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当代年轻人,掏空口袋为自己养老

IP属地 北京 编辑:刘敏 钛媒体APP 时间:2024-11-07 13:42:01

文 | 纵向青年,作者|王富有,编辑|路子甲

“我是从去年开始关注养老问题的”,工作于一家二线互联网企业的李新,每当看到媒体频频曝出中、青年职场人猝死的消息,自己就会瞬间产生强烈的不安。“尽管我还不到30岁,但自觉应该分出些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养生、养老方面的问题了。”

当代社会中,像小新这般年纪轻轻便已开始筹谋养老事宜的年轻,大有人在。不少人开始挂住起养老保险、养老投资,还有一些人计划约上三五好友“抱团养老”。而在豆瓣、知乎上,关于“适老化改造”的讨论度也是极高。种种迹象表明,年轻人养老,似乎已成为一场事先准备的人生规划。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他们是否结婚、是否育有子女,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每一个人都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对未来负责。

养老尽早

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比达到18.7%;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比为13.5%。相关学者预测,到了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人。

尽管经济学家梁捷曾表示,人口数据是一个极慢的变量,与普通人的生活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经常是滞后或倒转过来的,人们其实不必因为一个数字而担忧;

然而事实上,在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影响下,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所遭受到的挑战正逐年加大,这已是一种共识。早在2019年间,社科院便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养老保险金恐将在2035年用光。

特别是对于当下的年轻人,在万物皆可“卷”的年代中,能够影响年轻人情绪的因素早已不止是学历、就业等方面问题;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诸如养老金不足、延迟退休等一些实质层面的问题,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年轻人的焦虑源。

对于养老的认识,曾在一家头部房企工作的杨云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看似很远,实则很近。她讲到,“我开始有养老意识,还要感谢当时的男朋友。由于男朋友年龄比我大很多,为了能带给我更大的生活保障,所以谈婚论嫁时就提到了我的养老问题。”

杨云及她男朋友的想法,并非个例。微博上,如这样的话题,时不时便会登上热搜榜。而豆瓣、知乎上,关于“适老化改造”“理想化养老”讨论度更是出乎意料之高。

去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布了一项有关年轻人养老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1217名18-35岁的受访者当中,89.6%的人认为现在需要开始考虑养老问题了,82.9%则表示曾考虑过自己的养老问题。

放在大的国情环境中,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支柱——

第一支柱是国家层面的基本养老保障,主要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部分;

第二支柱是职业养老保障,其中包括企业年金制度和职业年金政策;

第三支柱是刚刚起步的个人养老保障,比较典型的服务类别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和养老目标基金。

宏观层面,我国目前的养老金资产主要仍是基本养老金,占比接近80%,职业养老和个人养老的规模还相当小。海外市场方面,如美国,在上述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中,第二、三支柱占据主体地位,第一支柱占整体养老金资产的比重不到8%。

微观层面,年轻人的养老压力日益加剧,人社局发布的抚养比变化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即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就越多,即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严重。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养老保险在上世纪90年代的抚养比大约是5:1,也就是5个参保人供养1个退休人员;到2018年底这一数据已经下降到2.66,也就是约2个人就要养1个人;有机构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下降到1.3:1。“之前觉得养老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但最近一年来,朋友聚会上总是会有意无意提到人生未来的规划,比如是否会拿出部分收入做储蓄,是否考虑过返乡发展、甚至是养老,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杨云坦言,“养老尽早”已成为被谈及次数最高的话题。

养老没有“正确答案”

或许是人们身处“内卷”已有了段日子,因此反而生出了不少乐观之心。面对养老焦虑,年轻人更愿意给出更加积极的态度去看待这一点,他们将其称为“这也是人生的绸缪。”

在谈及具体的养老保障措施时,杨云给出了并行的两套方案。“焦虑没有用,行动起来可能来得更实际。我打算在今年内投保医疗险和重疾险,这属于一个日常保障;当然,我也在关注买房养老。”

她坦言,无论是出于刚需、还是养老考虑,自己早在2、3年前就已关注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此前不敢轻易出手的原因,是低线城市的不确定性太多了。如果有能力在一线城市购入一套房产,回乡或退休前再做置换,手里还能留出一部分现金用于生活,这是最好的路径。”

一向以“消费至上”的李新也对养老有了全新的理解。

近半年来,王西身边不少朋友都遭遇了裁员、“跳空”、不被续签,这让暂未受到影响的他同样也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加之一年内的连续2次换租,找房、看房、打包、搬家、收拾一系列的折磨,让他感受到,“有一套小房子,就不用如此折腾了,未来也有更多物质依靠。”

