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南国智库·观察 | 破解琼州海峡新能源过海问题的新“解方”来了!

IP属地 北京 编辑:江紫萱 天天正能量 时间:2025-01-09 18:01:36

8日下午,随着琼州海峡新能源汽车海上运输专用船舶“绿源二号”顺利完成首航,标志着琼州海峡新能源过海运输方式完成第三次升级迭代。

南海网记者 王小畅 通讯员 赵强

对新能源车运输方式积极探索革新

据了解,“绿源二号”将与“绿源一号”作为承担新能源汽车过海运输重任的新成员,一起列入琼州海峡新能源汽车专班运输序列后,在2025年春运期间,将为琼州海峡新能源汽车过海运输释放更大运能和提供更多安全保障,有望缓解琼州海峡过海车辆运输高峰时期新能源汽车过海疏运能力不足的局面。

近年来,琼州海峡新能源汽车过海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如何让新能源车过海既安全又便捷,是摆在港航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琼州海峡最大新能源车专运船来了,“绿源二号”轮完成运输新能源车的首航安全抵达秀英港。记者 汪承贤 摄

为了答好这道题,在新能源汽车过海运输方式上,海口海事局与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持续开展研究,提出多种模式,并开展理论推演和实操验证。从2022年“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混装运输”到“新能源专班开通”再到“专用船舶投入使用”的升级革新,不断在风险管控、运输效率、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间找寻共赢,为做好这道必答题努力。

据悉,第一代运输模式(2022年)为新能源车与燃油车混装运输模式。将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在装载区域上进行了区隔,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停放间距、增配了专用消防设备,初步降低了新能源汽车发生热失控事件的处置难度,但单船新能源汽车运力一般不超过18辆。

2023年-2024年,推广第二代运输模式,即新能源汽车“专船专班”运输模式。这种模式下,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分离运输,新能源汽车单独装载在一艘客滚船上,车上司机与乘客登乘另一艘客滚船过海,两艘客滚船同时发班、同时到达。单船运力在80-100辆之间。

新能源车专用运输船“绿源二号”轮给新能源车停放固定的装置。记者 汪承贤 摄

虽然这种模式下,大幅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火灾对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的风险,但由于装载新能源汽车的客滚船仅使用单层汽车甲板,造成了单船亏舱率较高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又该怎么解决?随着“绿源二号”“绿源一号”的到来,琼州海峡新能源车辆的第三代运输模式基本成型,即采用新能源汽车专用运输船型运输模式,为这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新的探索。

靠前服务促成第三代模式落地

为了做好琼州海峡新能源车辆运输的升级,回应社会的关切,便利新能源车辆过海,做好即将到来的2025年“春运大考”保障工作。海事部门在保障新投入的新能源汽车专用船型安全运营方面提出了五项举措,并且政务审批靠前服务,主动上门开展两艘专用船舶的审核发证服务,为“绿源二号”将与“绿源一号”能够投入运营打下了基础,加速了琼州海峡新能源车辆运输第三代模式的落地。

第三代运输模式使用经改装后的平板驳船型运输新能源汽车过海,同样采用“人车分装”的运行模式,新能源汽车由专用船舶运输,司机及随车人员由配套客滚船运输,单船运力在160-180辆之间。此运输模式在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特有安全风险的基础上,也避免了新能源汽车运输船舶亏舱率高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当前运输新能源汽车过海的最佳模式。

琼州海峡最大新能源车专运船来了,“绿源二号”满载新能源车完成运输新能源车的首航安全抵达秀英港。记者 汪承贤 摄

为了保障新模式的安全运作,海事部门进一步强化船舶投运前安全检查,在专用船舶投入使用前对船舶航行设备、动力设备以及船舶救生等关键设备开展细致安检,杜绝船舶“带病”投运。

新能源车坐着专班抵达秀英港开始下船。记者 汪承贤 摄

海口海事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除了杜绝船舶“带病”投运外,海口海事局还将强化现场作业监管,春运期间针对新能源汽车专用船舶的现场监督检查实行“每船必查”,确保各项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到位。并且强化船舶动态监管,印发实施琼州海峡新能源汽车运输专用船舶海事综合监管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建立滚装码头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和琼州海峡客滚船交通管制协调工作机制,实现新能源运输航线海南—广东跨区域“直进直靠、直出直离”,优化船舶进出港管理环节。强化通航安全保障,强化碍航渔网清理整治,维护船舶通航秩序,提升船舶通航效率。

新能源车专用运输船“绿源二号”轮驾驶舱各种仪器监视船舱上停放点新能源车。记者 汪承贤 摄

下一步,海事部门将携手航运企业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客滚运输安全风险管控课题研究,充分挖掘新能源汽车专用船舶运输模式运力提升潜力,打造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和作业规范,推动海南新能源汽车过海运输管理地方标准的建立。

南海网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 南海网 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陈月婷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