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水费”为什么变“水税”,财税专家:约束用水,未来或调整税率

IP属地 北京 编辑:苏婉清 时代财经 时间:2024-12-20 15:45:12

在8年地方试点后,水资源费改税改革推至全国。12月1日起,财政部、税务总局、水利部发布的《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在全国31省份全面实施。

“水费”变“水税”,对居民和企业有哪些影响?了解到,前期10个省份在试点过程中均采用税费平移原则,即在新税法实施时,保持原有税率的稳定,不增加纳税人的税负。

企业正常生产用水、城镇公共供水企业和居民生活用水负担“三不变”,那变的部分是什么?背后有哪些政策考量?如何确保政策落地后产生更好的生态效益,而不是单纯增加税收负担?

带着这些问题,对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税收筹划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蔡昌进行了专访。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税收筹划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蔡昌(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要将水资源费改为水资源税?这背后的主要政策目标是什么?政策设计中有哪些关键考量?

蔡昌:费改税主要是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规范性和刚性。水资源费在征收管理上相对较“软”,改为水资源税,能够凭借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特征,更好地约束我国社会各领域的用水行为。

水资源税的政策目标,包括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利用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珍惜水资源,减少浪费现象。同时,也是为了完善资源税费制度,使资源利用在经济调节手段上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在政策设计时要考虑不同地区水资源的禀赋差异,对水资源丰富和匮乏地区实行不同的税率政策。还要考虑水资源税的开征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比如对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进行区分,保障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水资源税改革会对企业,特别是用水大户(如工业和农业)产生怎样的成本影响?

蔡昌:对于用水大户,如工业企业,水资源税改革会增加用水成本。企业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优化用水流程,采取节水措施来应对成本上升。

农业方面,考虑到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多数地区对农业生产取用水是限额内免税,超出限额部分才征税,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业的合理用水需求,同时促使农业用水更加合理高效。

:节水是水资源税的主要政策目标,如何确保政策落地后产生更好的生态效益,而不是单纯增加税收负担?

蔡昌:为确保产生生态效益,一方面会将税收收入部分用于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管理等相关项目,例如投入资金建设节水设施、治理水污染等。

另一方面,通过差别化的税率设计,对于取用地下水等容易造成生态破坏的取水方式,设定较高税率,鼓励企业使用地表水等更可持续的水源。

(图源: 王晨婷/摄)

;水资源税改革如何与其他生态税制(如排污费改税)相配套,以实现更全面的资源管理?

蔡昌:水资源税和排污费改税等生态税制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水资源税侧重于控制水资源的取用,排污税侧重于控制污染水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二者结合可以对企业的生产全过程进行生态监管。例如,对于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双重税收的压力会促使企业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水资源浪费并且降低污染排放。

:你认为未来会否进一步调整税率或扩大适用范围?

蔡昌:未来有可能根据水资源的供需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一步调整税率和扩大范围。随着水资源稀缺性的加剧和节水技术的发展,在一些新兴的高耗水行业适当提高税率和扩大征收范围是合理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