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屠晨昕
图源:北京交通广播
换后排空调控制面板小屏幕,3万元没了;叶子板被剐蹭,更换花了近2万;换个激光雷达1.9万、换个尾灯1.8万……
这车,修还是不修?
在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的同时,“买车一时爽,修车愁断肠”的热梗也在坊间流传。修车不仅贵,而且难,为一个不起眼的小配件,辗转一两个月的车主大有人在。
电池包模组。图源:北交新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潮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相对于市场成熟的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的售后市场过于单一,核心配件都掌握在车企直营维保中心、4S店及少量授权门店手里,遍布大街小巷的汽修门店往往有心无力。
与此同时,由于专业壁垒的存在,修油车和修电车“隔行如隔山”,导致市场上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新能源维修人才少之又少。
按照“售后端市场滞后5年”的规律,我们正面临着新能源汽车的集中维修期。巨大的市场蓝海已经遥遥在望,却因为上述瓶颈,导致消费者在买车时踌躇不前,反过来抑制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良性发展。
企业、学校、汽修行业等社会各方力量行动起来,齐心协力破解困局,现在是时候了。
修车难,修车贵
“撞谁也别撞新能源,撞哪儿别撞电池组”,已成为很多车主的上路准则。
最高占车价60%的动力电池,保护措施往往只有一块钢板。车辆如遭碰撞,或磕碰了底盘,很有可能伤及电池包。由于很多电池包都与车身进行了融合设计,4S店或维保中心往往“只换不修”,导致维修单变得刺眼,六位数的报价屡见不鲜。
新能源汽车专修店内动力电池维修间。屠晨昕 摄
然而,新能源“公路刺客”远不止一个动力电池。
一位外国品牌车主与潮新闻记者分享了他的经历:车停路边时,车头被别人倒车撞了,看起来问题不大,只是前保险杠轻微变形和掉漆。想到频繁出险可能涨保费,他同意以2000元私了。随后,只花了不到1000元就在路边店修复了车辆外观。
他本以为捡了个便宜,不料爱车随后便无法识别前方行人和车辆,也无法正常开启驾驶辅助。经维保中心检验,车头毫米波雷达受损,加上前保也要更换,修车还要再花21000多元。
如今的新能源车,传感器遍布车身,多达两位数的各种雷达和摄像头是家常便饭。以指导价22.58万的比亚迪汉2025款智驾型为例,全车搭载了1颗激光雷达、11个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和5颗毫米波雷达,总数多达29个。这不是个例,问界M9的外部传感器有27个,蔚来ET7有33个,理想L8更是达到34个。
前后左右这么多“眼睛”让车辆变得“耳聪目明”,但往往都位于最外层覆盖件上,一旦刮擦,很可能让车主体验到“公路刺客”的威力。
这还没完。一些新能源车企流行对车身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以减轻车身重量、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但弊端是一旦损伤很难修复,只能整体更换。厂家是省钱了,但车主可能得花大钱。
曾有车主倒车时撞坏了一体成型的车架后底板,保险公司估了20万元的维修费用,而买车才花了28万。
新能源汽车专修店生意兴隆,修车排队。屠晨昕 摄
修车贵的同时,还有修车难。
金华车主刘女士告诉潮新闻记者,当地仅有一家品牌直营的维保中心,每次去几乎都要排队。“有一次,车子足足花了半个多月才修好。”
2023年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汽车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售后方面,消费者集中投诉的问题包括: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体验不佳,包括多次维修仍不能正常使用;汽车维修过度保养或欺诈;4S店转让致消费者权益受损;车企倒闭退市后,消费者车辆售后无保障。
网点少,人才缺
新能源汽车多吗?在很多人印象里,似乎满大街都是比亚迪、特斯拉以及“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
今年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51.1%,大大超越去年同期的36.1%,这意味着,每卖出两台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公安部数据显示,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达2472万辆了。
这个数字乍一看很大,但是,万事就怕比较。6月底国内汽车总保有量是3.45亿,新能源车仅占汽车总数的7.18%。也就是说,中国路面上在跑的每14辆汽车里,才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预计有103万人。图源:教育部、工信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车辆保有量少,市场流通配件自然就少;而且,能维修保养新能源车的网点和人才,就更稀缺。
据F6大数据研究院调查,从2020年到2023年,国内能提供三电维修的门店占比从0.2%增加到1.3%,远比车辆保有量7.18%的比例更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统计,我国现有燃油汽车维修保养相关的企业约40万家,而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只有2-3万家。从事新能源车维修的技能人员不足10万人。
在杭州上塘路的一家途虎养车连锁门店,修车师傅小庄向记者坦言,来店里修的新能源车很少,不到总数的1/10。“新能源车的传统机械部分我们基本都可以修,但是核心的三电系统我们修不了。”
新能源汽车厂商的维保中心多采取直营模式,一家维保中心服务于多家销售中心。官方维保中心网点密度明显低于传统汽车4S店,致使一些车主维修及保养等待时间较长。
工信部等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总量预计达120万人,但人才缺口预计有103万人。其中,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将面临80%的人才空白。
任城龙(中)在指导学生维修。受访者供图
物以稀为贵。“目前新能源车的维修人才的收入,比传统汽修师傅高15%-20%左右。”全国技术能手、上虞区职业教育中心的新能源汽车教师任城龙告诉潮新闻记者,“在上虞,能独立检测故障的新能源汽修师傅,一般都是高级技师,月薪基本上都在1万元以上,而同等水平的油车汽修师傅月入大概只有七八千元。”
技术壁垒,阻碍汽修“油改电”
