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是什么运行机制?
是市场经济,在达沃斯国际论坛上,中国发言明确表示:中国不可能搞计划经济。但是,社会层面上,从来也没有停止对市场经济的批判,这就有了一个问题: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市场经济是否是终极选择?
从理论的角度说,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被定义为集体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其实,集体主义与自由主义这两个词语,都不可以从字面上做泛文字的解读,集体主义并不是集体决定一切,在更多的场景中,是少数人以集体的名义定义集体的命运,是以等级制的方式,实现权力意志从上到下的穿透;而自由主义也并不是无政府主义的大泛滥,它是强调任何人,不得以集体的名义剥夺个人的合法权益。
从经济学的角度说,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哪一个更有发展优势?
计划经济的优势在“统一”,拥有强大的执行力,也正因为太统一,从而失去了个性的张扬,大家不是穿国防绿,就是海军蓝,失去了竞争,也就失去了经济内在的驱动力;而市场经济的缺点是两极分化与市场失灵。它不可能实现完美的统一,每一个私人经营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都是自由的,是无数不确定的活力因子,碰撞出了确定的经济趋势;只有在市场经济充分竞争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时代性的创新,市场经济的本质与计划经济相反,是去中心化;市场的中心是随机的、动态的、是无数交换过程平滑出的价格体系。
从现实的角度说,
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完全不是一个应该和不应该的问题,而是一个能与不能的问题。比如:按计划经济的要求,不允许私有经济主体的存在,这已经不再具有可操作性,现在中国有一亿二千万家个体工商户,五千二百万家企业,加上他们的家庭,再叠加上所支撑的四亿就业群体,这是什么概念,是一半的中国人,他们不是人民,谁是人民?在这种意义上,中国向市场经济开放,也可以说是释放出了生产力,找到了老百姓自己养活自己的办法,还为国家财政提供了60%的税收。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成果不可替代。中国不可能再回到计划经济运行机制。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争论,让我想起了一个哲学故事。
一群伟大的哲人在讨论,如何打开面前的一扇门?每个人都滔滔不绝,都自成一派;无数的假设,无数的推理,在各自己的体系内都能自洽,做到逻辑终完美;因为,谁也辩不倒谁,谁都认为自己是真理的代言人;这一伙子伟大的哲学家,辩得天旋地转,就差抡王八拳了,不料,一位农夫走来,一句话也没说,直接上前把门推开了,就这么简单,众人全傻眼了。
原来,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推动历史的江河滚滚向前的,并不是理论,不管它是多么富于仪式感的理论,而是行动。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伟大的行动。
改革开放,本质上是人民力量的体现,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市场经济一旦打开,就打开了人性的封印,就不再有回头的路。
相信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讨论还会继续,而农夫已经推开了那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