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从稀罕物到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州车展上演“智驾平权”

IP属地 北京 编辑:钟景轩 智电汽车 时间:2024-11-27 17:20:09

如果给今年的中国汽车行业评选一个热门词汇,那么“智驾”二字一定会在候选名单上。

在不少行业报告中,2024年都被定义成了“整车智能驾驶的元年”,智驾更是成了很多造车人口中决定未来行业销量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在很多热门话题榜单上,“智驾会是你选车的理由吗”也成为了很多消费者关注的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讨论的智驾需具备城区或者高速领航等高阶能力,而不是基础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

同样的话题放在去年或者更早,估计多数人都会嗤之以鼻,毕竟之前大部分主打智驾的产品价格都在30万左右,完全不符合国内80%家庭购车预算在20万以内的国情。而如今大家愿意去讨论它,原因很简单——广州车展上,内卷的中国车企们用行动告诉消费者,他们已经把智驾的价格打下来了!

广州车展上的智驾发展现状:技术向前看,价格向下看

既然聊到车展,我们索性从近些年车展的变化谈起。过去“车”是车展上绝对的主角,但现在不断革新的汽车技术才是新主角,车则成了展示这些新技术的载体,所以本届广州车展把“新科技,新生活”作为主题,个人认为相当贴切甚至可以说接地气。

“科技改变生活”是人尽皆知的道理,所以你想要获得新生活,最简单的方式可不就是买一辆具备新科技的车吗?举个简单的例子,十年前买车,你就是司机;而今天如果你选择一辆具备智能驾驶这样新科技的车,相当于买车送司机,在如今“端到端”技术的支持下,车辆可以胜任司机的职责,带你去到几乎任何一个目的地,这就是新的出行生活方式。

而在广州车展上,我们也能看到车企们还在不断向前看,继续开发更为前沿的技术来提升出行体验。比如“蔚小理”、极氪、小米等车企都透露出布局“端到端”全智能场景应用的信号,其中最大的突破在于把端到端的范围从“停车场到停车场”缩小到了“车位到车位”,打通了智驾的最后一段路。

至于新科技改变的少数人的新生活,还是多数人的,这就得回到前面的话题——车企们能把智驾的价格打下来多少?

之前行业普遍认为20万元会是智驾产品的价格和能力分水岭,即便是一向坚持智驾的小鹏汽车,作为创始人的何小鹏在三年前同样断言,“在智能汽车领域,如果没有15万元是不可能真正把智能汽车做好的”,基本把智驾锁死在了中高端车型上。

但真正到今年落实到产品层面,智能驾驶技术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市场渗透的幅度实际已经超出了这个预期,这不仅体现在价格上,还包括智驾品牌以及技术路线等方面,智驾平权已经成为一大趋势。

智驾平权,十万级会是底线?

尽管目前还处在智驾元年,但市场所提供的选择已然不少,甚至何小鹏还亲自推翻了此前的判断。

在广州车展前上市的小鹏P7+标配最新的小鹏AI鹰眼视觉智驾方案,硬件层面拥有26个传感器,搭载双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达到了508TOPS,但售价仅为18.68万起。值得一提的是,小鹏P7+的这套智驾系统不是期货,也不需要向特斯拉那样额外花钱订阅,是真正20万以内能够买到且能用的智驾产品。

价格更低的还有小鹏此前发布的MONA M03,15.58万元的顶配版本同样具备20多个传感器、双NVIDIA DRIVE Orin芯片,支持高速NGP和城市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强中更有强中手,比MONA M03更便宜的还有10万级唯一全系标配智驾系统(灵眸智驾2.0 Max)的紧凑型SUV——宝骏云海,而在此次广州车展发布的2025款宝骏悦也PLUS车型还让智驾得到进一步下放,成为“10万级唯一高阶智驾方盒子”。

