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宏观市场 | 上海:经济首城,优势再造

IP属地 北京 编辑:郑佳 房产开发我先行 时间:2024-10-16 13:23:10

上海,区域经济,产业发展

上海承担深化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的战略定位,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之首。

从生产端看,一方面,工业基础扎实,较工业占比25%的目标仍需发力。其中,以高端装备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起步早、规模大,但近年来化工、电子、汽车等部分优势行业在全国的市场份额趋于下降;上市企业规模大、企业创新动能强的优势,与部分主导产业企业盈利承压、制造业企业总量趋于负增的挑战并存。

另一方面,金融业和以信息软件业、科学技术业和租赁商务业为主的专业服务业贡献了上海经济总量的近四成,较国际先进水平而言,商务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占比有提升空间。其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多项金融运行指标长期居全国前列,近十余年来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的位次稳定在全球前十,对外开放程度、资产管理规模与人才供给仍待加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约占全国的20-30%,设计研发等服务环节集聚了更多的人才和产值,创新动能和产业集聚度均具全国前列。

综上,作为中国经济首城,雄厚的产业基础、浓郁的创新氛围与开放的国际合作为上海经济增长注入持续的动能,但面对要素成本上升、外商投资减少与后发省份追赶,上海需要增强紧迫感,推动产业优势再造。 建议一是强自主创新,对照具备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目标要求,持续加强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幅放宽科技型人才、高水平院校非应届生的落户门槛。 二是强高端制造,围绕26个特色产业园区挖潜土地资源保障潜力,降低制造业用房用地成本;并积极推广智能工厂,推动制造业由土地和人力资源依赖,转为对上海知识技能型人才、金融、产业链生态等优势的黏性。 三是强高端服务,应对三大先导产业等科技领域初创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完善投融资、综合服务等创新创业服务保障;发挥上海临床试验机构、药械创新企业、高端医疗资源和高净值人群等多要素集聚的优势,借鉴海南自贸港相关措施,助推临港新片区成为我国创新药械上市的主要通道。 四是强区域协同,发挥长三角三省一市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的优势,持续完善体制机制保障,理顺整合各地引智引才的优惠政策;并积极探索建立长三角跨区域税收分享和经济统计分成制度,为全国层面的产业梯度转移提供“长三角经验”。

上海承担着国家“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定位,近年来深化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着力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四大功能”,持续做强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五型经济”发展。在高端服务业规模持续集聚、能级不断加强的同时,强调关注工业占比的回升与工业投资的稳定增长,共同支撑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一、发展概况

1.1 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稳居全国万亿GDP城市之首。2023年上海GDP约4.7万亿元,排名全国第十位;2024年上半年上海GDP约2.2万亿元,再度被安徽反超,排名全国第11位,稳居26个全国万亿GDP城市之首。从上海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来看,近年来上海的占比水平略有下降,由2019年的3.85%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3.62%。

增速方面,近年来上海GDP同比增速通常略低于全国水平。2023年、2024年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5.0%、4.8%,均低全国同期水平0.2个百分点,较北京、深圳、重庆等地增速较缓,与成都、杭州持平。

1.2 社会人口

七普以来上海常住人口稳定在2485万左右。2023年末上海常住人口为2487.45万人,是我国人口第二大城(仅次于重庆);较上年增加12万人,主要受2022年单年人口减少14万拖累,七普以来(2020—2023年)合计减少约0.36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80.17万人,较七普增加41.05万人,由于上海今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转负,其增量主要由新市民落户支撑;外来常住人口1007.28万人,较七普减少40.69万人。

上海人口总量的大体稳定主要受“十三五”期间的人口总量调控导向影响。为了避免大城市病,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35等纲领性文件均提出要 把常住人口不超过2500万作为长期调控目标,强调通过高端人才促进人口结构调整。由此,与北广深及长三角主要城市相比,上海人口增量仅好于同样强调疏解非首都功能、控制人口总量的北京。

然而,随着我国整体劳动力供给趋势变化,上海也逐步加入各地的“抢人大战”。从2021年取消五个新城和自贸新片区应届研究生落户限制、到2022年放宽全市世界名校留学生落户限制等,上海不断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度,也不再在纲领性文件中强调总量管控。

结构方面,人口红利稍弱,人才红利突出。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迁,部分劳动力随之离开,上海的常住人口人口红利稍弱,但人才红利持续集聚。

一方面,七普数据显示,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23.4%,在全国省级地区中仅次于辽宁,高于北广深及其他长三角主要城市,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为家政、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在总量管控的框架下,上海持续推进人才结构提升。整体来看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约33.9%,略低于北京、南京两市,但较在全国其他主要城市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国际化人才集聚优势突出,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截至2023年末累计核发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43.4万份(有效期内5.7万份),其中高端外国人才(A类)约8.3万份(有效期内1.6万份),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1.3 辖区发展

