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苹果掉队,国产手机拿大模型向AI Agent要未来

IP属地 北京 编辑:赵静 钛媒体APP 时间:2024-11-05 18:03:23

文 | AI大模型工场,作者|参商,编辑|星奈

最近两天,AI手机圈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短短两周时间,华为、荣耀、苹果、小米接连放出自家最近AI手机大招,各种AI Agent和AI操作系统密集轰炸。

10月29日白天,苹果正式推送iOS18.1,距WWDC发布会4个月后Apple Intelligence终于上线。

当天晚上,备受关注的小米15如期发布,卢伟冰口中的AI手机终于来了。小米15搭载澎湃OS 2,并升级“小爱”为“超级小爱”。

第二天,也就是10月30日,荣耀紧接着发布首款搭载AI Agent的荣耀Magic7,且前段时间发布的AI操作系统——MagicOS 9.0也将集成在Magic7中,YOYO助理也升级为YOYO智能体。

在发布会现场,荣耀CEO赵明用Magic7自动下单2000杯瑞幸咖啡,送给现场的参会人员。

我们看到,无论是苹果,还是荣耀、小米都锚定了AI Agent,如果说大模型让手机有了“智慧大脑”,那么,AI Agent则让手机长出了“手和脚”。

从去年就大火的AI Agent概念,经过一年的发展,终于在今年年底看到了各家的实际落地成果。

苹果掉队,国产AI手机成扛把子?

实际上,自从大模型爆火后,国内外手机厂商都转向AI布局。

去年年初,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对外表示,“未来的方向,AI一定是最重要的,再不布局大模型就没戏了。”同样,雷军也曾发表过类似看法,小米手机将全面拥抱大模型。

魅族更是在今年2月,提出“All in AI”战略规划,停止了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全面发力AI手机。

苹果在WWDC上发布Apple Intelligence后,国内手机厂商也是迎头赶上,AI手机产品发布进入加速期,苹果画的饼国内手机厂商也已经实现地七七八八了。

从华为、荣耀到OPPO、vivo和小米,各种AI Agent和全新适配AI的操作系统等不断涌现,国产AI手机无论是AI功能的多样性,还是落地速度上,明显要比苹果的反应更加敏捷和迅速。

在WWDC发布会4个月后,苹果承诺的Apple Intelligence终于姗姗来迟。

当地时间10月28日,苹果正式推送iOS18.1,引入AI功能,重点包括:AI写作、邮件优先推荐、智能回复邮件、总结消息摘要、通话录音和转录、照片和视频搜索、Siri增强等。

库克发文激动地表示,“这将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失望,承诺上线的功能只有皮毛。

备受大家期待且之前承诺的ChatGPT和Image Playground中的Gemoji(表情包生成)等功能此次并没有发布,还要等到12月左右的iOS18.2,目前在内测阶段。

现在不少用户体验下来表示苹果的AI功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

据彭博社爆料,苹果公司的内部员工认为,该公司在人工智能的开发方面落后竞争对手至少两年的时间。

苹果内部研究显示,与苹果AI技术加持的Siri相比,ChatGPT的准确率要高出25%,且能够回答的问题类型多出30%。

与看衰苹果截然相反的是,29号的小米发布会热闹非凡。一直追随苹果的小米,在AI领域似乎已经显现了全面赶超苹果的态势。

小米15不仅搭载了澎湃OS 2操作系统,还具备一系列AI功能。具体来看,小米澎湃OS 2支持AI动态壁纸、AI“电影感”锁屏、AI写作、AI识音、AI字幕、AI妙画等功能。

此外,小爱变身“超级小爱”,定位AI助理,可以帮助你记、帮你找、帮你执行,打造成为一个全生态的 AI 智能助手,并且超级小爱还具备AI识屏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圈画屏幕,进行AI识别感知;梳理文档的关键信息、识别屏幕内容一键导;跨设备发送。

不过遗憾的是,超级小爱和澎湃OS 2并非同步推送。澎湃OS 2将在11月起开始陆续推送,而超级小爱预计在12月陆续发布。

比小米势头更猛的是荣耀,荣耀可以说是将AI Agent在手机端落地最早且最彻底的厂商。

早在iPhone 16发布的时候,赵明就预告了Magic7系列,表示这将是首款中国消费者可以体验AI Agent的手机,领先苹果。

实际上,荣耀从2016年第一代Magic手机开始就布局AI,从早期的手机AI概念提出,到平台级AI的推出,再到端侧AI的创新和AI智能体的发布与应用落地,荣耀可以说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10月30日荣耀Magic7系列正式发布,该系列搭载跨应用开放生态智能体的AI操作系统MagicOS 9.0,基于YOYO智能体与系统的深度融合,MagicOS 9.0能够精准理解用户意图,以更智能、个性化及更安全的方式,为用户主动提供服务。

MagicOS 9.0推出的全新YOYO智能体,具备模糊理解、界面识别、自动执行、一语到位等显著优势,可以支持单指令系统级任务执行、第三方应用任务执行甚至多应用协调执行等多种模式,让荣耀Magic7系列实现包括“一句话关闭自动续费”、“一句话点咖啡”、“一句话发送文件”、“一句话关闭应用权限”等等多种落地功能。

总结来看,搭载AI Agent的荣耀Magic7手机,实现了“AI一句话的事儿”。

可以看到,国内手机厂商在AI领域颇有赶超苹果之意。在AI Agent的落地方面,国产手机目前确实走在了前列,不过苹果预计在明年3月推出iOS18.4,对Siri进行全面改革,提供更具上下文和个性化的响应。