如果你想要具备大厂实力的智驾产品,比如华为乾崑智驾,20万以内同样有的选,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的深蓝S07和深蓝L07价格均在15-20万之间;甚至像激光雷达这样行业公认的高成本硬件,如今也已经下探到了15万左右,同样是15.58万元的价格,埃安RT提供一套包含126线束激光雷达在内的智驾系统,支持无图NDA高阶智驾。

甚至连一向在智能化层面表现欠佳的合资品牌也开始玩起了智驾,像广汽丰田发布的首款端到端智驾纯电SUV——铂智3X,也标榜“15万级全场景高阶智驾的新标杆”。

而从目前市场的内卷环境来看,消费者对于智驾的讨论度越来越高,寻求销量突破的车企们自然会有强的动力和决心来推动智驾的进一步普及。以行业龙头的比亚迪为例,近期有消息称比亚迪正在筹备全集团所有车型标配智驾,未来基础智驾功能还计划下放到入门级的车型上。

目前最便宜的比亚迪海鸥,起售价仅为6.98万元。另外,目前智驾技术仍在发展和迭代,包括我们对于智驾的认知也在不断改变,所以未来的“基础智驾功能”或许并不仅限于基础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也就是说,十万级市场或许并不是智驾的底线。

智驾卷到10万级市场后,下一步怎么卷?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从20万到15万,再到10万级市场,智驾平权的速度超过预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内卷加速了这一进程,不少车企都是被裹挟着不得不卷进度和价格,几乎所有品牌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相比于继续盲目往下卷,或许车企们更应该考虑如何有质量地卷,毕竟这已经关乎到很多品牌的生计问题了。

三年前小鹏汽车做不出15万级别的智能驾驶车,是因为除了把功能做出来,车企还得考虑如何把价格做下去。毕竟卖贵了没人买账,卖便宜了又得承担亏损,上半年小鹏汽车的净亏损额仍然高达26.5亿元,类似的“亏本卖车”在行业内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果饭都吃不起了,何来力气卷?

当前我们对于智能驾驶认知主要包含感知、决策、执行三部分。越是高阶的智驾产品,对感知硬件的要求就越高,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AI芯片等都需要成本投入。而想要达到“像人一样开车”的效果,还需要在决策算法层面投入巨大的成本。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介绍,自2019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以来,累计研发投入300亿。

看看目前各大新势力账上的余额,有几个敢说烧得起?当然,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目前智驾方案其实也有不少选择,除了花费大投入自研外,也可以选用现成的且成本可控的智驾系统。

像上面提到的宝骏云海和宝骏悦也PLUS用的都是与大疆合作研发的智驾系统,目前一套7V+100TOPS大疆智驾系统的总成本约为7000元;而同样聚焦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四维图新更是表示,其自研的“AC8025芯片+地平线征程3”的舱行泊一体方案成本已经可以控制在2000元以内,即便是5万元的车都能标配。

不过在降本之外,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们其实更关心智驾的安全性,即便是有最顶尖的硬件和算法的情况下,实力位居行业第一梯队的华为智驾也无法做到百分百不翻车,所以在智驾平权的背后,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性能和安全是车企们必须面临的一大难题。

“欲速则不达”,智驾下探到十万级之后,下一步或许该考虑从卷价格、卷进度朝着卷质量的方向沉淀,为智驾平权的推进做好准备。

写在最后:

作为“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风向标”,广州车展让所有人看到了智驾平权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但从体验上来讲,目前中低端市场的智驾还处在“能用”的阶段。

从普通消费者买不起、用不上的稀罕物,到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智能驾驶已经成了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但想要承担起未来汽车产业重要增长点的重任,智驾或许还需要朝着“好用”,甚至让所有消费者“爱用”的方向进步。

至少现阶段来看,距离完成智能驾驶代替人类驾驶的终极目标,实现门槛和体验上的智驾平权仍旧任重而道远,带着这样的期待,我们更希望在明年的广州车展上,看到车企们拿出低成本但技术成熟度更高的智驾方案来实现高质量的“智驾平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