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相较于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而言,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的商用规模尚不能与之相比,但作为我国实施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战略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这也早已成为全球行业竞争的突破点。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在国家能源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强调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尤其是2024年11月,我国首部能源法将氢能正式纳入能源管理体系,产业迎来划时代的里程碑时刻。
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能源转型战略,将氢能产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全国率先出台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等,推动产业起势发展。并创造了非常值得行业借鉴和参考的“山东样本”,不仅开创性地实施了“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更在氢能产业全链条上取得了卓然建树。
在此前不久举行的“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成果分享会上,中国卡车网找到了山东氢能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并引领行业风潮的原因。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山东氢能产业成就之所以领先行业,关键就在于当地政府搭建的平台非常友好完善,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也更为强大,从而企业“唱戏”的参与度与积极度也更为高涨。
山东于2020年就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发布了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在2024年底印发的山东省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中提出“研发高效率、长寿命电解水制氢装置及关键材料,突破海水制氢、副产氢规模化纯化技术,以及高压氢气储运、固态/液态储氢等技术。研制高效低成本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开展多场景应用。建设氢能多场景融合智慧管控数据平台,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协同发展。到2027年,全省纯氢供应能力达到10-20万吨/年,燃料电池产品装机量超过500MW,全产业链创新生态体系更加完备。”
此外,山东各地市尤其“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的四个示范地市,紧锣密鼓地陆续出台多项支持本地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得益于此,山东氢能产业得到了快速崛起。截至目前,山东围绕“制储运加用”各环节,聚集氢能相关企业、研究机构超过270家,成为全国氢能产业链最完整的省份之一。
而且,山东在氢能的制储运用等环节均有精彩布局,形成了济南、青岛、淄博、潍坊四强鼎立,其余多地群雄并起的发展局面。
更重要的是,当地像潍柴动力这样的企业巨擘,为山东氢能产业的快速脱颖而出奠定了重要根基。
从2010年起,潍柴动力就开始布局氢燃料电池产业,累计投资超过40亿元,不仅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制造基地,年产能达到2万台,而且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商用示范,包括城市公交、物流车、氢燃料电池客运车等市场。可以说,依托如潍柴动力一样的精英动力企业托底,山东得以成功在氢能产业上抢先一步创造了别具特色的“山东样本”。
以“氢进万家”为抓手,用技术创新开启氢能新时代
空谈无用,实干兴邦。2021年3月21日,科技部批复以潍柴动力为主体建设单位成立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在氢能产业全链条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带领产业链企业攻克了催化剂、车用氢燃料电池质子膜、膜电极边框密封材料、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等一大批卡脖子关键技术。
近年来,潍柴动力依托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这一创新平台牢牢掌握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以“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为舞台,担当起行业“链主”角色,依托自身技术优势以及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服务氢能行业,推动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引领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大步向前,加速了氢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迄今为止,山东成功淬炼出了许多卓尔不凡的氢能创新技术。以氢能动力系统成套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应用技术为例,山东在燃料电池系列发动机、动力电池、储氢系统35MPa/70MPa、热管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氢能动力系统性能领先。
其中,公交车氢耗4.45kg/百公里,49吨重卡运营氢耗8.81kg/百公里,80kW燃料电池发动机行业首次配套港牵车,实际运行氢耗仅8.51kg/百公里,单车首次故障里程突破18000公里。突破新型氢—电混合动力系统集成控制关键技术,该成果获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技术发明特等奖。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作为方兴未艾的产业,氢能产业想要在一个省形成规模化效应,势必不可能是某个场景应用的单打独斗,只有百花齐放才能耦合出最大的创造力和经济效益。
深谙此道的山东目前在氢能场景应用上,不独在交通运输领域大力推广,在发电、冶金、港口、园区等应用领域也是频频发力。
比如,在交通运输领域,山东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过2041辆,建成加氢站38座,两项数据均在行业名列前茅。
同时,山东省还建立了氢能高速能源数据库,综合供氢能力、成本、距离等因素提出各加氢站氢能供给方案,首创高速公路氢能供给新业态,创新氢能高速公路运行模式,提出以氢能为核心的氢能车辆长距离通行支撑方案,建设氢能车辆识别、加氢站支撑、信息化、安全与应急维保系统,构建氢能高速车辆运营支撑保障新体系。
目前,在济青高速公路沿线建成的一批加氢站,全部运营后将可支持氢能车辆在高速上常态化加氢与运行,率先打通国内首条氢能高速。
更重要的是,在氢能车辆推广与规模化运营模式方面,基于大量的示范运行数据,山东成功建立燃料电池商用车典型应用场景下规模化运行经济型模型,填补我国“车—站—路—港”一体化运行商业模式空白。
“氢”风徐来,时不我待。随着我国新能源战略的快速推进,具有多项显著优势的氢能产业必将迎来蓬勃发展。在这场时不我待的能源竞争赛道中,山东凭借远筹帷幄的战略洞见,像潍柴动力一样对技术全链的突破创新,以及先人一步的产业布局,不仅实现了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更为我国的新能源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样本。相信在未来,山东在氢能产业利用探索上,还将再接再厉,更创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