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全国保有量已超2500万辆,上海占到约150万辆。根据相关要求,不少车辆已到“退役期”,然而有数据显示,新能源车辆退役后,75%的废旧电池流入了非正规处置渠道,既容易带来安全隐患,还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如何加强源头管控,让退役电池,能进入正规的回收处置渠道?市人大代表洪程栋专门就此展开了调研。
当家里的新能源车进入报废阶段,你会如何处置呢?
“有二手机构会收的,肯定整车给人家了啊,肯定是考虑价格。”不少车主都表示,他们会整车卖给出价高的二手商家,而对于回收人员来说,他们看中的其实是里面的废旧电池,可以单独卖到5000元到20000元不等。“电池值钱,车又不值钱。”“主要卖这个电池,车身不值钱,可能就当卖废铁。”
据介绍,新能源车的废旧电池,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容量还在80%以上的,可以进行“梯次利用”,用于其它的储能电源;损耗较严重的电池,也可以进行“再生利用”,提取其中的镍、钴、锂等高价值金属元素。
经济价值的驱使,使得大量无证小作坊,纷纷涌入新能源车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置行列。我们记者就曾经暗访到过,一些没有任何专业设备的小作坊,徒手拆卸电池,拆出的电芯和模组还很抢手,被用于改装为电瓶车电池或是充电宝,重新流入市场。“比如做低速电动车,就会用B类C类或者说拆机电池。”某“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负责人给出这样的答案。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新能源车退役动力电池属于第9类危险品,从运输到处理,都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规范进行,否则就可能会发生触电、爆燃等意外事故。“比如说它的电芯已经有异常了,这种属于内伤性,目测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正规企业是绝对不允许售后端把它拿过去再利用的。”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捷能测试技术负责人邵华如是说。
然而,有数据统计显示,约有75%的新能源车退役电池都流入了黑市,在无证“小作坊”里被拆解。全国有156家具备处置资质的“白名单”企业,不少却都面临着“有产能、没产量”的尴尬。像“白名单”企业,上海伟翔众翼新能源科技公司,过去几年投入了数亿元,来完善生产线,高昂的前期投入和处理成本,使得他们在回收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公司设备技术负责人陆斌坦言:“专门建立了丙类仓库去存放电池,对环保的要求也是非常的高,各方面成本都要远远高于这些非白名单企业或者说私人作坊。”
与上汽有合作的有三家白名单企业,每年能从用户端回收到的废旧电池也寥寥无几。理由也很简单,“车主卖给谁划算他就卖给谁,车主其实在乎的还是真金白银。”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捷能测试技术负责人邵华说道。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重申,要严打“作坊式”回收拆解,依法依规查处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退役动力电池等行为。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没有强制要求车身和电池“一体报废”,或许是造成目前尴尬现状的原因之一。
上海伟翔众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设备技术负责人陆斌:“如果说新能源汽车报废必须带电池,那这些电池到正规回收企业,我们经过正规渠道去处理,不管是从合规化、环保性,还是从节能低碳角度来说,都是更好的选择。”
工信部曾在2023年年底发布文件,就“车电一体报废”征求意见。这次上海两会,市人大代表洪程栋,也将建议带到了会议现场,他提出,上海是否能先试先行,建立新能源汽车车、电一体报废体系,加强对废旧电池回收处置的监管。“车和电池完全是分开的,价高者得电池,这样电池就不会流到白名单企业,因为白名单企业的整个成本会很高,小作坊就不一样 他拿着电池,想怎么弄就怎么开,甚至有的都拿菜刀来劈,安全性风险是很大的。”
市经信委方面当场回应,他们将联合多个市级部门,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鼓励车主将废旧电池卖给主机厂或白名单企业的同时,也要想办法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尽可能制止废旧电池流入非正规渠道。
对此,上海市经信委汽车处处长韩大东表示:“目前我们国家只是一个引导性的、鼓励性的政策,而没有一个约束性的政策,工信部也在找这方面的试点,期望有地方能够把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新能源车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置目前依旧乱象重重。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多次发文,推动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质量认证,对“作坊式回收”开展联合专项检查等。我们也期待,相关规范能尽快落到强制执行层面,让新能源车产业能实现“从绿色走向绿色”的良性循环。
看看新闻记者: 潘窈窈
编辑: 尤颖慧
摄像: 王毅
责编: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