AI Agent已经开启了智能手机新一轮的创新竞赛,各家都已经进入到“一级警备状态”。

AI Agent,手机市场的下一个增长极

从手机厂商的角度看,AI是一个近乎确定性的增长极,而AI Agent是链接用户和数字生态的最佳入口。

现在,每年更新好几代的智能手机,无新意、堆硬件等标签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iPhone16出现后,更是被网友描述为“挤牙膏”的一代,没有给人带来新鲜感。离开乔布斯的苹果正在变得平庸。

从初代iPhone发布后,已经很久没有堪称“炸裂”的产品出现,尽管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很高,但是人们的换机意愿在降低,主要原因是“新功能”可有可无,用户感知不明显,在手机行业,亟待出现一个“颠覆式”的交互方式引领消费者革命。

AI Agent的出现在从底层逻辑上正在重构人机交互的方式。如果说传统的智能手机是“人主动从机器上获取信息”,那么搭载AI Agent的智能手机则是“机器主动感知人并提供服务”。

从技术角度来看,AI Agent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进行决策和执行动作的智能实体,具备推理学习、记忆机制、多模态交互等能力,使其能够模拟人类智能行为,处理复杂的任务,并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自适应和学习。正因如此,AI Agent被称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就目前来看,AI Agent发展分化为两种路径,一种是从软件出发,做AI应用,如智谱推出的AutoGLM工具、支付宝的“支小宝”;另一种就是与硬件结合,做端侧AI Agent的落地,而手机无疑是最佳选择。

AI Agent在手机侧的落地,有望拉动手机市场新一轮的增长。事实上,最近两年手机消费市场持续下滑,据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2.71亿台,同比下降5.0%,创近10年以来最低出货量。

借助AI Agent,手机市场或将出现AI时代的“iPhone”级创新。IDC最新预测估计,2024年生成式AI手机的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64%,达到2.342亿部。到2028年,全球生成式AI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9.12亿部,2024-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8.4%。

然而,对手机厂商来说,除了可观的市场增长外,他们全面押注AI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AI Agent正在成为智能手机新的交互入口,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还可能催生全新的商业模式。如通过智能推荐系统促进销售或提供订阅服务。

现在,我们为了获取不同的服务,需要手动选择各种独立的APP,如点外卖用美团饿了么、打车用滴滴,购物用天猫京东。而AI Agent出现后,我们的最佳选择被“Siri”、“小爱”等AI助手取代,它们拥有最终决策权。

而这意味着所有APP都可能成为像百度、谷歌的流量入口,应用程序之间将展开激烈竞争。比如,当我们说:“Siri,帮我点个咖啡”时,不同的外卖应用将会如同争夺百度搜索排名那样,争相获得这份订单的机会。这种变化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商业逻辑转变。

不仅如此,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不但每个手机厂商会有自身独立的AI智能体,每个APP也会有有自己的智能体,如钉钉、百度高德、腾讯音乐推出的智能体。

当多个Agent并存时,各手机厂商的原生智能体与各APP智能体之间如何组合协同,如何定价,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如何改变上下游的商业生态等等,这些有待行业的探索。

AI Agent落地手机,端侧大模型是重点

众所周知,大模型能力与算力规模成正比,如果AI手机想要取得与GPT相似的能力则需要部署超大规模的模型与算力。

大模型的算力需求导致功耗和内存占用问题,使得普通手机难以承受。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与成本下让大模型“落地”手机,成为业界关注的核心。

端侧大模型的重点在轻量化,所谓轻量化,是指通过对模型进行压缩和优化,使模型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减少计算和存储需求。具体来说,轻量化主要依靠模型剪枝、知识蒸馏和量化技术来实现。

1. 模型剪枝:删除不重要的参数和连接,减少模型的计算量和存储占用。

2. 知识蒸馏:通过小模型学习大模型的输出,将大模型的知识迁移到小模型中,以便小模型可以在较低资源的设备上运行。

3. 模型量化:通过将浮点数表示转化为低精度数据格式,显著减少内存占用和计算量。

例如,苹果推出的Apple Intelligence端侧大模型Apple On-Device,就是基于轻量化思路,通过生成专用小模型、动态加载和交换适配器、整体量化压缩等方式,使3B的小模型在特定任务上取得了优异的表现,接近甚至可媲美更大的模型如Mistral-7B和Gemma-7B。这种轻量化技术在本地计算中不仅提升了响应速度,还降低了数据泄露风险。

与云端大模型相比,端侧大模型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云端大模型需要云厂商的算力支持,因此产生高昂的费用。例如,vivo公司透露,若其3亿用户每天调用大模型10次,每日运算成本高达3000万元,年均成本可达90-100亿元。

因此,手机厂商逐渐开始将研发方向转向端侧大模型,以减少对云端的依赖,降低模型运行成本。

尽管端侧大模型在手机行业逐步普及,但在硬件方面仍然面临挑战。

AI Agent能力对手机芯片、存储、电池等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为了支持较大的模型,手机内存容量需要达到16GB才能满足需求,但当前市场上内存达到这一标准的手机比例较小。

此外,高性能芯片的功耗通常远超手机的承受范围,一般手机的功耗约为10瓦,而高性能GPU动辄数百瓦,这就对手机端搭载大模型提出了新的难题。

在这种限制下,进一步将模型“变小”成为手机厂商的研发重点。苹果、微软等公司均发布了3B参数的端侧大模型,国内的vivo也在今年发布了3B模型,在性能上相比前代产品提高了300%,平衡模式下功耗降低了46%,内存占用减少了63%,展现出极高的效率和优化。

进入AI时代,手机厂商不断地在产品、成本与性能之间寻求平衡,进一步探索AI Agent的应用潜力。

未来,人人都将会有一个AI Agent的超级智能助手,出现在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场景,《钢铁侠》《星际穿越》《Her》等电影中的人机协同场景将会成为现实,而这里蕴含的市场又是一个目前无法想象的量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