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雷 李心怡
11月20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
主论坛现场 记者 陈雷 摄
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30年来,从一根网线起步,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实现了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如果说,过去30年互联网的主要价值是连接,那么在人工智能(AI)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渗透千行百业的当下,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关键因素。面对澎湃的AI浪潮,人类如何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再聚乌镇,再谈互联网,围绕当前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与安全挑战,峰会主论坛上,与会嘉宾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AI赋能 生活正变得更加美好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迈入“群星闪耀”新纪元,以人为本推动AI等技术创新发展、让AI更好赋能生活生产,成为嘉宾们的共同关注点。“AI正以不设上限的创新力量,深层次地融入和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主论坛上,寒武纪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天石描绘了AI赋能数字未来的场景——
智能医疗可帮助医生精准诊断病情,每位患者都能获得顶尖的医疗服务;智能教育可为每个学生配备数字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解答疑问,让所有学生都享受到个性化辅导;养老陪伴机器人不仅能将老人的起居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还能呵护他们的情感需求;自动驾驶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出行体验,人们在车厢里闲适地享受时光,轻松安全地抵达目的地……
在陈天石看来,AI发展至今,已不仅是技术进步的工具,AI更有潜力成为增进人类福祉的强大力量。而如何把握这一机会,让技术真正意义上造福人类,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课题。
“人工智能是前所未有的革命性技术,会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蚂蚁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井贤栋同样表示,AI正在助力服务业迎来大规模个性化时代。以医疗健康领域为例,支付宝探索了AI健康服务,通过专属健康管家服务诊前、诊中、诊后数10个医疗场景。依靠该技术和产品能力,支付宝和浙江省卫健委联合推出了数字人“安诊儿”,提供个性化的数字陪诊服务,已服务超过1000万人次的患者。
走向普惠 期待AI技术人人可享
未来已来,当AI正为各行各业带来无限想象时,如何构建起一个人人可享的数字普惠世界?这也是嘉宾们关注的重点。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认为,科技首先要以人为本,“AI对人的意义应该是正向的,与人的关系是协作,而不是要替代人、淘汰人,所以大模型的第一个场景应该是科技平权下的人人普惠,人人智能,消除数字鸿沟。”周鸿祎提到,AI发展至今,大模型的成本已经较低,应加速将大模型与政务服务、制造业等重要应用场景结合,让全民了解、使用和学习AI,让AI场景走入家庭,走近生活。
周鸿祎分享观点 记者 陈雷 摄
“在全球技术欠发达地区中,也包括我所在的非洲,我们非常期待并渴望建设一个包容普惠的数字世界。”非洲互联网之父、加纳科网董事长尼•奎诺坦言,随着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数字未来这点毋庸置疑。但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同时,也向发展中国家提出挑战——如何才能在此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或跟上发展步伐。比如非洲,面临的问题正是如何正确引入AI、确保AI得到充分利用并助力发展。
以人为本,消弭数字鸿沟,尼•奎诺认为,开放互联网参与渠道、相关内容及技术对之于此大有裨益。当前,非洲各网络空间技术机构组织正通过协同合作,为民众带来了更好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
尼•奎诺分享观点 记者 陈雷 摄
正视风险 技术应具有社会责任感
一直以来,AI在带来各项便利的同时,其引发的伦理问题也备受关注。
在全球携手拥抱AI“星辰大海”的道路中,如何引导人工智能向善而行?主论坛上,马来西亚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以一则故事引出了这一话题。今年2月,一名14岁男孩长期痴迷和AI机器人聊天,在某天进行最后一次对话后,自杀身亡。事后,男孩的母亲将AI机器人所在的企业告上法庭。这起案件被媒体认为是“全球首例AI机器人致死案”,一起悲剧,暴露出了AI技术的失范。
“如果我们没办法做到智能向善,我想人类的数字未来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灾难。”张念群称,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技术也应具有社会责任感,每一个技术决策都需要考虑到其对社会、环境和伦理的影响。“如何确保智能技术造福全人类,而不是加剧社会不平等、威胁公共安全,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她呼吁,数字技术发展不应只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事,需要我们跨越国界、文化和语言的障碍,加强国际合作,连接全球每一个个体和社会,构建一个“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共同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