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插混与增程电池差异揭秘:技术原理决定小电池可行性?

IP属地 北京 编辑:钟景轩 电动新物种 时间:2025-01-15 16:33:15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插电式混合动力(插混)与增程式电动技术成为了两大热门话题。值得注意的是,插混车型往往能够配备容量相对较小的电池,而增程式车型则似乎在这一方面遇到了挑战。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深入探究。

插混技术,顾名思义,是将燃油发动机与电动机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让车辆能够依靠燃油发动机行驶,也能使用电动机,甚至两者协同工作。这种灵活性使得插混车型在电池选择上有了更多空间,尤其是在城市短途通勤场景下。

具体来说,插混车型通常具备纯电行驶、纯燃油行驶以及混动行驶等多种模式。对于日常上下班等短途出行,很多用户的行驶里程较短,插混车型完全可以通过小电池以纯电模式行驶,实现零排放。而当电池电量不足时,燃油发动机能够迅速介入,继续为车辆提供动力,从而有效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以比亚迪的插混车型为例,尽管电池容量相对不大,但在城市日常通勤中,纯电续航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一天的出行需求。在长途行驶时,发动机和电机会协同工作,实现高效的动力输出和能量回收。插混车型的发动机不仅提供动力,还能在行驶过程中根据电池电量和车辆工况,适时为电池充电。这种边行驶边充电的功能,使得小电池在长途行驶中也能保持电量的动态平衡。

相比之下,增程式电动技术则对电池的依赖程度更高。虽然增程式车型也有发动机,但发动机并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辆,而是作为发电设备存在。车辆的动力完全由电动机提供。这就意味着,增程式车型需要更大容量的电池来确保纯电模式下的续航里程。

增程式车辆在启动和行驶初期,会依靠电池储存的电能驱动电机。如果电池容量过小,纯电模式下的续航里程会非常有限,甚至难以满足城市短途通勤的需求。增程式车型的发动机发电效率并非百分之百,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当电池电量较低时,发动机需要发电为电池充电,再由电池为电机供电。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环节较多,如果电池容量小,就难以存储足够的电能来持续稳定地驱动车辆。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插混技术的发展历程相对较长,车企在发动机与电机的协同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使得插混车型在电池应用上更加灵活,尤其是在小电池的应用上。而增程式技术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其对电池的特殊需求,在电池容量的选择上相对较为局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