“如果没有这些外力,我可能不会对安稳有什么意识。只不过,这不是自己‘佛系’而是‘无知’,及时行乐是做到了,但想到未来可能会因为缺乏保障而变得窘迫,马上就有动力鞭策自己,真的要行动起来了。”王西如是说。

工作已近20年的金融从业者顾行,最近开始关注起金融养老产品。“我主要看的是各大保险公司开发的养老型保险。之所以偏向选择这种投资方式,主要是看重了一款金融产品背后,可以实现资金增值和养老权益的叠加。”

顾行介绍到,一般情况下,养老型保险产品的基础结构是年金险+万能账户:年金险除了提供生活、重疾和身故保障外,还给予被保人/被保人直系亲属入住保险公司自主控制的高端养老社区的优先权;万能账户按照复利计息,可以让账户资金进行一个二次增值。

“这些保险公司旗下的养老社区的建造标准,大多参照日本或者德国”,顾行讲到,“我也实地走访过一些养老社区,无论是适老化建设、还是医护应急反应,做得都可圈可点。加之全国不同城市中的同品牌养老社区也可以通住,这些都是比较好的养老体验,”

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在养老这件事上,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正确答案”,毕竟,每个人所处的境遇各有不同,对于事物的认知和安排自然也不尽相同。

一些不婚主义、丁克一族考虑加入由身边朋友组成的“互助养老”,为的就是老了之后能互相照应,甚至是在关键时候做出某些决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互助养老,找一处清净之地共度晚年时光,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此外,也有一些人表示,与其羡慕别人的万全计划,倒不如想想如何能找到自己认为舒适合理的方式去生活,这不是选择“躺平”,某种角度上,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养老也很“卷”

2013年10月2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国家战略层面的支持,让各路资本纷纷布局养老产业。这一年,可以说是中国养老行业发展的元年。

一年后,万科幸福家老年公寓的发布。公寓内小到一把椅子,智能化关怀产品——床头应急呼救系统、老人行动感知探测器,大到厨卫设施、居室和家具部品、公共区域均进行了适老化设计,这在当时被全行业视为标准的适老化养老机构。

适老化设计作为“营销卖点”得以被市场初识后,老年住宅产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各地陆续兴建了一批又一批大型老年社区,如北京太阳城、东方太阳城、杭州金色年华、嘉兴江南太阳城、成都国际山水怡养美地、三亚清平乐、上海市亲和源社区等。

到后来,泰康、平安、国寿等各大保险公司也通过自建、合作等方式开发养老社区。在养老产业一片向好的发展趋势下,养老社区动辄便是高配,美式、日式的家具配置和服务方式备受同僚青睐,一些机构甚至不惜斥巨资购买日式高端护理床、全自动马桶等。

高端的养老配置,自然最终还是要由需求端“买单”。诸如顾行所提到的保险公司旗下的高端养老社区,按照他所了解到的产品情况,养老年金险仅投保方面的投入,基本就在百万级以上,这并不包含真正入驻到养老社区的花销。

“入住养老社区通常都是按户型收费,入住前需缴纳一笔押金,押金大多是按照选定户型的平米数核算下来的。但无论户型大小,按照市场规定,一个房间最多只能入住2位老人。除了押金之外,还要按户型、设配收取不同金额的住宿费。”顾行如是说。

二胎妈妈海燕也曾受邀,参加过一次上海的高端养老社区。

这家养老社区参考了同在老龄化趋势下日本的适老设计理念,医院、酒店、恒温泳池、农场等一应俱全。卫生间、走道等区域会设置安全扶手;室外也有无死角监控;室内的各个角落都有紧急呼叫按钮和生命感应系统。

但价格也高到惊人。按照她的说法,这种高端养老社区大多面向的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老年群体,押金约1万/㎡,最大的户型差不多150平米,每月还要收取5千元以上的服务费。

通常按户型收费,入住前需缴纳一笔押金,约1万/㎡。最大的户型有150平米左右,但无论再大,按规定也只能入住2位老人。除了押金外,每个月还要按户型收取5千左右的服务费。而这,只是1年半之前的价格。相较于顾行、海燕看到的养老社区,杨云表示自己只想先买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我的长期规划,可能还是想买房养老,每个月留好基础开销,其他都可以投入到房贷当中。这算是我给自己的养老吧。毕竟,生活在三线城市的父母并没有很高的经济来源,自己也要抽出一定的钱和时间,担负起他们的养老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