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被媒体称作“企业家元年”。在这个神奇的年份里,消失多年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重新被唤回中国,从而开启了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鲁冠球、柳传志、张瑞敏、王石、刘永好兄弟、南存辉……等等,作为“探路者”,他们在创业历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凝聚起当代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亚布力论坛曾出版的书籍一九八四:企业家归来,就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企业家们的奋斗传奇与非凡精神风貌。
2024年,距离1984年整整40年。在这特别的时刻,我们将依据一九八四:企业家归来这本书推出系列内容,再次呈现与纪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群像。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 鲁冠球,了解这位中国式“阿甘”,究竟是如何“从田野走向世界”。
1984 年,鲁冠球完成了三件大事 :(1)以集资入股的方式, 在万向节厂内部职工中实行了股份制 ;(2)以培养费的名义,花8000元从浙江大学“买”来了第一个大学生 ;(3)将3万套万向节卖到了美国,创下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第一单的纪录。
年轻时的鲁冠球手持万向节在万向节厂萧山旧址
放在当年,这三件事几乎都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人们一片惊呼。然而,这不过是个传奇的开始。十年之后,鲁冠球把公司开到了美国。再后来,万向开始收购海外公司,其中包括他们曾经为之代工的美国客户舍勒公司,也包括美国百年老店洛克福特、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如今,在全球范围内,万向集团已经拥有30多家公司,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企业之一。
早在1985年,美国商业周刊就已经注意到了鲁冠球和他的万向节厂。在报道中,美国人将这位铁匠出身的中国农民视为 “中国新时代的英雄”。
1986年,人民日报开始宣传这位农民企业家,标题叫作乡土奇葩,作为“共同富裕的典型”,鲁冠球成为全国知名的新闻人物。1990年,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对鲁冠球的专访文章,在美国人看来,鲁冠球是“中国农民的希望”。1991年,鲁冠球登上了美国新闻周刊,成为封面人物。这是继邓小平之后,第二个登上这本国际化新闻杂志封面的中国人。
1991年,鲁冠球登上新闻周刊封面
曾经有记者提问 :“你叫鲁冠球,是否从小就想当企业家,要誉冠全球?”鲁冠球回答 :“我记忆中曾经想过当这个家、那个家, 就是没想过要当企业家。我办企业,是逼上梁山的。”
将鲁冠球“逼上梁山”的,毫无疑问是贫穷。鲁冠球出身普通农民家庭,但他不爱种地,更不爱吃萝卜干。他的老家在浙江萧山县宁围乡童家塘,土地贫瘠,几乎不长庄稼,当地人以种植萝卜为生。他年少时的理想是“进城当个工人”,然而,他只是在萧山铁业社当了三年学徒后,就被“精简”回家了。在那个铁桶般的年代,一个农民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何其艰难,但鲁冠球还是在挣扎中坚持走了出来,并且,越走越远……
鲁冠球曾被媒体比作“阿甘”——一个不停奔跑的人。在鲁冠球面前,仿佛永远有一条跑道。沿着这条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跑道,鲁冠球穿越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从乡村跑向城市,从中国跑向世界……跑道没有终点,起点却很明确——一个小铁匠铺。
