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产教融合育新才,迈向世界一流汽车职业院校

IP属地 北京 编辑:朱天宇 物流技术与应用 时间:2024-11-04 18:42:10

——访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汽车营销学院院长任玲

作为“中国汽车人才摇篮”,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是政、行、企、校四方协同深度合作、共建共管的典范,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期间首所成功升格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为汽车行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特别是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开创汽车产业物流管理教育体系的先河,以丰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为业界提供范本。

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汽车营销学院院长

任玲 教授

记者:作为面向汽车全产业链办学的特色高校,请您对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进行简单介绍。

任玲:2024年1月18日,教育部正式批复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立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长春汽车技术学校,1979年开办全日制专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由中国一汽划归长春市政府管理,是新中国第一所专门为汽车工业培养人才的学校,被誉为“中国汽车人才摇篮”。

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不仅是政、行、企、校四方协同深度合作、共建共管共享的典范,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期间首所成功升格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开启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职业本科教育的新篇章。吉林省职教本科院校“零”的突破,不仅展现了国家对于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与创新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了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目前,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设有6个本科专业和33个专科专业,深度覆盖了从研发设计、整车制造生产、零部件生产、物流,再到营销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汽车全产业链,也体现出我们在汽车物流领域的独特办学优势与前瞻性教育视野。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始终紧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战略路径。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贵校物流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您参与的主要工作。

任玲:秉承“建厂先建校,生产先育人”的核心理念,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积极践行产教融合战略,与百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携手,共同开启定制化人才培养新篇章。特别是在物流工程技术专业的构建上,我校精准定位于“服务汽车物流”这一核心领域,可以说开创专为汽车产业量身打造的物流管理教育体系的先河。通过将专业教育与汽车物流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我们致力于培育出既精通物流管理理论与实践,又深谙汽车产业运作特性的高素质人才。

自2003年起,我就投身于学校物流专业的筹建工作,亲历并见证了物流工程技术专业从萌芽至初具规模的成长历程。2004年,物流工程技术专业的前身——物流管理专业迎来了首批招生,共招收87名学生,至今还有众多佼佼者活跃在汽车物流各个领域。自2009年起,我肩负起教研室主任的重任。彼时,正值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的关键阶段,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建设领域,专业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如今稳定发展到每年招生约160人。

如今,我主要担任汽车营销学院院长一职,全面统筹学院七大专业的建设发展,包括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现代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本科)、保险(汽车查勘定损方向)、统计与会计核算、数字媒体技术及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回顾这些年来的历程,从最初的筹备建设到如今的繁荣发展,不仅体现了本校物流专业在行业内的实力与影响力,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记者:通过从“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到“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的蜕变发展,您认为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区别在哪里?贵校将如何更好地推进职业本科教育?

任玲: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的社会认可度得到显著提升。这也直接反映在今年招生的乐观态势上,2024年我校物流工程技术专业招生分数线远超本科录取线。同时,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的成立,也为我们持续深耕汽车物流领域打了一针强心剂。

我们积极响应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潮流,实施了全面的课程体系革新,并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本科教育聚焦于汽车物流现场工程师的精准培养,并设置六个紧密对接生产物流实际需求的专业方向:物流规划设计、物流包装设计、物流设备运维、物流系统仿真、智能装备集成与调试、物料筹措以及现场改善等,全面覆盖物流工程技术的关键领域。

此外,学校在专业布局上确立了“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智能制造”两大技术制高点,我们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融入物流场景,将智能物流技术服务于先进制造,进而推动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为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搭建了智慧物流产业学院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在物流场景中的应用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最后,考虑到汽车的生产模式已从传统的混流生产向更先进的柔性生产模块转变,物流系统也必须具备更高的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因此,我们对物流人才的教育覆盖面,正逐步从汽车领域扩展到整个制造领域。

记者:在您看来,当前汽车物流领域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哪些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如何相应地调整?

任玲:当前,工程技术类人才需求激增,企业频繁求贤于校,尤其是寻求既精通工程技术又擅长现场管理和数字化工具应用的“多面手”。物流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单一技能,更需具备系统化的思维和全局观念。而学院的人才培养策略始终紧密贴合企业需求,并不断进行市场调研以捕捉动态变化。

回顾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从最初的“知工艺、善操作、能改善、懂管理、会设计”的专业能力标准,到现在强化智能化技术与数字化管理能力的综合培养。我们的教育体系正主动对接行业变革,确保学生能力紧贴市场需求。在课程内容上不断升级,引入运筹学、工业工程等课程,以增强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入Python编程、物流大数据应用、智能物流装备的选型与集成等课程,以提升学生利用先进技术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系统设计和集成能力。

我们高度重视学生第二课堂的培养,不断组织校内赛及承办全国和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持续多年保持省级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并在国家级比赛中也屡获佳绩。这些课程的增设和技术的引入,也是我们积极响应汽车“新四化”方向和现代制造产业升级的结果。

记者:请重点介绍下您和团队在产学研方面的实践情况,与行业企业开展了哪些合作,取得怎样的成果,这对物流人才培养有哪些重要意义?

