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沈忠琴在深圳创业,年营收将近1个亿。
当时,所有人都看好她,“那将是国内未来杰出女企业家之一”。
没承想,30多年过去了,她的企业营收依然没有突破1个亿。
出道即巅峰,而且原地踏步了30年。
这位要强的女性,时常问自己两个问题:“我到底错过了什么?我还有机会翻身吗?”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沈忠琴在深圳创业,做纺织品原料批发贸易,曾创造过不少“第一”,如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家做高端纺织品面料进口的企业。
企业运营初期,“发展得特别快,几年就做到了四五千万。”
企业专注于高端纺织品面料的研发与销售,众多产品均为国内独家代理。不过,创业容易守业难。随着事业版图的扩大,向她扑面而来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事业和家庭陷入了一团乱麻。”沈忠琴感觉心力交瘁。
在服务客户时,她格外挑剔,只钟情于大企业、一线品牌,如香奈儿、迪奥等,而对于小企业和小设计师,她则敬而远之。
她曾以为,那些小客户对自己而言微不足道,仿佛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多一个不显多,少一个也不觉少”。
时光匆匆而过。沈忠琴的客户名单上,赫然列着的,还是那几家老面孔。
沈忠琴时常感慨:“想当年,我创业之初,有些如今深圳上市公司的老板还只是打工仔呢。可今天,他们的企业市值已飙升至几十亿、几百亿,而我为何还徘徊在亿元门槛之下,难以突破?”
沈忠琴并非懈怠之人。为了企业发展,她没少下功夫。她攻读MBA,深入学习西方管理理论,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课程。财经管理类的刊物,她年年订阅,期期读,从未间断。如今,她自认为已算是管理领域的半个专家,经常向其他企业家分享心得、提出建议。
拥有高学历,且热爱学习,这使得她的管理风格显得尤为强势。在公司会议上,她往往直接布置任务,很少与团队进行细致商讨。在她看来,自己最为专业,团队只需按照她的指示行事即可。而在管理团队方面,她尤为注重绩效,只看最终的结果,依据业绩来给予提成奖励。
努力理应换来回报,然而她的内心充满了困惑:“我竭尽全力,为何团队依旧难以带动,业绩也未见起色?”
更让沈忠琴心痛的还在后头。她育有一儿一女,在外人看来,这是何等的幸福美满,儿女双全,令人羡慕。但鲜有人知,这位看似幸福的母亲,在家里也延续着她在企业中的办事风格。
“家里的大事小事,全都是我说了算。我总是忍不住挑剔孩子们的毛病。”沈忠琴的这种强势,让家庭氛围变得紧张而压抑。母子、母女之间的争吵、冷战,几乎成了家中常事。
沈忠琴为孩子们精心规划了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满怀希望他们毕业后能回到企业接班。
出乎意料,她费尽心思的精心安排,竹篮打水一场空。
儿子毕业后去金融公司做操盘手,女儿则选择成为一名教师。
“两个孩子都不愿意来我的企业,甚至都不愿意多看一眼。”
沈忠琴很痛心。她曾一度怀疑,自己和两个孩子之间,除了血缘关系,是否真的像亲人?她无法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为何会换来如此的结果?