这个铁匠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名字,因为它只是个偷偷建起来的小作坊,功能也仅限于为周边农民生产和修理小农具。此前,鲁冠球曾经有过两次创业经历,但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创业是办了个米面加工厂,因为私人办厂被禁止,不敢四处宣扬,靠口耳相传,小工厂竟也揽来附近乡亲的不少生意。但因为一次意外,雇用的小伙计手指被电机砸断,事情闹到县里,工厂被当成“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了。鲁冠球不得不卖掉祖父留下的三间旧房,用来偿还债务。这次创业几乎令他倾家荡产,在乡亲们眼中,鲁冠球也成了“败 家子”的典型。第二次创业是开了个自行车修理铺,开在当时正兴修的钱塘江大堤旁,起初生意还好,然而,大堤工程结束以后,他的生意也做不成了。即便如此,鲁冠球也不甘心回去种地,于是又利用自己掌握的手艺,开起了铁匠铺。多年后,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鲁冠球曾经这样总结 :“人说世上三样苦,打铁、摇船、磨豆腐,我除了豆腐没磨过,其余的苦头都算是尝过了。”
农村总有些铁器和农具需要修修补补,再加上鲁冠球的手艺不错,他慢慢从铁匠铺里挣到了钱,还清了自己的欠款。然而,铁匠铺显然不是鲁冠球的理想,他一直蛰伏着,等待更大的机会。
1968年,鲁冠球在打铁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消息 :在“农业机械化”的口号之下,国家批准每个人民公社可以开办一家农机厂,乡里正在物色开办公社农机厂的人选。23岁的鲁冠球按捺不住,跃跃欲试。因为有闯劲,手艺也好,鲁冠球被领导相中。1969年,鲁冠球带着6个农民一起创办了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说是农机厂,实际上也就是一个80多平方米的破烂工房,到处都是废弃的材料。就这样,鲁冠球和小伙伴们怀着极大的热情,用那些年辛苦挣来的4000元钱和铁匠铺里所有的家当,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1969年的萧山宁围农机厂还是一个只有6名员工的84平米铁匠铺
在计划经济年代,生产什么,购买什么,销售什么,一切都需要国家下达指标。指标之外的物品流通,皆属“非法”。没有指标,连原材料都拿不到。为了原材料,鲁冠球开始奔跑——他蹬着一辆破三轮车,跑进了一江之隔的杭州城,走街串巷,收购废铜烂铁。鲁冠球曾经回忆 :“那时候原材料短缺,常为此事发愁。我一看到废品收购站就两眼冒光。为了收一点人家看不上的边角废料,我可以耐心地在别人家门口等上半天。”
产品的销售也是按照严格的计划进行的,那时没有“市场”的概念,如果不按照计划进行,“投机倒把”的帽子可能随时飞到头上。鲁冠球只能偷偷找市场。有一次,鲁冠球为萧山汽车修配厂加工了一批螺帽,加工费却分文未取。他图的只是加工时想方设法节省下来的钢材废料。还有一次,鲁冠球从镇江收购来一批废炮筒, 加工成锄头和犁刀等农具,送给了杭州市农机公司。农具是免费的, 但鲁冠球有个要求——用原材料来换,每年50吨,列入计划指标。
原材料终于解决,生产什么却仍然是个问题。困扰鲁冠球的,还是指标。没有生产指标,农机厂难以生存。鲁冠球东奔西跑,终于又找到了一条缝隙——他发现,周围规模大一点的农机厂都是生产成套的产品,对于产品的小件不太在意,于是,他决定为周边公社的农具提供配套生产。饲料机上的榔头、打板,拖拉机上的尾轮叉,柴油机上的油嘴……只要其他农机厂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干的, 鲁冠球都干。
在夹缝里摸爬滚打近十年,鲁冠球的“雪球”居然慢慢滚大了。1978 年,他的工厂年产值300多万元,职工竟有400号人。工厂门口同时挂了四块牌子 :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宁围失蜡铸钢厂。到了这一年的冬天,鲁冠球又挂上了一块牌子——宁围万向节厂。
鲁冠球和员工一起在车间
这块牌子来源于报纸上的一条消息 :国家在安排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汽车的货运指标定得很高,修理汽车需要万向节,然而,多数国营企业都不愿意生产这种精确度高、但利润微薄的汽车零件。从这条简短的消息里,鲁冠球又看到了机会。“人无我有,乘虚而入”——自创业初始,这几乎已经成为鲁冠球惯性的经营思维。
尽管多数国营企业都不生产,但是,全国生产万向节的工厂仍然有56家。鲁冠球企图挤进这个序列,他又开始奔跑。这一次,他跑到了北京,目标很明确——从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拿到生产万向节的计划指标。但中汽公司拒绝他的理由同样明确——国家没有规定,我们不能把生产计划下达到乡镇企业。
鲁冠球再三恳求之下,对方态度开始松动,终于给他指了一条 “道”——有一种进口车型的万向节,因为批量小,利润也少,但工艺和质量要求却很高,所以多数企业不愿意要这个生产计划,国家只能每年花一笔外汇去国外购买。对方还说,如果你们真能够生产出这种要求较高质量的万向节,工厂一定有出路。鲁冠球当即拍了胸脯 :“只要给我们计划,我们就能生产。”