隔行如隔山。好几位传统汽修师傅都对记者坦言,眼馋新能源汽修市场,但是专业壁垒的存在,使得他们转型难上加难。
“维修新能源汽车,除了汽车维修工职业等级证书,还需要低压电工证。有了它,厂家才会给做高压驱动系统的培训,培训后才能做钣金喷漆等一些断电维修,而这只是刚入门的维修资质。”任城龙介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压在400V-1000V,比家用的220V高得多,更远高于油车常用的12V蓄电池,危险性高。“有了资质,继续考试才能去维修电池。”
戴绝缘手套检测电池电压。图源:北交新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朱绍鹏告诉潮新闻记者,传统汽修店技师多为机修师傅,对电气化原理的学习能力不足。
不过,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对于具备维修资质的人来说,修电车反而比修油车容易。“电动机结构比内燃机简单,用专用设备就能很快找到问题,很少有油车依靠经验才能找到故障的困扰。”朱绍鹏说,“机械知识比较具象,但电力、电子知识抽象很多,机修师傅重新学习需要一个过程。”
新能源车维修对于场地要求也不低,需要配套绝缘工位,还要配备检测电脑、示波器、电动压缩机等配套设备,前期投入较大。据行业主管部门核算,建一个标准新能源车维修工位,投入约在15-20万元。
正因为存在危险性和高门槛,行业普遍采用授权制——整车维修由车企授权,电池维修由电池厂授权。相对于燃油车,新能源车企对维修设备、人员和技术的要求和控制都更加严格。获取官方授权要跨越多重门槛,确保在技术、设备、管理、服务等都达到高标准,一般汽修店很难做到,这也是导致修车排队的重要因素。
授权制也加剧了技术壁垒,阻碍传统技师转型。不过,一旦转型成功,日子就能过得比较滋润。
新能源汽车专修店内车间。屠晨昕 摄
在杭州城北的一家新能源专修厂,潮新闻记者遇到了负责人王先生。“2021年,我感觉燃油车修理市场越来越卷,利润越来越薄。”他很庆幸,当时果断做出转型的决定。
王先生的厂获得了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的授权,主要做三电系统维修,最核心的电池包,月维修量在30辆左右。
“的确挣钱,比修传统燃油车挣钱。”800多平方米的场地,王先生在三个月转型期里投入了差不多100万元,主要花在设备、租金、装修、培训上面,获得授权的成本也是一大块。
据他透露,现在不少修理厂在考虑转型。“你跟不上时代,技术一落后,就等着被淘汰。”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事故汽车修理分会秘书长冯君建议,学习国际通行做法,在新能源车售后服务领域,建立一套车企主导、社会修理厂为补充的体系,服务好广大车主。
全社会携手,共同破局
新能源技术和市场一日千里,要求教育跟上其发展步伐。
据任城龙透露,省内相关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已经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并逐步扩大招生规模。
王征(右三)正在指导学生。受访者供图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带头人王征告诉潮新闻记者,该校开设了两个新能源汽车专业,分别是面向售后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和面向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每年分别招生3个班和2个班,约280人。
“我们的毕业生主要有三大去向:一是新能源汽车企,二是售后服务公司,三是保险公司。”王征透露,该校参与了国家级职业教育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并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开发教材。
目前,浙江交院与吉利共建了产业学院,联合极氪设立全球培训中心,与理想、零跑、一汽大众也开展了校企合作,其中的亮点,是品牌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班。“企业导师参与一线教学,按企业对岗位人才需求重新设计课程;学生毕业后到品牌售后企业实习、实践并就业;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学习企业各岗位技能。”
王征表示,合作车企还会赠送车辆等设备,满足教学要求。而据朱绍鹏透露,理想和省内高职院校合作的实习生月薪有5000元,而传统车企仅有2800元左右。
新能源技术持续“上新”,也给人才培养带来挑战。任城龙坦言,新能源汽车正加速迈向智能化、网联化,除了要懂机修、电力、电子,甚至还要懂一点编程、懂智能网联,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压力山大”。
针对社会上人才短缺问题,头部院校行动起来了。据王征介绍,浙江交院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也着手依托校企合作开展“三电”维修技术社会培训,促进传统维修企业员工转型。
新能源汽车专修店工位被维修的绿牌车占满。屠晨昕 摄
去年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评价规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检测与维修规范》团体标准;近期,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发布,并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些社会汽车维修企业正在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途虎养车相关负责人洪先生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途虎累计签约了16家头部的上游电池厂,陆续开展保内保外的电池维修服务。同时,该公司已拥有6311家工厂店,其中近6000家已升级为油电兼修,覆盖了73个城市。
推动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良性发展,政府部门也在积极作为。
2023年,浙江出台了《完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方案(2023—2025年)》,积极探索多品牌新能源车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打通维保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新能源汽车维保服务网点500家以上。
各方要形成合力,劲往一处使,一起把市场蛋糕做大做好。记者在采访时感受到,这是从业者们的共同心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