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比特大战”:比亚迪略胜,特斯拉也没输

IP属地 北京 编辑:苏婉清 英财商业 时间:2024-10-18 17:52:18

如果说国内市场是比亚迪的根据地,那北美就是特斯拉的主场。

但相比之下,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近况貌似也有点尴尬。面临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降温的影响,客观因素是美国薄弱的充电基础设施和高昂的新能源汽车售价,直接打击到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2024年第三季度统计,特斯拉在美的销量下滑了3.2%,仅为15万辆,今年以来累计售出46.8万辆,同比下降4.6%;美国最大市场加州,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交付量更是骤降了24%。这一状况使得特斯拉今年在美国的整体销量出现负增长的概率正在大幅增加。

2023年作为特斯拉的巅峰时刻,在美国的销量为65.48万辆,而中国销量仅次于美国,达到60.36万辆,是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场。不过从今年的状况来看,可能不太乐观,由于车型的更迭不及预期、国内车企竞争加剧,目前的销量趋势来看,预计今年全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可能会不及预期。

全球前两大市场或将出现销量下滑的迹象,华尔街先着急了,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下跌了11%多,市值从巅峰已经蒸发千亿。不过特斯拉倒是稳如泰山,毕竟马斯克一直说自己不仅仅是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

就目前来看,“比特大战”比亚迪短期占了上风,特斯拉则遇到小麻烦。

03

新能源的竞争下半场

“油电大战”至今依旧喋喋不休,正反两方也是互不相让。

当然,存在即合理,新能源汽车的槽点确实很多,但市场还是诚实的。2024年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50%,与燃油车“平分天下”,提前11年完成了“到2035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达到50%以上”的国家规划要求。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来到了53.3%,较2023年9月增长16.8个百分点,并且已经连续3个月超过50%。

作为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很难想象,国产的汽车工业能从一众欧美日车企大佬手中抢出偌大的市场,实属不易。同时也不可否认在全球经济疲软期间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诸多贡献。

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因为疫情等原因,全球各国的经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软甚至衰退,而我国凭借“双碳”战略维持了经济的颓势,其中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确实功不可没,“左手光伏风电,右手新能源汽车”。一套组合拳带动了国内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使得整体经济得到了缓冲,并未出现较大的波动。根据2023年我国GDP增长5.2%中,消费贡献率高达82.5%,在国家顶层会频频发布“刺激消费”“以旧换新”等政策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消费功不可没,而且带动了整体上下游的联动。

然而,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来看,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再加上那些老牌的欧美日厂商在油和电之间反复横跳,未来短期乘用车的供给大概率会逐渐饱和,而国内车企对于下半场的竞争在“智能化”。

而汽车智能化的皇冠上的明珠无疑就是无人驾驶技术。

目前比较领先的是特斯拉的FSD 12和华为的ADS 3.0。前者主要是纯视觉技术,数据驱动。更依赖数据训练(AI机器学习),所以特斯拉一直在强调目前累计行驶里程积累的数据量很大。

截至2024Q2末,FSD技术助力下的汽车已经行驶了超过16亿英里,相当于25.75亿公里;基于“端到端”的FSD最新版本V12助力下的汽车已经行驶了超过6亿英里,相当于9.66亿公里。问题就是落地难,现在仅在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落地,7月份的时候说会于今年10月在国内落地,但现在据说又推迟到2025年第一季度;华为的ADS 3.0则主要基于基于多传感器融合,ADS的总里程已超过2.2亿公里,覆盖全国40000+城乡镇,实现了全国覆盖。

优劣势各有千秋,特斯拉FSD的AI技术在复杂场景下的决策能力更强,但对数据的依赖性较高;华为ADS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更有优势,但可能在某些复杂场景下的决策能力上稍逊一筹。后面会写更详细的文章进行分析。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汽车智能化无论是传感器驱动还是AI训练后的视觉驱动,都将带动上游大模型、数据中心、传感器、芯片算力等一大批软硬件厂商的需求释放,带动真正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至于最终乘用车的能源终局,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重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