当鲁冠球揣着“计划”回到厂里,工人们都傻眼了 :万向节是什么东西?鲁冠球当然知道万向节,但他也没有见过进口汽车的万向节,拿什么完成生产计划?鲁冠球又开始奔跑。当时,进口汽车主要集中在天津港进关。通过当地海关,鲁冠球打听进口汽车的去向,然后派人四处跟踪。听说杭州来了一辆进口汽车,鲁冠球马不停蹄跑到杭州。找到那辆汽车时,他们却不能靠近,只能远远观望。直到天黑以后,等车上的领导休息了,鲁冠球才找到司机。费了半天口舌,终于同司机达成协议 :鲁冠球和工人们负责洗车,在洗车的时候把万向节卸下来,依照实物描成草图,然后赶在早晨出车之前,把万向节装回去。
根据草图做出了样品之后,那辆汽车的司机又成了鲁冠球的第一个用户。当然,这个样品是免费的。但鲁冠球也有一个要求,他让司机将使用情况反馈给他们,以便日后改进。就这样,几乎是用最原始的方式,鲁冠球“跑”进了汽车零部件领域。
鲁冠球认为中国将大力发展汽车行业,决定主攻汽车零件——万向节
这时的农机厂,仍然停留在什么能够挣钱就生产什么,鲁冠球渐渐地意识到,一个企业要想有长远发展,总得要有一个像样的产品,零敲碎打,是打不出天下的。1979年,在一片反对声中,鲁冠球把工厂门口其他几块牌子都摘了下来,只留下“宁围万向节厂” 一块。这意味着,鲁冠球已经决定放弃其他产品,专注于万向节生产。孤注一掷,鲁冠球从此进入专业化的“跑道”。
没过多久,“宁围万向节厂”这块牌子也被鲁冠球摘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萧山万向节厂”。 从“宁围”到“萧山”,鲁冠球想要的,是更大的格局。再后来,伴随着鲁冠球不断膨胀的雄心,他的工厂也几度变更名称。从“萧山”,到“杭州”,再到“浙江”…… 直到彻底摒弃地域限定的“万向集团”。在此期间,万向节的品牌名称却从未改变——“钱潮”。这个名号也暗含了鲁冠球的野心,“钱江之潮世界闻名,钱潮万向节也应该名闻世界。只有这样,钱财才能像钱江大潮一样滚滚而来。”
1980年,鲁冠球跑到了山东,直奔在胶南召开的全国汽车配件订货会会场。结果连门卫这一关都没能过,因为他根本没资格入场。有资格的,都是国营企业。依照鲁冠球的性格,他当然不会灰溜溜地打道回府。他索性在会场门口铺开塑料布,摆起了地摊,并且喊出低于国营企业20%的价格。他终于如愿以偿,一天下来,他们收到的订单总额达210万元,占全厂当年产值的2/3多。更让他兴奋的是,经此一战,“钱潮”这个名号,开始在行业内叫响。
然而,没过多久,鲁冠球便收到一封从安徽芜湖寄来的退货信。信中说,“贵厂产品价格虽公道,但部分万向节出现了裂纹”。鲁冠球把销售科长叫到办公室,令其即组织30多人奔赴各地盘查清货,免费调换合格产品,结果竟背回来3万多套次品,价值43万元。望着由次品堆积而成的小山,鲁冠球难掩失望。43万元,在当年几乎是个天文数字。一些工人提出维修后再出售,鲁冠球却执意将它们当作六分钱一斤的废铁全部卖掉。他对工人们说:“我们将这些产品当作废品卖了损失的是钱,要是将这些产品修理了再卖出去,损失的就是买家的信心。” 鲁冠球从此宣布,但凡能将就用的产品,一律以废品论处。这个案例,比海尔品牌创始人张瑞敏怒砸冰箱还要早4年。鲁冠球这个近乎传奇的举动,被视为中国企业家质量意识最早的觉醒。
当年,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准备通过评选确定三家万向节定点生产企业。在全国生产万向节的企业中,萧山万向节厂是唯一的 “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原本连参评机会都没有。在鲁冠球四处运作之下,评审组将其列入了参评名单。整整一年,他没日没夜地泡在工厂,要求职工们对照国家标准,逐项整顿。 评定结果出乎意料,这家乡镇企业竟然以同行业最高分的成绩,通过了审定,与青岛和广州的两家国营老厂一起,被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列为全国仅有的三家万向节定点工厂之一。
凭借这份出色的成绩单,鲁冠球“跑”进了“计划内”。从此,他不必在缝隙里求生,也不必整天为指标发愁。鲁冠球和他的万向节厂,终于站稳了脚跟,为此后更大的发展夯实了阵地。
1983年,鲁冠球承包了萧山万向节厂。
自1978年从安徽小岗村开始,“承包”已经成为一个神奇的词语。如今看来,当时席卷全国农村的承包责任制,不仅导致了人民公社的解体,也解放了农民。当口粮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寻找发展机会,不仅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更使农村里各种“能人”有了用武之地。乡镇企业的 “异军突起”,显然也与“承包”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当年,曾经有记者采访鲁冠球 :“目前农民最高兴的是什么?”鲁冠球答 :“一是土地包到户,大家有饭吃 ;二是允许办乡镇企业, 大家有钱花。”
