裙下,继丰田和日产之后,本田“烨品牌”也即将搭载华为智驾技术,曾经的“技术执念”,如今化作一声“真香”。
一时间,“含华量”俨然成为衡量车企智能化水平的新标尺。从北汽极狐到长安阿维塔,从东风岚图到宝马、奥迪,都或多或少地与华为眉来眼去。很难说这是车企们的集体狂欢,还是一场由“智能化焦虑”引发的集体“躺平”。
甚至有网友调侃:你只管造好彩电和沙发,剩下的交给华为。
当然,你也可以不依赖供应商们,自己做垂直整合,那就是比亚迪的故事了。只是想成为第二个比亚迪,恐怕得等下一轮能源革命了。
差异化没了,“赢家通吃”成必然
站着车企的角度来看,通过预制技术快速占领市场的思路并没有错,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当核心技术掌握在供应商上手时,快总比慢强。
但这也将造成一个结果:赢者通吃。
首先,差异化优势将逐步消解。比如鸿蒙智行的赋能,确实让合作车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问界M9、享界S9等车型在各自细分市场夺冠。然而,当鸿蒙智能汽车技术成为所有车企的“标配”时,原本的技术护城河将不复存在,竞争焦点将从“拼智能化”转向“拼其他”。
届时,价格、服务、品牌将成为新的决胜点,价格战可能愈演愈烈。
到最后会发现,每一家都会出现彼此定位类似、价格接近的产品,比如专注于乘坐舒适性的SUV、MPV,会狠狠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和乘坐空间,比如A级车会卷能耗,B级C级会卷运动和综合表现,这些产品的定位被拉到一个严格的序列里,导致一些车型不得不同质化。
在这个的背景下,小厂没有丝毫优势,规模效应显著的头部车企,将凭借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在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进一步加剧市场集中度。大厂依赖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从性价比上就完爆小厂,比如同样是售价十万的车,小厂卖就是亏本,而比亚迪卖不仅不亏本,还有得赚,甚至还能在半年后推出价格更便宜的“荣耀版”,小厂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2024年年初,雷军在接受李翔的访谈时,也提出关于汽车产业的终局一定是“赢家通吃”。
雷军表示,过去汽车行业没有赢家通吃,主要是因为汽车以机械工厂为主,无论怎么样,钢材需要钱,发动机需要钱,所以这个行业竞争力140年下来,还是有很多的主机厂共存在市场上。
而汽车产业一旦开始智能化,情况就不一样了。理由是汽车和手机这个行业因为“智能化”最终会融合,这也是小米为什么去造车的底层逻辑。
两个行业融合后,汽车有了消费电子属性,按照过去智能手机以及互联网产品的逻辑,由于智能化的投入特别高,无论是投芯片,还是投智能驾驶,研发成本都很高,但复制成本很低,大家拼命比研发,当产品一旦成功,就能横扫一片。
合创、高合、极越汽车的倒闭,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在市场份额有限的情况下,竞争力不足的企业难以生存,资源将向优势企业集中,这与雷军所说的赢家通吃的观点相契合。
在2024年,经过比亚迪、宁德时代、鸿蒙智行的市场“洗礼”,“赢者通吃”的趋势已经有些苗头,2025年,这个趋势将会更加明显。江山代有巨头出,各领风骚三五年。这些赢者,也将成为汽车行业中新一代的“巨头”。
而那些没有特点,也没有积累的普通车企,最终都将成为炮灰。
2024科技大盘点:
手机行业的2024:
智能硬件的2024:
PC行业的2024:
AI软件的2024:
科技公司的2024:
智能汽车的2024:
汽车公司的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