任玲:在产学研合作领域,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积极探索并实践了多种高效模式:

1.校企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模式——定制化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早在2009年与一汽轿车公司合作的零部件物流班组长订单班项目开始,便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课程体系不仅涵盖班组建设与管理、企业现场管理等基础内容,还特别强调5S、精益目视化管理、看板等先进管理工具的应用。

为进一步扩大本校在汽车物流领域影响力和专业性,学校积极寻求与业界领军者的合作。例如,自2017年起与顺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精心遴选出约20名杰出学生,组建专属“顺丰班”,通过设立校内实训基地及提供丰富的实习岗位,着重锤炼学生在物流管理、技术应用及战略规划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学生指明了清晰的职业道路。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显著缩短了学生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时间,助力毕业生能够顺利对接行业需求,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与职业发展。

2.实训基地——提升学员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为更好地支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院设立了多个与课程紧密衔接的实训基地,通过模拟真实生产场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实训基地深度整合精益管理、浪费识别、5S标准化等核心理论,通过现场教学与产线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并在日常工作中贯彻精益生产思想。

精益智造研训中心现场

其中,精益智造研训中心同时肩负吉林省开放型区域产教实践中心功能,目前已经被推荐至国家层面进行区域产教实践中心的评选。汽车物流虚拟仿真中心荣获吉林省仿真实训基地称号,展示了学院在科研探索与实践应用领域的双重实力。

3.联合实验室——共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已与一汽物流研发院达成共识,将共同设立联合实验室,并规划打造多个技术实践与创新“科研岛”,专注于技术应用的科研实践与探索。目前,学院已成功搭建起一个校级科研平台,并获得了学校首期3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此外,学院正在积极地向长春市科技局、吉林省教育厅及省科技厅等部门申报科研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在深化与大型企业合作的同时,也积极拓展与地方中小企业以及高校的合作。例如,学院与天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在物流包装验收的人工视觉识别领域展开联合实践,并与吉林大学吉数研院就数字化管理达成合作意向,进一步拓宽了技术合作的边界,为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我们还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连续三年认证的“优秀产学研基地”,不仅成为全国师资培训基地,还肩负起吉林省物流管理领域“1+X”工作的重任,涵盖师资培训与人才技能等级鉴定两大核心板块。当前,我们正为包括一汽集团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叉车技能等级培训与鉴定工作。

记者:您个人对学生有哪些期许?希望将学生们培养成何种类型的人才?

任玲:我期望学生们在毕业时能独立承担岗位工作,无论是从基层管理到工艺技术、再到装备运维等各项岗位,都能扎实完成本职工作。此外,我们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及总结能力,这些习惯将助力他们在不断变化的物流行业中持续成长与突破。

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组织承办第五届“林德杯”全球叉车技能大赛(长春站)

在企业环境中,我们鼓励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培养敏锐的问题意识;期望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深入探讨优化流程与改进方法,以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在毕业后的2~3年内,他们能够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改进建议,对部门的战略方向产生积极影响。在职业生涯的五年内,学生们能够实现由单位骨干向领导力的跨越,引领团队共同面对外界挑战。长远来看,学生们还需在企业实践中不断磨砺,通过持续学习、自我提升以及积极适应行业变化,来推动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向前发展。

记者:最后请分享一下,您对于同领域职业院校在培养特色专业人才方面有何建议?

任玲:由于国情以及社会结构不同,很难说日本高校的做法对中国高校有什么借鉴意义。不过有两点可能对国内同仁有些许参考价值。

物流类专业数字化转型与两业融合人才培育(成都站)

首先,在专业定位方面,我认为物流人才培养应迈向多元化与差异化并进的发展道路,因地制宜,教育内容根据地域特性灵活调整。例如,在农业繁荣的区域,物流教育可以继续深耕冷链物流方向;沿海区域可以加强口岸物流管理;航空枢纽城市可将重心放在航空物流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上。教育多样化与特色化,对学生个人成长、专业发展及满足区域经济需求大有裨益。

例如,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在战略定位层面积极响应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号召,精准围绕汽车产业链规划专业设置,确保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形成协同共振的良好态势。我校的“新时代红旗工匠”培育体系,正是致力于为中国自主民族汽车工业的崛起,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构建起与企业、产业及高校的联动机制。闭门造车只会限制视野与资源,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我们携手国内多所顶尖科研型本科院校,成功搭建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推动了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的深层次发展,实现了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

第三,应不断精进师资队伍,打造创新型团队。除了年轻化专业队伍,近些年我们也在不断提高整个教学团队的学术能力及专业能力。例如,在扩大教师团队规模之外,也在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的同时,在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方面也在不断加强。近期我们推出了《精益生产物流管理》教材,紧密围绕汽车生产物流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领域教材资源的空白,并被国内多所院校采用,该教材还被评为吉林省“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我们的老师大都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曾从事过企业物流项目管理、物流规划、方案设计、技术研发等工作,对物流现场作业及管理较为熟悉。我们还邀请到国际叉车大赛“世界冠军”朱久安老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加盟,带领学生在叉车技能竞赛中屡获荣誉。

总之,我认为各职业院校应当秉持开放的态度,包容并蓄,多方合力,通过产学研等各种形式共同研发项目、共享资源与技术,携手攻克行业难题,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未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也将继续紧跟行业动态,以培养具备前沿技能和实战能力的毕业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任玲教授个人简介:

高级物流师(一级),现任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汽车营销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作为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人力资源与就业专委会和职业本科工作组委员、职业教育物流类实训教学条件标准执笔专家,任玲曾被授予全国物流职教名师、吉林省职业技能大赛金牌教练称号。迄今,任玲教授共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奖3项、中物联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参与省级教、科研课题22项;公开发表论文17篇,其中国家权威核心期刊论文4篇;获得专利软著8项;主持编写教材4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