当“承包”的狂潮从农村涌向城市,那些陷入困境的国营企业纷纷试水时,刚刚崛起、从来都不惧怕变革的乡镇企业自然不甘落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冠球以自留地里价值2万元的苗木作为抵押,完成了这次承包。
在鲁冠球的人生中,这是第二次“承包”。第一次是在上小学四年级时,他“承包”了学校操场的清扫工作,只为了让校长免除学费,帮母亲减轻负担。而这一次承包万向节厂,则是为了将自主经营权握在手里,图谋更大的发展。
从农机厂到万向节厂,鲁冠球作风强势,始终将经营大权独揽在自己手中。当年决定生产万向节时,鲁冠球遭遇过阻力 ;砍掉其他业务,专心只做万向节,周围也一片反对声。每每遇到重大抉择,鲁冠球都顶住压力,执行了自己的意志。但这并不意味着,鲁冠球的身上没有任何束缚。
在鲁冠球跑进“计划内”之前,曾经有主管部门的上级领导要求他停掉万向节业务,跟其他几家乡镇企业联营,转产自行车。领导也是好意:能源紧张,汽车产量缩减,进口停止,与汽车工业命运紧密相连的万向节岂能独善其身?领导规劝鲁冠球要识时务,眼下处境这么艰难,不如转做短线产品,船小好调头,以免覆巢。鲁冠球没有听从领导的意思,他向来喜欢研究宏观政策走向,他发现,国家计划委员会在安排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的汽车产量是16万辆,汽车货运指标是5.4亿吨,这个数字远远比他的预想还 要乐观,且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是向上的节奏,没有理由退缩。他费尽口舌说服领导,没有转产自行车,而是集中力量继续主攻万向节,终于在万向节业务上一路坚持下来。否则,就不会有后来风光无限的万向集团。
鲁冠球无疑是个“能人”。他不愿意看别人的眼色,也受不了别人指手画脚,更不喜欢事事都要审批。当承包的机会出现,鲁冠球又岂能放过,他早就想甩开膀子干了。
承包第一年,萧山万向节厂就超额完成了154万元利润。按规定的分配办法,鲁冠球个人应得奖金8.7万元。当年,“万元户”已然让人眼红,8万元更是一笔巨款。有人向政府打报告,称其收入不合理,鲁冠球没有作任何解释。省里派出调查组,却发现这笔钱鲁冠球分文未取,悉数返还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他不是不爱钱,只是,他还想走得更远。
1984年宁围乡首次召开万元户表彰大会 鲁冠球(右一)榜上有名
承包工厂的三年里,按照合同鲁冠球年年可以拿到分配的奖金:1984年,按合同鲁冠球可以获奖金11.2万元,他拿出10万元交给乡里办教育,1万元买了电视机,给分配到厂里的大学生用;1985年,他可获奖金25万元,他自愿交还企业,投入再生产。
1984 年,鲁冠球开始在内部职工中推行股份制。对于大多数刚刚脱离贫困的中国农民,股份制还是个新奇事物。如果不是在扩大生产中资金出现问题,如果乡镇企业当时能够获得银行贷款,或者有别的融资渠道,鲁冠球也许想不出这个办法。当鲁冠球向全厂职工说出他的想法时,很多人一头雾水——股份制是什么?鲁冠球的解释很简单:集资入股,年底分红。但是,职工们刚刚有了一点积蓄,就要拿出来,大家难免暗自嘀咕。犹豫再三,出于对鲁冠球的信任,有人带头,众人跟进……就这样,当年参与投资的职工有 153人,集资总额为30多万元。资金问题解决了,职工们也更卖力了。他们开始觉得,企业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当年年底,鲁冠球兑现了承诺——每个人的投资回报率,都在20%以上。
1986 年,鲁冠球又吸收了中汽投资公司等社会法人向万向节厂投资入股,从而完善了股份合作制。当承包进入到第五个年头时,鲁冠球开始思考承包制的局限性。在他看来,承包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营者和职工对资产的终 极要求。1987 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上,鲁冠球一语惊人:“承包就应该是全权承包,将自主权充分交给企业,如果没有人事权、投资权,企业就无法到市场上竞争,无法打入国际市场。”
在资产关系上,万向节厂属于宁围镇政府。尽管鲁冠球拥有绝对的领导权,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某一天,镇政府以一纸公文,就让他卷铺盖走人。于是,鲁冠球开始跟镇政府谈判。他的想法既简单又直接——“花钱买不管”。1988年,以1500元为代价,鲁冠球向宁围镇政府买断了万向节厂股权。自此,宁围镇政府淡出了主管角色,而鲁冠球获得了绝对控制权。摘掉了“红帽子”,解除了后顾之忧,鲁冠球继续大步向前“跑”。
