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 中国商业航天:万亿蓝海

IP属地 北京 编辑:王婷 宝利投资 时间:2024-10-22 09:40:41

商业航天是推动航天产业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力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科研机构及民营航天企业围绕商业航天,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商业航天进入新发展阶段。

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以来,商业航天板块经历深度调整,进入蓄势爆发前夕。随着我国航天发射潜力的释放及资本的助推,产业迎来新增长拐点

我国航天与空间科学

进入“快车道”

在航空航天领域,空间科学是航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探索宇宙奥秘、拓展人类认知边界的同时,有力带动空间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空间科学进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据《新闻联播》及央媒报道,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表示,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我国凝聚全国空间科学领域专家学者智慧,历时2年多,编制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相关领域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规划编制。在广泛征求和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

规划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总目标,希望不断取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原创成果,实现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跻身国际前列,成为空间科学强国。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还提出了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第一阶段,至2027年,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论证立项5-8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第二阶段,2028—2035年,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国际月球科研站等科学任务,论证实施约15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第三阶段,2036—2050年,论证实施30余项空间科学任务,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包括火星探测、载人航天等。当前,中国资金投入增速正越来越高,预计中长期规划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商业航天发展。

中国商业航天崛起

市场潜力巨大

空间科学发展蓝图下,全球航天梦或加速。商业航天,是航天产业商业化进程。商业航天的崛起标志着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我国出台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商业机会的不断增加,商业航天也逐渐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图为:2015-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及预测

据艾媒咨询数据及雪球网报道,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自2015年以来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至2024年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24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23,382亿元。数据表明,中国商业航天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增长空间。

商业航天属于高科技产业,技术壁垒较高,产业链规模庞大,航天发射市场集中度高。商业航天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火箭制造和卫星制造;中游包含了卫星发射和地面设备制造;下游则主要是卫星的运营和服务,下游应用一般可以分为导航、通信和遥感应用,除此以外还有载人航天、太空探索和航天教育等新兴应用。

中国商业航天突破

民企成重要参与者

我国商业航天起步较晚,但行业发展迅速,随着民营航天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程度逐渐提高。从我国航天行业企业布局和发展来看,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的,是以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两大集团为主的国家队,具有运载火箭、卫星、空间飞船等重大航天装备研发和总装能力;处于第二梯队的,为民营的大型企业

从市场竞争格局看,民营企业数量占比高达80%,成为商业航天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这些民营企业凭借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创新的技术实力,在火箭发射、卫星制造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商业航天相关企业,超过99%的企业分布在卫星产业,其中卫星遥感类占比最高达46.78%,卫星通信类、卫星导航类占比为36.42%、16.07%。(综合数据来自:新京报、中研网)

从代表性企业业务布局来看,商业航天重点产品包括运载火箭、遥感卫星、载人飞船等,商业航天应用主要布局航商业发射服务、航天互联网布局、太空旅行等。商业航天制造及应用依托关键技术包括:微波雷达、流体技术、惯性导航、通信卫星载荷、液体发动机、星载一体化设计、高精度姿态控制等。

商业航天的供应商,主要为火箭及卫星制造企业,技术壁垒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由少数几家企业垄断,供应商议价能力较高;下游购买者主要为卫星应用企业,对商业航天产品及服务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要求极高;随着资本的不断进入,新企业可能会占领市场份额,行业技术壁垒和资本需求较高。

新一代运载火箭升级

资本不断涌入

商业航天包括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以及空间站五大主要方向,目前市场以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为主。人造卫星的商业价值高,应用领域广,市场已有一定成熟度。运载火箭作为运输载体,搭载航天器入轨,有一定成熟度。

在政策鼓励和多方资本助推下,我国商业航天公司数量持续增长,火箭和卫星领域接连取得新突破。据调查,2014年起,我国开放民间资本搞火箭、造卫星;2023年,5家中国民营火箭公司先后成功向近地球轨道发射13发火箭,同时,多个卫星公司也开始走向商业化闭环。 据2024年8月报道,国内优秀的民营商业火箭公司,联合淘宝开展利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运送快递包裹的新模式探索试验。(综合数据来自:中国经济网、中国科技投资报等)

目前,全球正处于卫星密集发射前期,预计未来10年地球近地轨道将部署更多卫星,新一代运载火箭及卫星发射需求快速增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航天领域的技术创新将更加活跃。将以专业投资服务,助推空间科学和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