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2025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在上海举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发表视频讲话。
连平表示,消费目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2025年必须大力提升消费。而提振消费不能只将眼光投向城市,还应把注意力投向农村,挖掘农村消费增长的潜力,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更多公共财政资源投入,促进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9%。连平预计,2024年全年,这一数据可能会达到60%左右。
他称,由于居民整体收入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承压、投资收益预期疲软和通缩压力持续存在,2024年居民的消费支出增速放缓。“2025年我们的经济增长目标很可能定在5%左右,要达到这个水平的增长,必须加快步伐推动消费增长。”
连平认为,中国农村具有消费增长的巨大潜力。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后,通常一个经济体的主要消费需求来自城市而不是农村,中国也不例外。但是,考虑到中国现在的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土地制度等各种因素所形成的特点,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农村依然存在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
“消费是收入及其预期的函数,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和下降是消费不足的基本原因。近三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为6.6%,低于过去三年7%的平均增速;而2015年至2024年的平均增速为8.2%。”连平说,未来通过改革可以推动农民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持续提升。此外,未来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更多农民变成市民,将有助于持续推进消费增长。
他同时指出,宅基地市场化流转有助于大幅提升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作为土地要素的一种形式,宅基地应与其他形式的土地一样,既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流通价值,应该成为持有人的资产。然而,现行土地管理法规限制了农村居民土地流转及其财产权的实现。
据统计,目前农村宅基地废弃空置的面积近760万公顷。假设每年进入流动市场的闲置宅基地面积释放2%,相当于释放约15亿平方米。在截至2024年12月中旬的12个月时间里,一线城市土地供应占全部100大中城市供应面积比例为2.5%,二线城市占比约为29.8%,其他城市占比为67.7%。参考当前全国土地市场供应结构,综合土地拍卖价格和城乡土地折价保守测算,每年宅基地转换的市场价值可达超1.3万亿元。
连平说:“宅基地市场化流转,即一旦可以交易,宅基地作为土地要素以及在其之上建造的房屋,都可以成为资产,可以交易并用作抵押获得融资。可见,此举可使拥有宅基地的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其投资和消费能力将大幅提升,有助于促进消费加快增长。”
他指出,目前,中国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较低,仅为2.5%,其绝对额占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十分之一,因此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