早在1987年,鲁冠球就曾经考虑过,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继续融资。但是,由于“乡镇企业”这个身份,他们的申请被搁置了。这一搁置,就是七年。1994年,鲁冠球终于得偿所愿。当年的1月10日,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国总股本以乡镇企业占主要比例并成功上市的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中外记者采访鲁冠球
从铁匠铺,到上市公司——二十多年来一路奔波,鲁冠球已经“跑”得够远了,他还能跑去哪儿?
1994 年,鲁冠球把公司开到了美国,在他看来,“单是会赚本国的钱,不算什么本领,有本领,就要去占领国际市场,赚外国人口袋里的钱”。当年7月1日,万向美国公司创立。鲁冠球“跑”到芝加哥,参加了美国公司的揭牌仪式。在揭牌仪式上,鲁冠球当众宣布了万向美国公司的使命:在美国树立万向形象,把产品打入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主流市场。
时光倒退十年。1984年,鲁冠球第一次把3万多套万向节卖到了美国,创下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美国第一单的纪录。如今看来,这笔轰动一时的交易,仿佛已经拉开了日后万向集团征战海外的序幕。
万向美国公司不仅完成了当初鲁冠球赋予它的使命,还在驰骋海外的同时,完成了对众多美国对手的兼并——2000年4月,收购舍勒公司;2001年8月,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2007年7月,并购美国AI公司……
在这一系列并购案中,最具戏剧性的,当属舍勒公司。舍勒始建于1923 年,是美国汽车配件巨子,拥有全球最多的万向节专利。
而万向和舍勒的缘分,始于1984年。这一年春天,鲁冠球在广交会上接到了美国派莱克斯公司下的3万套万向节的订单。不久,全球排名前三的汽车零部件商——美国舍勒公司便慕名而来,派出代表专程造访了他的工厂,并且给了他一份合同。从此,在鲁冠球发往美国的万向节上,几乎都要打上舍勒的标志。1985年,鲁冠球第一次去美国考察时,接待他的就是舍勒公司。可以说,舍勒是万向的“师傅”。在舍勒的帮助下,鲁冠球更新了万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
完成舍勒的订单之余,万向开始在美国独立开发市场,引起了舍勒的不快。舍勒提出垄断万向的出口权,自负地称“只有舍勒才能让万向在国际市场上赚更多的钱”。鲁冠球心里很清楚,接受舍勒的条件,就意味着万向逐步打开的国际市场将拱手相让,万向今后只能龟缩国内,甚至成为舍勒的附庸。思虑再三,鲁冠球拒绝了。谈判破裂,舍勒“翻脸”,撕毁了合同,并以“削减订货”相威胁。
1987 年,舍勒公司借口万向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将46.5万套万向节的订单削减至21万套。没有了舍勒在业务上的支撑,万向的日子一度非常难过。数十万套万向节无法销售,资金难以回笼,员工工资一度紧张。这是一段难挨的时光,直到1988年,舍勒公司在东南亚寻找合作方失败后,他们才确信万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双方的代表重回谈判桌,再续前缘,握手言和。
此后十几年里,“徒弟”万向蒸蒸日上,“师傅”舍勒却每况愈下,终于沦落到出售的地步。一轮又一轮谈判过后,2000 年,万向集团与美国LSB公司达成协议:LSB公司接纳舍勒的工人,收购厂房;而舍勒的品牌、技术专利、专用设备及市场等归万向所有。万向与LSB联合组建美国万向节公司,剥离了大部分固定资产的舍勒成为万向集团麾下的美国子公司。就这样,“徒弟”吃掉了“师傅”。
万向集团美国公司
把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看作是打开国际资本市场的水龙头,通过并购打开新的财富通道,最终实现企业的快速增长,这是鲁冠球进军海外的总体思路。2001年8月,万向集团成功完成对美国UAI公司的收购,以21%的持股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鲁冠球出任公司董事长。并且,万向还拿到了价值530万美元的年度采购合同。UAI公司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国乡镇企业收购美国上市公司,一度引起舆论热议。通过这次收购,万向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新增7000万美元份额,同时也可以为国内相关企业每年增加2000 万美元的订单。