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复合调味品的万亿征途,海天再进一步?

IP属地 北京 编辑:杨凌霄 蓝鲸财经 时间:2025-01-15 16:32:12

文|潮汐商业评论

热衷研究美食的Lynn,除了简单的快手菜之外,对许多复杂的菜她也是手到擒来,“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酸菜鱼、麻辣香锅……分分钟搞定。”

提起秘诀,Lynn神秘地说“食以味为先。做饭好不好吃,用什么调料最关键。”

中餐对色香味的追求催生出多个千亿级市场,从连锁餐饮到预制菜,从中式烘焙到休闲零食,新“食”代的酸甜苦辣为调味品留出了足够的用武之地。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达5133亿元,2027年有望超过万亿元。

基于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已于2014年在A股上市的海天味业,1月13日发布公告,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不过,近几年餐饮行业骤变,加上消费者饮食习惯升级,为调味品行业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海天味业是否能如愿呢?

01 千亿生意并不好做

调味品的黄金期可以说是2001—2010年,这十年间消费升级、产能扩张、产品创新、渠道渗透等,在行业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像酱油行业中的海天味业、李锦记、厨邦、东古,鸡精鸡粉行业的太太乐、莲花,辣酱行业的老干妈,酱腌行业的乌江榨菜,食醋行业的恒顺醋业,味精行业的阜丰集团等,基本上都在这个十年中实现了快速发展。

市场容量页从2000年的200亿左右增长到2010年的1500亿元左右,10年时间增长7.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左右。

但之后,调味品行业增长速度逐渐降低,市场容量虽从2010年的15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9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却仅为10%。

如今调味品正处在第三个十年,健康风潮下,各大品牌在“减盐”“零添加”调味品赛道上逐渐“内卷”。

以加加食品为例,2023年其陆续推出“减盐生抽”系列、“零添加”系列产品,涵盖生抽、老抽、陈醋、料酒、蚝油等品类。

但是,2023年,其酱油产品营收同比下滑16.96%;食醋类产品营收同比下滑24.13%,鸡精类、食用植物油的营收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加加食品2023年实现净亏损1.91亿元,成了该品类中跌幅最大的企业。

主营“零添加”产品的千禾味业业绩增速也有放缓。据中信建投推算,2023年第四季度千禾味业的毛利率同比下降4.36%。2024年第一季度,千禾味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速仅为9.28%、6.66%,与2023年同期收入、净利润69.81%、162.94%的增速相比,相差甚远。

素有“酱油茅”之称的海天味业海天也推出威极生抽盐分降低30%,满足了“三高”人群的使用需求。但在2023年实现营收245.59亿元,同比下滑4.10%,归母净利润为56.27亿元,同比下滑9.21%。

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更加多元化碎片化的渠道,更多背景竞争者的加入,再加上调味品行业内部各种力量的涌动,都将使这个行业充满挑战,他们该何去何从?

02 用一包料解决一道菜

Jane是一位美食爱好者,但总有一些菜,做不出想要的味道,直到有一次逛超市,看见水煮肉片调料,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就是这个味,和在餐厅吃到的一样”。

让Jane惊喜的水煮肉片调料其实就是复合调味品。

与单一调味料相比,复合调味料就是一种懒人调料,不仅简化了烹饪过程,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多样性烹饪的需求,特别是崇尚极简生活的年轻人。

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有半数的年轻人,表示自己每周都会下几次厨房,还有超过10%的年轻人天天下厨。“懒人调料”做菜,能一键式解决做饭难、厨艺水平欠佳等问题。

2019—2022年复调市场复合增长率达12.21%,2022年市场规模已高达1786亿元。

但复合调味品行业和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早期阶段,渗透率并不高,2020年中国的复合型调味品渗透率仅有26%,远低于美国和日本的73%和66%。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随着懒人效应的持续深化,宅家文化的盛行,烹饪小白这类群体不断增加,复合调味品已经成为这一类人群及餐饮行业的一个刚需,受到了资本端、产业端及消费端的青睐和追捧。

“用一包料解决一道菜”,正成为当下时间不多、厨艺有限的年轻人们下厨房的潮流。

03 复合调味品是海天的出路吗?

当传统调味品巨头陷入存量竞争、营收下滑时,复合调味品逐渐受到行业的青睐。

艾媒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2027年的复合调味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3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3%,增速高于调味品整体行业。

复合调味品可能成为整个调味品行业中最受关注且增长预期最高的子品类。

基于此,传统调味品企业纷纷将复合调味品视为第二增长曲线,加大在这一领域的布局。

比如,海天味业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推出了焖锅酱、小炒酱、黄豆酱、拌饭酱、火锅底料等产品;千禾味业推出柠檬醋、火锅醋;中炬高新旗下的厨邦品牌推出火锅底料、火锅鲜蚝油等。就连肉制品企业双汇、美食内容平台日食记,也上架了自营的复合调味料产品。

不过从业绩上来看,复合调味品似乎并未给传统调味品企业带来真正的业绩拐点。

数据显示,2023年海天味业三大主营产品酱油、调味酱和蚝油的销量、营收全线下滑,但 “其他业务” 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9.35%,涵盖火锅底料、复合调味料、预制菜等新业务。2024 年上半年,海天味业其他产品销售额为21.46亿元,营收占比已提升至16.28%,同比增长22.31%,明显优于三大业务板块(酱油、调味酱、蚝油)的个位数营收增速。但盈利能力却弱于三大业务板块,三大业务板块的毛利率分别为44.17%、37.42%、33.12%,其他产品则为26.67%。

而2021—2023年,海天味业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0.89%,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8.16%。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加9.3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1.23%,但相较于2021年前的增长水平仍有差距。

或许二级市场看不到更多增长的新意,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海天味业股价一路下探。

那么海天味业的未来在哪儿?

该公司在公告中表明,将进一步将推进全球化战略。不过,其产品以酱油、蚝油、黄豆酱等调味品为主,而这些都是中餐所需,所以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一旦走出中国超市,海天们能不能俘获国外人的味蕾并不好说。不同的市场,消费者口味又不相同,比如美国人喜甜,对于偏向咸鲜的酱油接纳程度较低。

寻求新增量,海天们依旧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