她很迷茫。
第一次见自己的心
阳明先生说:“人言不如自悔之真。”
但真正能够做到反躬自省、诚恳审视自身的人,并不多。而沈忠琴,是少数中的一员。
曾经,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用她的话说,都是“一团乱麻”,让她感到焦头烂额。这种状态直到2023年才有了转机。那年,她在参加了一次学习会。跟随课上方法论的指导,她的生活和事业都逐渐走向有序。
最大的变化,“这次学习,我开始真正地反求诸己,开始真正深入自己的内心。”
“在课程方法论的引导下,我反省自己和儿女、团队的关系,去找对客户的亏欠。”
她把想法一个字一个字落于纸上,她的心逐渐打开。
“创业这么久,我第一次彻底放下了所有的伪装,第一次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文字划过了时空。过往的一幕幕像电影回放在眼前。
“我原来对孩子是那么苛刻。所谓的爱,经常是一厢情愿地强加自己的想法。”
对于团队,她曾时常指责。“团队中很多人都是20多年一路风雨相随、不离不弃的伙伴。其实问题并不在于团队不成长,从根本上说,是自己成了团队发展的天花板。”
“我看到了自己对团队的傲慢。”有了这份反省,当她再听其他课程时,更用心投入了。
在课堂上,老师的答疑和团队的复盘中,她心中的乌云一点点被扫除,一步步地走向了心灵深处。
她甚至发现,“从创业之初到结婚生子,这30多年来,自己竟然一直陷入了一个重复的模式:无论在哪方面,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充满着强烈的优越感。”
她从不求助于人,“看不上别人的能力,总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深入探寻之后,她发现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知见——“我自己最厉害”。这个潜藏于内心的想法,几十年来从未改变。正因如此,她总是独断专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团队被她压得喘不过气来,儿女也对她敬而远之,就连客户也感受到了她的强势。
不可否认,沈忠琴确实很有能力,她创造过多个行业第一,客户都是上市公司,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然而,当她审视自己的内心时,却不禁感慨:“这个‘我自己最厉害’的知见,虽然让我做成了一个亿的企业,但也仅限于此了。”
“我是很厉害,但这份厉害却让我30年来原地踏步,再怎么努力也无法突破。我错过了最好的年纪,也错过了时代的高速发展。而且,因为我的自大和傲慢,团队和我疏远了,儿女也和我不亲,我最后几乎成了孤家寡人。”沈忠琴感慨。
“原来,托起他人的人最厉害”
曾经旧有的知见让沈忠琴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他人的价值和力量。经过不断反思和学习,她逐渐意识到,真正的强大并非仅仅体现在个人的能力上,更在于能否托起他人,帮助他人成功与成长。
“道在低处。原来,托起他人的人最厉害。真正的智慧和力量往往不在于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而在于谦逊低调、乐于奉献。”这条新的知见让她豁然开朗。她开始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不再只是关注自己的利益,而是愿意为他人付出,帮助他人实现梦想。
当想法发生了改变,她的世界焕然一新。
在家庭中,她更多地鼓励孩子,而不再是指责。她给孩子做早餐,给女儿大大的熊抱。慢慢地,过去僵硬的关系开始缓和。
她开始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抗拒来公司的背后其实是想要证明自己能行,渴望有一个舞台展现自己。”
于是,她并不强求孩子的决定,而是引导孩子了解企业。
对儿女的心变柔软了,对团队也一样。
“我第一次真诚地悦纳了同事。我开始带团队在早会时间读书、学习家庭幸福课,让大家分享成长和收获。公司还改革了考核机制,不再只盯着业绩,而是鼓励团队创新、大胆试错。”
随着氛围的转变,团队对待客户的态度和笑容发生了变化,“那是由内而外散发出对客户的真挚关爱。”而更大的变化,还在后面。
有一次,一位来自广州纺织服装学校的学生设计师踏入了她的企业,表达出想看面料的意愿。在过去,这样的请求可能会被她忽略不计,但这一次,她决定破例,不仅热情地展示了面料,还细心地递上了一瓶水。
当学生设计师离开时,他深深地向沈忠琴鞠了一个90度的躬,感慨地说:“你们是一家真正有温度的公司。”
这一刻,沈忠琴深切地感受到客户发自内心的尊重,这是她前所未有的体验。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她。之后,她召集团队一起坐下来,深思熟虑: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做这份事业?
经过一番探讨,他们决定升级公司的使命,将原本的“丰隆纺织引领中国时尚”转变为“丰隆纺织成就设计师梦想,绽放世界”。
此后,沈忠琴开始全力以赴地助力设计师,尤其是那些怀揣梦想的年轻设计师,帮助他们打造出优质的产品。有了崭新的使命指引,她的一举一动都发生了改变。
“无论设计师的名气大小,都亲自接待,只要有空就陪着他们一起挑选最合适的面料。”
团队也被她的热情所感染,大家越来越认同并践行公司的新使命。在面对客户时,大家不再只是简单地推销产品,而是更多地思考如何为客户选出最贴切的面料,如何让设计师的作品在面料的衬托下更加惊艳。
好事传千里。新客户纷至沓来。去年上半年,沈忠琴企业业绩增长了30%。
广州丰隆纺织科技董事长 沈忠琴
广州丰隆纺织科技董事长 沈忠琴
结语
稻盛和夫曾说:“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认知。”
沈忠琴以一场知见的翻转,让她整个世界焕然一新。
曾经,她有着自己的傲慢和偏见,但如今,她愿意放下这一切,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人,去托起那些有梦想、有才华的设计师。
当我们愿意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人、成就他人时,我们的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