更重要的是,万向集团在国内和海外都拥有了自己的上市公司,也为万向在海外融资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2007年7月,万向集团出资2500万美元成为美国AI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这起万向企业史上最大的一桩海外并购案意味着,万向直接嵌入了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核心部位;38年前的修车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万向在海外收购中,一般都不进行全资并购,而是采用相对控股或绝对控股。鲁冠球的考虑是,这样的方式能使被收购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技术专业人员充实到万向的人力资源库中,使得万向在人员结构上更趋国际化。
如今,鲁冠球已经手握全球版图——万向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30多家公司,通过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营销网络,“万向 制造”已经遍布全球市场。
“挣外国人的钱为荣,使万家致富为乐。”这句话鲁冠球已经很久不说了,当万向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后,他更愿意和别人谈论的话题是——“整合国际资源”。
在万向集团网站主页的左上方,有一张鲁冠球的照片。照片旁边,写了一行文字 :“鲁冠球——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民的儿子。”
从田野走向世界——听来诗意,甘苦自知。当鲁冠球在小铁匠铺里抡起大锤挥汗如雨时,大概不曾想过有一天他会坐在办公室里转动地球仪,运筹帷幄。
“钱财如钱江大潮滚滚而来”——当鲁冠球雄心勃勃地向人们宣告他的理想时,他还没能跑进“计划内”,那时的他恐怕也不敢笃定,果然会有那么“滚滚”的一天。
“奋斗10年添个零”——这是鲁冠球许过的诺言。20世纪70年代日创利润1万元,80年代日创利润10万元,90年代日创利润100万元,21世纪初日创利润1000万元……如今都已经实现。
下一个目标——2019年,实现日创利润1亿元,员工最高年收入1亿元。鲁冠球信心满满。
有人问:“退休后想干什么?”鲁冠球很茫然:“退休?我为什么要退休?”他从来没有考虑过退休的事情。女儿问他,累吗?当然累。累了为什么不放手?什么时候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就放手。
有人说,鲁冠球有永不满足的市场权力欲,这让他成为一个停不下来的人。在对市场权力欲的追逐中,可能会失去许多天伦之乐 ;但在市场竞争的胜利中,他又获得了相应的报偿。
鲁冠球给儿女们讲过一个故事: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向大家传授销售经验,他请大家抬抬屁股,看看座位下面有什么东西。每个人都在座位下面发现了钱。销售经理说,我只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坐着不动,是赚不到钱的。故事平淡无奇。鲁冠球想用它来鞭策儿女。他不信“富不过三代”。所以,他经常提醒儿女 :要用勤奋来“淘金”。
至于万向员工,鲁冠球提出的希望是: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鲁冠球告诫大家: 贫穷是一种挑战,富有更是一种考验。耐得住艰苦,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才能成就大业。
鲁冠球每天早上5点10分起床,7点钟到公司,日复一日。他坚定地相信:“勤奋是一生的资本。”
当鲁冠球决定砍掉其他业务而只做万向节的时候,已经表现出了他的专注。有人说,专注于正确的道路,是智者 ;专注于错误的道路,则是蠢货。事实上,鲁冠球当初也不能笃定究竟是对是错。他只是认准了,就做下去,并坚持到底。即使工人大都反对,领导也不支持,他仍然坚持己见,一意孤行。他的一意孤行有时是对的。正是从他执意将3 万多套万向节次品扔进废品站时起,他的小工厂才开始显露出了大工业的气质。
