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太被看好的哔哩哔哩,最近腰板似乎“挺得倍直”。周二,哔哩哔哩在美股市场大涨7.65%,其在港股市场的表现也保持同步,股价涨幅达2.87%。
这次大涨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多家机构的一致看好。其中,美银证券预期哔哩哔哩将于11月中旬披露的第三季度业绩有机会超出预期,四季度展望也相对正面。同时还将其目标价由147港元上调至176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不仅如此,野村证券也将哔哩哔哩美股目标价由18美元升至24美元,评级“买入”,预计哔哩哔哩第三季营收可能按年增加25%至73亿元人民币,较市场预测高出2%。此前,花旗也表示,预期哔哩哔哩的收入及经调整盈利均符合市场预期。
那么,哔哩哔哩(以下称“B站”)是否真如机构所料?
财报即将揭晓,机构会否“打脸”?
答案是“大概率不会”。
这一切显然也不是“空穴来风”。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前期声势浩大的《三谋》真的撑起了B站原本岌岌可危的游戏梦。
9月21日,《三国:谋定天下》进入S3赛季。点点数据显示,新赛季前3日iOS流水5714万,与S1与S2赛季规模相当。中信证券建投表示,回顾前两个赛季前40日口径,S2相较S1的流水衰减率在25%以内,年内有S4赛季,看好三谋长生命周期。
之前,一直在二游“泥潭”里挣扎的B站,终于听劝跳出框架之外,开始丰富游戏品类,向SLG赛道跑步前进。
B站也凭借市场内卷的主流思维——价格战,也就是降肝降氪,用更高的“性价比”完成了新品类的破圈。而打破传统SLG的玩法也进一步奠定了《三谋》长红的基础。上线初期便登顶iOS游戏免费榜,首日流水1296万,打破了B站游戏记录。
不仅如此,还“虹吸”了其他传统SLG游戏的市场份额,七麦数据显示,同期《率土》和《三战》的下载量,均出现明显下滑。
此前,在2024年投资者日上,B站管理层也表示:“要将《三谋》做成长寿游戏”。而SLG产品本身就具有长生命周期的特性、适合长期运营的特点,这也为《三谋》成长为常青游戏铺平了道路。据花旗预计第三季的游戏收入将同比增长67%。
而《三谋》的崛起,使之成为了B站新的增长引擎,更为广告业务的增长创造了窗口和时间。据美银证券预计哔哩哔哩下半年的广告业务势头持续,按年增长25%,主要受益于视频电商和游戏广告的强劲增长。而广告业务的增长动力或随着基础改善而持续至第三季,并在第四季继续优于同业。
再加上,今年二季度,B站毛利润同比增长49%,达18亿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23.1%提升至本季度的29.9%,实现了连续第八个季度的环比提升。二季度B站的净亏损也进一步缩小,同比降低72%,为2.7亿元。
图源来自哔哩哔哩官方
毛利率结构已经呈现明显改善的趋势,并向高毛利业务模式转变,加之持续的成本优化,B站或可于第三季度实现收支平衡。
B站以季度为单位的回温,再加上《三谋》这个新增长引擎的出现,提振短期市场信心已经是确定性事件。
存量时代,B站已“治标”未“治本”
基于刷新传统SLG游戏认知的优势,《三谋》的崛起成功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但占比仅为16.88%的游戏业务,显然无法成为B站的支柱型业务。
尽管,《三谋》已经展现常青游戏的成长潜质,但“火车头”的能量有多足,持续性有多强,也是高度不确定的。
长期来看,从游戏业务切入,只有两种结局。
结局一,B站单靠《三谋》撑起一片天,跑通爆款游戏激活广告业务,然后广告收入激励内容输出,最后内容板块反哺游戏和广告板块,从而形成闭环的路径;结局二则是《三谋》半途退场,最终未能活成常青游戏的“模样”,随后B站继续苦苦寻求下一个“爆款”。
结局一考验B站的运营能力以及长期的游戏玩法策划和创新能力,需要时间来呈现答案。结局二则是过去市场一直在老生常谈的B站长期困扰。
毕竟,从行业角度来看,游戏产业中爆款的诞生存在一定随机性,难说有规律可循。目前,仅有网易可以保持较持续的爆款输出,而腾讯则主要依赖于大IP和强势的运营能力作为支撑。
不仅如此,《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游戏用户规模达6.68亿人,同比增长仅0.61%。当下的游戏产业已经进入存量时代,行业增长明显放缓。
迈入存量时代,厂商们无法避免的需要争夺有限的存量用户。正如我们所见,《三谋》的不少用户就是从老款SLG游戏“搬家”而来。
这样一来,问题的“症结”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研发能力和综合品质仍旧是游戏能否长期存活的“生死线”。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众多厂商已经纷纷陷入“瓶颈期”。今年年初,腾讯发行祖龙的《阿凡达:重返潘多拉》,获得版号后因测试数据不理想直接裁撤。随后,腾讯、网易又接连复活了《节奏大师》《无尽战区》等老端游。新品接续不上,用经典老款“续命”。
归根究底,B站需要解决的是长期增长的问题,除了游戏业务,还需要发力占大头的广告业务和增值服务。现下手握爆款《三谋》,B站自然要好好把握机会,但未来更长的路不能只争朝夕,还需着手长远的未来。
B站想“治本”,还需回归内容与中视频
B站想解决整体业绩长期增长的问题,从游戏板块切入如果不能“治本”,那还能怎么做呢?
最近,抖音、快手主播的接连塌房或许就是一个信号。这预示着以短视频为代表的“速食内容”正在收紧,内容输出的风向也在随之变化,享受“短平快”的同时,还要输出有质量的内容。
此时,触达用户的信息传递方式也将由短视频向外迁移。而短视频领域的领军人物抖音就有转移阵地的迹象,推出青桃APP,随后更名为抖音精选版,其内容就是以中长视频为主。
从时长角度来看,以爱优腾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也跳出了长剧的特定形态,转而缩短成中剧。此前口碑不错的午间板凳剧《鹊刀门传奇》,其单集时长就只有25分钟。
除剧集作品之外,综艺也在瘦身,“小而美”的《毛雪汪》就借力中视频的制播形式,延长了节目的生命周期。
综艺节目《毛雪汪》
长剧、综艺本身的特点就是强化情绪价值和内容质感的输出,如今也在往中视频赛段发力,可见整个内容市场都在向兼具碎片化时间、情绪价值和内容深度等多个维度渗透。
与短视频、长视频不同的是,中视频泛指时长在5-30分钟之间的移动网络视频,尤其是长达15分钟的中视频往往以解说类等内容为主。
以今年年中,抖音发起的一项围绕文学经典、社科内容解读社会热点的活动为例,就有多名头部主播带头参与。尽管这类内容快速变现的能力并不强,但随着这个追求短平快的流量红利时代已经翻篇,市场格局调整就成了必然趋势。
这也正是深谙UGC、PGC之道的B站的强项。而内容制作上,情绪价值的满足、信息输出的密度和深度,以及内容的节奏则成了持续吸引用户的关键要素。
回到最初的路,重新耕耘中视频,冲破速食文化的禁锢,从内容角度切入,加强内容与用户的链接,以及用户粘性,进而激活广告业务、增值服务,打通一条反向链条。
归根究底,B站若从游戏业务下手,需要解决老问题;从内容角度着手,则需要打开新视角。尽管,B站短期的崛起是一个积极信号,但想要实现长期的增长仍是一条长坡厚雪之路。
作者:璟松
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