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新茶饮行业热闹依旧,仿佛是2024年初盛景的一次重现。
在古茗获得香港上市备案审批,沪上阿姨更新了招股书之后,蜜雪冰城也在2025年的第一天,用一份全新的招股书,再次敲响了港交所的大门。
根据最新的招股书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门店数达到45,302家,2024年前九个月,净增门店7,737家,同比增速约25.3%。其中有超过40,000家门店分布在中国内地31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约4,800家位于中国内地以外。
快速的增长,让蜜雪冰城的门店规模从此前的中国第一、全球第二,跃升至超越了星巴克,成为中国和全球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
虽然有着不容小觑的市场地位,但二级市场对于新茶饮的未来显然有些不同的看法。
从2022年9月申请在A股上市,到2024年1月2日,转战港交所,再到2024年7月招股书失效,直至如今再次更新招股书,蜜雪冰城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9个月卖出11亿杯柠檬茶
作为中国新茶饮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品牌,蜜雪冰城的销售量已经颇为可观。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2023年,中国每十杯现制柠檬水中有超过八杯来自蜜雪冰城;中国每十支现制冰淇淋中就有超过三支来自蜜雪冰城;中国每十杯珍珠奶茶中就有超过三杯来自蜜雪冰城。按2023年饮品出杯量计,蜜雪冰城的冰鲜柠檬水、新鲜冰淇淋和珍珠奶茶是中国现制饮品行业销量最高的三个单品。
而在持续的降本增效努力之下,2024年蜜雪冰城仍然实现了持续的增长。招股书信息显示,2024年1-9月,蜜雪冰城实现终端零售额449亿元,同比增长21.4%;出杯量71亿杯,同比增长22.4%;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21.2%;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42.3%。
与此同时,集团毛利率也同步增长至32.4%,相比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净利率则较去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至18.7%。
整体收入提升的背后,是单店销售额的提升。2024前九个月,蜜雪冰城平均单店日均终端零售额为4,184.4元,日店均出杯量约为662杯,较2023年全年日均出杯量增长约4%。这其中,在2024年前9个月的时间里,蜜雪冰城的冰鲜柠檬水出杯量达到了11亿杯,冰淇淋产品(包括新鲜冰淇淋在内)出杯量14亿支,珍珠奶茶出杯量3.85亿杯,蜜桃四季春出杯量3.65亿杯,满杯百香果出杯量2.81亿杯。
在业绩持续增长的背后,是加盟门店的继续增长。招股书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有超过19,000个加盟商。自2021年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累计收到加盟咨询超420万份。
其中,3年以上的门店,业绩增长明显,于2021年前开业的蜜雪冰城门店单店日均终端零售额在2021年至2023年间复合增长4.1%。
不过,近两年新茶饮行业发展的起伏,也体现在了蜜雪冰城的门店留存率上。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的加盟商留存率分别为97.2%、97.8%、96.4%及96.9%。
下沉与出海
作为国内现制饮品行业中第一个门店数量超过4万的连锁品牌,蜜雪冰城已经覆盖包括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老挝、柬埔寨、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及韩国在内的11个国家。
对于门店数量和密度均已达到全新峰值的蜜雪冰城来说,如今的扩张就是一次走向进一步下沉和出海的过程。截至目前,蜜雪冰城已经走进全国4,900个乡镇、1,700个县城,超过300个地级市,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达到40,510家,其中23,162家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达57.2%。
但即便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仍然有待开发。根据蜜雪冰城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国内的1800个县城和30000个乡镇中,仍有84%的乡镇尚未被覆盖。
相比之下,海外市场则有着更大的想象力,也需要面对更大的挑战。从2018年开始进入越南河内之后,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已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11个国家开设了约4800家门店,成为东南亚市场最大的现制饮品品牌。
为了应对庞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降低成本压力,蜜雪冰城在河南、海南、广西、重庆、安徽等地建起了五大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约79万平方米,年综合产能达到165万吨。通过自研自产的体系,蜜雪冰城提供包括糖、奶、茶、咖、果、粮、料在内的全品类一站式的饮品食材解决方案。
并且,蜜雪冰城还构建了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自主运营仓储体系,该体系可覆盖中国内地31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超过300个地级市、1,700个县城和4,900个乡镇。并且,蜜雪冰城还在东南亚4个国家建立了本地化的仓储体系。
以此为基础,蜜雪冰城在中国内地逾90%的县级行政区划实现了12小时内触达,约97%以上的门店实现了冷链物流覆盖。并且,在海外市场还覆盖了四个海外国家,超过560个城市。
资本市场之路道阻且长,古茗的获批或许也意味着蜜雪冰城也即将有望登录港股,但这也仅仅是万里长征的开始。新茶饮究竟要如何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仍然需要漫长的耕耘。(作者|谢璇,编辑|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