鲁冠球专注的事物,还包括学习。他初中没有毕业,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学习能力。很早以前,鲁就已经明白“知识就是生产力” 这个道理。那时候,全厂数百人,只有一个高中生。有些工人几乎目不识丁,“全面质量管理”英文首字母TQM,只认识其中一个Q, 称之为“皮蛋”(扑克牌)。1984年,他跑到大学生分配办里,想要个大学生。对方莫名其妙:“你是不是来错了地方?”后来,他四处奔走,以“培养费”为名义,花了 8000 元,终于从浙江大学“买” 来了一个大学生。再后来,他在工厂里开了班,以计考勤的方式, 逼着职工们学习。
鲁冠球与公司内第一批大学生员工交谈
鲁冠球自己也拼命学习。通过考试,他获得了高级经济师和政工师的职称。他还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名片上赫然写着“鲁冠球博士”。营商之余,鲁冠球还喜欢写文章,他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上已经发表过多篇论文。
读报的习惯数十年如一日,一般情况下,鲁冠球的秘书每天都要准备3万多字的材料,提供给他阅读。早在1978年,鲁冠球决定转做万向节时的灵感,就来自于报纸上一条简短的消息。
钻研也是一种习惯。不过,鲁冠球并不钻研“成功学”。他对那些“秘籍”不感兴趣。万向的案例出版合同,他签给了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连他自己都认为,如果有人按照案例上写的东西去做企业,注定要失败。 相比于成功,鲁冠球更专注于研究失败。他认为,要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时刻研究失败。多年来,他养成了习惯:每当一个知名企业出现大的起落,他都要让助手收集大量资料,然后与集团高管们一起分析这个企业的得失成败。他说, 失败有规律,而成功没有规律。失败有其共性,而成功需要机遇和运气。在他看来,失败的规律是:一是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二是关键的决策错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决定,办了错误的事情。
研究过许多失败案例之后,鲁冠球得出了一个结论:做企业,最难抵抗的,是“高利润的诱惑”。于是, 他始终奉行三条“投资 禁忌”——暴利行业不做、千家万户能做的不做、国家禁止的不做。鲁冠球说:“不要有投机心理,凡事量力而行,安全永远比速度更重要。”鲁冠球的“坐骑”是沃尔沃——全球安全系数最高的轿车。这辆车的性能,暗合了鲁冠球的处事风格。鲁冠球很喜欢李嘉诚的 那句话:“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私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4~7 年。在复杂多变的经济气候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鲁冠球和他的万向集团能走这么远,已经堪称传奇。万向早有“常青树”之称,而鲁冠球也有“不倒翁”之誉。有人好奇,万向的“常青秘诀”究竟是什么 ?鲁冠球回答:正确认识自己,不做超越自己实力的事情。他用喝酒来打比方——适量地喝,有益健康。但是,一旦超过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就会喝醉,就要出事。
鲁冠球不承认自己是商人。他说:“我不是商人,我是名正言顺的企业家,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企业家。”
鲁冠球喜欢别人称他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在他看来,在这个称呼里,蕴含着深重的历史使命感。 关于企业家精神,鲁冠球说 :“两个字,一个是韧,一个是闯。企业家精神要由时间来磨炼。”
他说:“职业信誉是企业家的第二张身份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他又说:“企业家,说明一种素质,是一种品格和能力。企业家的职业信誉,既是一种无形的激励,也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不仅仅是对企业家过去的总结,更是企业家创造未来的资本。”
他还说:“提高企业家信誉,是对企业未来的投资。凡是有作为的企业家,都会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爱护职业信誉,像追逐利润一样追逐职业信誉,并且,能够持之以恒。”
创业四十余年,鲁冠球时常挂在嘴边的,有两句话:第一句,不要抱怨;第二句,要有实力。
* 本文图片来源亲历者供图及网络
责编|邢君
排版|王紫薇
青春合伙人招募关注公号“青春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