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在“医康养”产业链中如何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不仅是政治正确,也是市场正确。
还有20天,一场关于大湾区养老金融的高峰论坛将拉开序幕。
10月26日,2024年度粤港澳大湾区养老金融高峰论坛将在中国横琴举办,论坛主题聚焦创新“保险+” 赋能“医康养”。
对于困在大规模同质化竞争的保险业而言,保险嵌入到“医康养”,发挥牵头和领军作用,既是自身跳出“内卷”窠臼、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一跃,也是推动“医疗+健康+养老”整个产业链量变引发质变的关键一环,通过“长钱长投”和创新支付,吸引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躬身入局,做大做强。
“医康养”赛道是典型的大有可为和举步缓慢的矛盾体,面临着长期和短期的博弈。“医康养”既是重资产,又面临着很强的门户壁垒,在体制罅隙中,仅仅靠资本的漫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保险被寄予厚望,但把认知变成现实,把优势化为胜势,知行合一从来都是一件难事。一方面,保险在“医康养”产业链和生态链中的定位和角色如何把握,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健康机构以及科技机构如何深度融合,千头万绪,难以计划,必须在市场中实现内生增长;另一方面,如何挖掘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利用区域的资金、技术、人才以及对外开放的优势,在“医康养”中闯出一条路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底层突破和边缘创新,屡屡四两拨千斤。
而这一切,届时都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养老金融高峰论坛上展开讨论,既是头脑风暴,也是案例碰撞,为真正的市场实践提供思维和观念的准备。我们常说,当事实改变的时候,观念和观点也随之改变,否则就是刻舟求剑。我们也说,观念和观点会反作用于正在进行的实践,预期会自我实现,创新会弯道超车。
世界是辩证的,市场经济也是如此。
“医康养”不是低垂的果实,任何市场细分行业,在经过46年改革开放之后,都不可能是不饱和的产业。在存量经济和买方市场的大背景下,没有捷径可言,只有不断加码创新,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实现形式,才能构建起进入高成本的护城河。因此,当下的各种弯路,也许就是必经之路。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国家中药现代化(上海)创新中心、澳门科技大学的大力支持下,A智慧保作为头部新媒体,联合中央财经大学国家风险治理与保险服务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养老金融研究院、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躬逢其盛,与有荣焉。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爬坡过坎时期,任何努力都会被看见,任何努力也都将为未来增加一分可能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智慧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