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该不该卷算力、卷数据、卷参数,该不该走AGI之路?如果不走AGI之路,又该如何发展?哪条路线又更适合中国企业?对于人工智能领域这一备受关注的“路线之争”,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近日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12月14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以“蓄力开新局”为主题的2024(第二十二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宁高宁、刘永好、周鸿祎、李开复、张文中、叶国富、张波、周云杰等知名企业家出席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
周鸿祎的演讲题目为“大模型时代的产业创新与变革机会”,他指出,依靠卷算力、卷数据、卷参数,模型向着万亿参数发展,相当于造“原子弹”的AGI之路与多数企业无关。大模型的发展趋势是专业化和垂直化,企业不应追求全能的大模型,而应根据具体业务场景打造专业大模型来解决具体问题。换句话说,企业应将大模型从“原子弹”变成“茶叶蛋”,使其更加实用和普及。
“做专业化大模型不需要大模型的能力很全面,只需结合企业和政府在垂直领域的专业数据进行训练,一个方向上解决一个问题,对算力和数据的要求会降到很低。”周鸿祎认为,一方面,GPT等通用大模型也遇到了挑战——越来越多的知识在互联网上是找不到的,例如铝业的生产或如何制造航空发动机,这些知识藏在很多企业或专家的脑子里;另一方面,大模型里蕴含了许多企业家多年积累的经验,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产,不可能传到公有大模型里分享给同行使用。因此,做专业大模型可以发挥企业优势,解决企业痛点,并且降低大模型落地门槛。
在周鸿祎看来,企业走应用之路,就是要用好大模型的六层能力,即基本能力、创意能力、多模态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能力。企业应根据这些能力,选择适合自身业务的场景,如办公、营销、生产流程优化等,实现降本增效。他同时认为,如果把大模型发展到目前为止分为三个阶段,即2023年是大模型元年,比拼大模型基础能力;2024年向专业化和垂直化方向发展;2025年则是智能体之年,即大模型要真正打造每个企业的智能体,在企业内部开始应用。
对此,周鸿祎提出了大模型走应用之路的“六大方向”:第一,人人智能,人人普惠,人人受益。人工智能给个人赋能,作为个人工具可以给很多企业带来新机会;第二,万物智能,大模型变小上终端,走进千家万户;第三,数转智改,企业级大模型市场爆发,助力传统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第四,发挥大模型的序列预测能力,赋能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第五,打造科研新范式,AI For Science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第六,AI安全,以模制模,用安全大模型应对新型AI安全问题。
周鸿祎进一步提出AI时代的三大建议,包括人人AI、企业办公和营销场景AI化,以及选择业务场景打造专业大模型和Agent数字员工。他表示,企业应根据具体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场景打造专业大模型和数字员工,不追求宏大叙事,积小胜为大胜。优先在办公和营销场景应用AI,利用成熟的产品提高效率。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全员使用AI,才能深入理解并成功实现AI化,“AI与企业业务的结合应由一线员工主导,因为他们最了解业务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