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民企衰退,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IP属地 北京 编辑:沈如风 罔两 时间:2025-01-09 07:30:16

提出这个问题具有现实性,因为一年下来,很多民营小老板的感觉是压力太大了,没法干了。

过去的一年,似乎还是“规范治理”的节奏,金税四期来了,新企业法来了,倒查捕捞……。看不到有什么实质的利好。

民营会一路向下吗?

相信不会,至少现在中国经济还离不开民营;民营要垮了,意味着经济总量减半,林毅夫预测的2025年超美这事就彻底黄了;民营要垮了,意味着国家税收要减少60%,地方财政要靠借债过日子了,大约每年至少要增加9万亿债务,相当于俄罗斯五年的总税收;民营要垮了,意味着科技创新成果要减少75%,那么,张维为的科技创新清场式的遥遥领先就成了清场式的遥遥落后了。更要命的是就业,民营要垮了,意味着就业要减少85%,近4亿人要失业。

无可置疑,民营不能走。

那么,会不会如吴小平所说的,逐渐离场,让他慢慢地离场?这个可能性在逻辑上成立,因为在过去的十年中,国企一直通过投资拉动在增加总资产的权重,年均增速高达15%,远远超出了GDP增速,目前已经是民企总资产的两倍以上,约360万亿,这个节奏还在加快。而民间投资增速刚好相反,是以年均两位数在收缩。

这一升一降,就有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这种资产扩张是以效率递减为代价的,负债率也在增长,2024年11月,中国国有企业总负债已达330万亿;第二个问题是,国企资产的扩张与对社会的贡献率不同步,只支持了26%的税收,7%的就业。

这就决定了国企的资产规的扩张的另一面是风险,是债务的叠加,同时,由于效率不达预期,又构成了资源错配,经济不支持,那么,即便有意实现吴小平的目标,现实中也做不到,那注定不是一条实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如果做一个反向思维,国家的资源不是投向国企,而是投向民企,民企也实现了总资产权重升级,达到了国企的两倍,又会是什么场景,一定是杀疯了。

这样问题就成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做这样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