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浦洛生产的设备。(受访者供图)
一辆新能源汽车大约要用15公斤-20公斤胶,别看占比不大,但在密封性、安全性和耐用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汽车涂胶系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车企对涂胶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高精度、高效率,还要耐磨蚀,而至关重要的涂胶设备,以前只有国外厂商才能生产。
位于两江新区水土新城的重庆海浦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浦洛),研发出业内领先的全国产化精密涂胶系统,还将成本降低了30%以上,成功打破垄断。
不仅是涂胶,海浦洛在喷漆、注蜡等方面通过自主创新填补国内空白,成长为涂装领域的“单打冠军”,为八成国内车企和奔驰、宝马等海外巨头供货,产品卖到泰国、越南、俄罗斯等国家,保持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瞄准风向
新能源汽车催生涂胶需求
2014年,距海浦洛靠代理进口设备掘到“第一桶金”已过去19年,这家企业凭借涂装系统集成业务,日子过得还挺滋润。
不过,包括总经理李跃东在内的管理团队,却敏锐地关注到一个信号:当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上汽集团时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汽车产销增幅从2013年的14%左右下降至7%左右。
李跃提出,要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布局,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当时,海浦洛的业务有三大板块:喷漆、注蜡和涂胶。其国内首创的精准注蜡系统达到亚洲第一水平,与宝马、奔驰等有合作;喷漆方面,自主研发的快速换色系统也赢得客户认可,业务拓展到各大主机厂,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此前相对不占优势的涂胶业务。一番调研之后,李跃东断言:新能源汽车时代,涂胶设备需求会越来越大。
为何?李跃东解释道,新能源汽车为了轻量化,往往采用铝合金或非金属材料,这类材料没办法焊接,只能采用黏接或铆接工艺,需要涂胶;取代发动机的锂电池模组,内部需要结构胶、导热胶;另外,新能源汽车对降噪的需求也很高,这也与涂胶的好坏有关。
于是,海浦洛把重点精力放在代理进口涂胶设备、系统集成和市场开拓上,很快便取得快速增长。
打破垄断
自主研发国产涂胶设备
2018年,中美发生贸易摩擦,海浦洛意识到,必须加快自主研发完全国产化涂胶设备。
涂胶复杂且精细,要研制出高精度、高效率的涂胶设备,存在诸多难点。比如,不同的产线布局不同,工作轨迹、运转速度等都不一样,伺服定量涂胶机还要精准检测出胶量和出胶比例。这都需要将各种参数排列组合,再来精密设计。
为此,从李跃东等管理层到销售经理、技术员,大家开始集思广益,反复论证。从设计画图到样机下线花了3个月,在实验室测试4个多月,再送到生产线做了半年测试,遇到问题再返回调整——历时2年研发,2020年,第一台伺服精密定量涂胶设备顺利下线,实现胶量随着机器速度变化而变化,在节约材料的同时,还提高了涂胶质量。
紧接着,海浦洛又瞄准锂电池涂胶。“只要将锂电池的设备做好了,其他产品都不在话下。”李跃东说,锂电池含有氮化铝、氮化硼等填料,需要导热,磨蚀性极强,如果采用普通涂胶设备,大约一周就得更换一次配件,成本高达数十万元,而凭借海浦洛研发的系统,可实现半年更换一次,成本至少降低30%。
很快,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包括长安汽车、亿纬锂能、比亚迪、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北京奔驰等大批企业用户。
鼓励创新
“人人都是技术员”
凭借汽车涂装快速换色系统、伺服定量涂胶系统和空腔精准注蜡系统,海浦洛在国内首创汽车涂装系统产品,填补了汽车流体智能涂装工艺空白。
“目前,涂胶业务已占到公司业务的55%以上。”李跃东说,团队还瞄准计量泵、定量缸等产品,进行创新迭代升级。公司细分产品十余种,已获得8项发明专利、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11项软著权。
为何研发成果不断涌现?2006年海浦洛就成立了技术部,投入20万元搞机器人应用技术研发,还对接沿海企业,邀请清华大学等高校专业技术人才来培训员工。2014年,海浦洛建成西南地区最大喷涂实验室和涂胶实验室,2018年,又联合四川大学成立“智能机器人视觉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研发“更聪明更灵活”的智能喷涂、涂胶和焊接机器人系统集成。
“创新不仅是技术部的事,我们公司除了行政和财务外,几乎全员参与研发。”李跃东说,公司鼓励每一位员工深入现场寻找痛点,许多问题都是非研发人员从生产现场带回来,然后优化解决的。
凭借过硬的产品和技术,海浦洛跟随合作主机厂,在美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均有布局。作为长安汽车重要配套厂商之一,海浦洛顺利进入其泰国基地供应体系,今年在泰国市场营业额达到3000万元。
如今,海浦洛已稳稳占据汽车涂装领域大半市场份额,业务遍布中国80%的汽车制造企业。李跃东介绍,去年公司产值达2.3亿元,未来五年营收计划翻2.5倍,达到5亿元以上,下一步将谋求上市。(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佘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