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消费者一直对大车有着别样的情结,认为大车不仅开着霸气威风,还很有安全感,最关键是车内乘客坐得宽敞舒适,因此国产车的尺寸越做越大,尤其是一些造车新势力,首款车型动不动就是中大型车,车长近5米、轴距近3米的车越来越多,小米su7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且,相信大家早已发现,现在的许多定位紧凑级市场的汽车,实际上内部空间却有着越级表现,可以达到中级车甚至是中大型车的标准,“三米轴距、五米车长”已成基本门槛,若低于这一指标还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时代的汽车产品,而汽车越来越大的背后,绝不仅仅只是消费者喜欢大车这一个原因,背后实际上蕴藏着深刻的技术原因和市场原因。
首先,从技术角度上来说,传统燃油车受限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布局,发动机舱往往会占据比较大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轿厢的纵向空间,而且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汽车尺寸和轴距表现往往是产品定位划分的重要标准,占主导地位的合资车企,往往不会为了提升内部空间而耗费物料,刻意去做大汽车尺寸,主打能省则省,能多割韭菜就多割,这就造成了主流价位的A级车,很多时候和小型车差不多,尺寸、空间都不理想。
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更加轻便和高效的三电系统取代了传统燃油驱动,没有了发动和变速箱的束缚,发动机舱也得以做得更小,可以腾出更多乘坐空间,所以在同等尺寸下,燃油车的轴距表现往往都不如新能源汽车,这也是造成“汽车越变越大”的重要原因。
其次,近几年的汽车市场内卷严重,让车企意识到一味的抠搜、压缩成本并非良策,只有拿出更多诚意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才有市场,因此越来越多车企愿意在中低端产品上堆物料,汽车也越做越大,这才有了国产良心车的“入门即高配”“越级空间”。
不过物极必反,汽车尺寸和汽车操控性、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单纯造大车并不代表就能造好车,一味加大汽车尺寸最终破坏汽车原有的机械素质,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况且大车在日渐拥挤的城市交通中,也未必能让驾驶者获得好的体验,遇到狭窄路段或是停车位紧张时,大车往往受制于环境,来回不能灵动自如,庞大的身躯注定了它的大吨位,相应能耗也会提高,对于普通人来讲,无疑会增加用车成本。
最后,笔者想知道屏幕前的小伙伴喜欢大车还是小车?为什么?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