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小弹簧厂,到红极一时的东风小康,赛力斯用了 20 年。
而从新能源的小透明,到 " 拳打 BBA,脚踢蔚小理 ",赛力斯创始人张兴海只用了 3 年。
如今,赛力斯的赚钱能力让人艳羡。10 月 31 日,赛力斯发布 2024 年三季报,今年前三个季度,营收为 1066.27 亿,同比大增 539.24%,也就是增长五倍多,净利润 40.38 亿。
一鸣惊人之后,赛力斯创始人张兴海也引起人们的注意。
网友将张兴海的职业生涯,浓缩为两三百字,并戏称其为 "2024 年最幸运的人 "。
两次关键的 " 抱大腿 ",造就了 张兴海的成功。
张兴海的故事,要从一根不起眼的弹簧说起。
80 年代, 张兴海拉上自己的两兄弟,成立了凤凰弹簧厂。
摩托车兴起,张兴海顺势研发减震器,不仅进了重庆诸多车厂的供应商名录,还打进了越南市场,连续 13 年位居摩托车减震器行业产销第一。
越做越顺的张兴海尝试进军摩托车行业。2002 年,张兴海成立了新感觉摩托车有限公司。但受限于禁摩令,摩托车业务发展遇到瓶颈。
然后 " 东风 " 大腿就来了。
恰好这个时候,东风汽车借助微型车打开了市场,开始全国寻找合资方。
当时的东风汽车和一家国营汽车厂合资生产微车,已经亏损了几千万元,急需招揽新的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承担债务,二是新工厂要建在东风大本营湖北。
满足这两个条件任何一个都不是易事,但东风汽车有一点好:有汽车的生产资质。20 年前,民营企业很难拿到生产资质,央企背景就是金字招牌。
张兴海力排众议,担下了所有债务,并反复说服员工,将工厂搬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湖北十堰。
事后回想起来,张兴海说。" 很多员工不愿意去湖北十堰,但是我想,终于可以做整车了,一定要抓住机会,就反复动员说服大家。只要能做车,不管在哪里做都可以。"
张兴海由此转入整车赛道,并将集团名称变更为 " 小康股份 ",和 " 全民奔小康 " 的时代背景遥相呼应。
2005 年,东风小康第一辆微车上市,恰好赶上汽车下乡时代风口," 开东风,奔小康 " 传遍大江南北,东风小康也红极一时。
这是张兴海第一次 " 抱大腿 "。
张兴海讲到:
" 汽车产业投资大、产业链条长,不是说进就能进的,要具有产品、品牌、人才和技术优势。我们与东风的合资合作,就是各方优势的整合。"
不囿于眼前业务,勇于拥抱合作方,这种开放的勇气和心态,为日后与华为合作埋下了伏笔。
2009 年,东风小康跻身中国微型车行业前三强,市占率超过 10%。2016 年,小康股份上市,一口气拉出 18 个涨停板。
2017 年,张兴海家族的财富在突破 100 亿元,达到 149.54 亿元,成为重庆财富榜上第四位。
张兴海的故事本可以止步于此。
但与其他新势力的故事类似,张兴海也购买了一台特斯拉。
2015 年,张兴海花了近一百万元,拉回来一辆特斯拉 Model S,成为重庆第一辆特斯拉车主。
特斯拉 Model S
" 踩一脚油门,那个提速性能,远超过当时 100 万元的汽油车 ",现任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兴源仍记忆犹新。
震惊之余,张兴海立即召开高管会议,决定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由此,东风小康开启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
张兴海认为,在传统车领域,中国已经比西方起步起码晚了一百年,已经很难追赶他们的技术。
中国品牌,只有通过新能源汽车,才有可能把自己和对手拉到同一条起跑线面前,再比一次高低。
但小康集团名不见经传的廉价面包车出身,成了打造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拖累。
2019 年,东风小康自造的新能源乘用车 SF5 发布,市场几无反响。2020 年,SF5 的总销量仅为 791 辆。
张兴海陷入至暗时刻。
直到他遇到华为。
