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头有多猛?
2025年常州新能源产业要迈向万亿台阶
1月8日,常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代市长周伟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透露,预计2024年常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左右,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其中还透露,2024年常州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整车产量近80万辆,均创历史新高。在2025年的重点工作中,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着力推动产业升级,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巩固新能源产业优势,争创国家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努力实现新能源整车产量突破100万辆,新能源产业规模迈上万亿元台阶。
解读:2023年,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16.4亿元,由此成为江苏第5个GDP万亿城市。而新能源产业规模迈上万亿元台阶,则是常州的下一个“万亿”目标。
众所周知,新能源赛道竞争激烈。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深圳、合肥、重庆、西安等在内的10余座城市,均曾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等口号。不过,要论“新能源之都”,常州可以说“全网无异议”。
近年来,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可谓迅猛。
2022年,常州市新能源领域产值突破5100亿元,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40.8%、223.0%和29.2%。2023年,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大幅提升至768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近50%,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
按照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最新数据,2024年,常州新能源产业规模再上一个千亿台阶,达到8500亿元,照此趋势,常州实现新的万亿目标指日可待。
目前,常州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居全国第三,投资热度连续三年全国第一,成为全国率先提出“发储送用网”完善产业生态闭环的城市之一。
有专家分析指出,这是常州几十年来产业布局和积累的“必然结果”。从上世纪50年代涉足变压器制造,到本世纪初光伏产业全面起步,再到2010年左右开始尝试动力电池,当新能源产业尚未形成气候时,常州就走在了全国城市前列。此后,常州“抄底”中创新航(原“中航锂电”),并连续签下比亚迪、理想两家新能源车企……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壮大。
2023年初,常州新春“第一会”正式吹响建设新能源之都的号角,并明确提出“两个超万亿”目标,即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
去年初,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常州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
2025年冲刺在即,一旦实现“万亿”突破,常州也将正式迎来首个“万亿产业”。
城市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