余承东第一次与张兴海见面,就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张兴海可能不善言辞,但他却有着企业家敏锐的嗅觉和判断:
" 当时智选车和谁合作,很多国企央企还有一些企业还没看懂这种模式,而且那个时候华为也没做整车的经验,但张总作为民营企业的企业家,果断选择和华为做深度合作,全力以赴,不扯任何事情。"
不造车的华为需要一个品牌来证明自己的技术,另一边,销量不佳的小康则需要起死回生。对于和华为的合作,张兴海是这样看的:
" 跟华为这个事儿我一定要干。车企和车企合作,还属于一种物理反应。只有业务跨界合作,才能产生化学反应。华为是世界级的 ICT 企业,他们对消费品、对用户的理解,车企是根本不可比的。"
这是张兴海第二次 " 抱大腿 ",事实证明,他 " 抱 " 对了。
两人敲定后,和之前与东风合作一样,张兴海放低姿态,全力支持,在生产中 " 无条件配合华为 ",连工人的作息都采取了华为的制度。
2021 年 4 月,双方将已有的 SF5 车型改动后,在第 19 届上海国际车展上市。华为参与后,SF5 的销量开始回升,2021 年 4 月至 12 月,赛力斯 SF5 累计销售 8019 辆。
2021 年年底,"AITO 问界 " 横空出世。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了。
2022 年,小康集团产品终于迎来转折点。懂车帝 APP 综合行业数据显示,问界首款汽车 M5 的销量从 1 月最低 815 辆逐月增长至 8 月巅峰的 7372 辆,全年月均销量超 4700 辆。
当年营收直接翻倍,从 143 亿迈入 300 亿,东风小康更是直接改名赛力斯。
2023 年,问界新 M7、问界 M9 成为爆款,全年累计销量达 106703 辆,同比增长 33.31%。
售价 50 万元级的问界 M9,更是帮助赛力斯扭亏为盈。M9 于 2023 年年底上市后,单月销量多维持在 1.5 万辆以上,多月位居大型 SUV 销量榜单第一。
华为的品牌光环,解决了赛力斯原来的低端问题。
过去,下沉市场豪车领域几乎被 BBA 垄断。华为在通信技术、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加持,让赛力斯多了更多的技术底气,成功拿下了三四五线市场,成为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
等到其他车企回过神来,纷纷找华为合作的时候,赛力斯早已摇身一变,成为当下最赚钱的新势力品牌之一。
连背后的造车城市重庆都一路逆袭。过去 " 重庆造 " 汽车常被盖上低端的帽子,但随着以赛力斯问界为首的一系列中高端汽车品牌出现,人们的刻板印象也被扭转。
回过头来看,如果不是当初张兴海,梭哈新能源的胆识与决心,又怎么会等来与华为合作的柳暗花明。
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一直伴随着争议。
合作初期,华为的标签深深烙印在问界之上,网友嘲笑赛力斯交出了自己的 " 灵魂 ",以后就姓华了。
对此,赛力斯的回应是,在今年 7 月 2 日发布公告,用 25 亿元的总价收购华为及其关联方持有的 919 项商标(包括问界系列的文字和图形商标)及 44 项相关外观设计专利,正式将问界收为旗下的品牌。
之后,又有舆论称,被赛力斯收为旗下品牌后,问界将失去华为光环加持,能否维持销量奇迹存在疑问。
而赛力斯又用杰出的第三季度报告,打了所有人的脸。
今年 11 月 12 日,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谈及与华为合作时,张兴海称,汽车产业没有边界,只有发挥各自长板效应,跨界合作,才能把事做成。
至于谁主导谁不主导,其实没那么重要。
可以说,正是张兴海的两次 " 抱大腿 ",抱出了赛力斯两千亿的市值,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
而被嘲笑 " 交出灵魂 " 的赛力斯,何尝又不是被华为注入了新的灵魂?
科技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