经济方面,浦东新区总量大、长宁区增速亮眼、黄浦区密度领跑。浦东新区以全市约20%的面积、23%的常住人口,贡献了全市36%的经济总量,2023年实现GDP16715.2亿元,相当于南京、天津、宁波等城市的经济总量;同比增长4.8%,略低于全市同期水平0.2个百分点;是全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主阵地,2023年上述产业规模大7300.49亿元,占全市总量的45.6%。 长宁区2023年实现12.8%的GDP同比增速,领跑全市,重点产业“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人工智能等信息和专业服务业增长亮眼。 黄浦区是全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区,金融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43.0%,全国来看仅次于北京西城区53.8%的占比水平;全区人均GDP达62.6万元,是全国经济密度最高的市辖区(西城区54.6万元)。

人口方面,产业基础较好的郊区大区集聚更多人口。2023年浦东新区常住人口规模超500万,闵行区、宝山区常住人口规模超200万,合计占全市总人口的超四成。与七普相比,浦东新区、闵行区、松江区、嘉定区等高校院所、重点产业片区资源较好的行政区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强,在全市人口总量基本保持的情况下,2023年常住人口较七普增长超5万;相较而言,同样承接“五个新城”建设使命的青浦区、奉贤区常住人口微增0.7万、0.3万,产业集聚带动人才集聚仍待加强。中心城区中,仅长宁区常住人口正增长,其余各区人口均趋于向郊区疏解,黄浦区、虹口区常住人口负增幅度较大。

二、发展动能

2.1 投资:好于全国

在全国投资增速放缓的趋势下,上海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表现相对稳定。2019年以来多高于全国同期水平,2023年、2024年上半年分别增长13.8%、10.2%,高于全国同期水平10.8个百分点、6.3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上海经济增长。

分行业看, 一是房地产投资保持正增长。2023年、2024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18.2%、8.4%,在全国房地产投资普遍负增的趋势下,是少数保持正增长的地区,高于全国同期水平27.8、18.5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投资增速趋于回升,但仍有增长空间。“十四五”期间上海目标工业投资年均增长5%,推动工业投资年均增速快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1—2024年上半年,上海工业投资增速分别为8.2%、0.6%、5.5%、10.6%,除2023年外均快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但与全国水平相比,“十三五”期间上海工业投资增速一度稳定高于全国水平,但“十四五”期间落于全国线以下,2024年上半年低于全国水平2个百分点,较深圳、苏州等制造业大市也仍有增长空间。

此外,作为引进外资规模持续领跑全国、全市约1/4的GDP由外资企业贡献的国际化城市,近年来外商投资的变动情况也值得关注。总体而言, 上海在引进外资的趋势上与全国同频共振,但保持了相对较好的韧性。2023年、2024年上半年在全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下降8.0%、29.1%的情况下,上海分别同比增长0.5%、下降20.2%,2024年上半年的降幅低于广东、山东等其他外资引进大省,主要受外商独资同比下降26.5%拖累,中外合资等模式仍保持增长。

分行业看,服务业的实际利用外资下滑是主要拖累因素。上海的实际利用外资超过90%属于服务业,支撑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等数量常年领跑全国。然而2023年、2024年上半年服务业的实际利用外资同比下降6.1%、22.8%,其中 软件信息业、科学技术业两大高端专业服务业约贡献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四成,同比负增幅度均高于服务业整体水平。由此,外资对上海数字经济、科技研发等的支撑力度或趋于减弱。

2.2 消费:动能弱化

消费是上海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在全国占比总体稳定。近十余年来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略有波动,总体稳定在3.5—4.0%左右,与上海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占比水平相匹配。

然而,近年来上海消费增长总体慢于全国水平,2024年上半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负增2.3%、落至全国末位,消费动能值得关注。分项看,上海呈现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双降的局面,2024年上半年同比分别负增2.1%和3.6%,其中用类商品(日用品、家用电器、家具类等)同比下降4.7%,成为主要拖累因素。

此外,根据我们2024年8月发布的京沪粤消费缘何放缓——2024年上半年省级地区经济运行情况,上海消费增长较缓可能与财产性收入增长放缓有关。2022年上海居民收入中财产净收入的占比为13.5%,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7%,2024年上半年全国财产净收入累计同比增长2.1%,为2014年有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2.3 出口:结构有待优化

上海承载着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的战略使命,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2023年上海口岸贸易额10.7万亿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3.6%,持续位于全球城市首位;集装箱吞吐量4915.8万标准箱,连续14年领跑全球;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长期高于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内陆地区外贸通道的持续改善、拉动出口规模不断增长,上海出口额同比增速多低于全国同期水平,占全国的比重趋于下降,2024年上半年上海出口额占全国总额的7.1%,较2015年下降1.5个百分点;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下降更快,2024年上半年上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总额的9.3%,较2015年下降3.8个百分点。

分产品看,一方面,机电产品是上海出口的主导商品,2024年上半年占全市出口总额的近七成、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额的8.3%。机电产品中,与上海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等主导产业方向相匹配, 电子元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汽车(包括底盘)是主要产品,分别占全市出口额的12.8%、8.0%和7.0%,占全国同期同产品出口额的11.8%、10.1%、15.4%。其中汽车出口规模增长放缓值得关注,2024年上半年汽车、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额同比下降27.0%、22.5%,而同期全国仍保持18.4%、17.4%的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部分商品出口规模尚小,但在全国占比具优势。如 珍珠、宝石及半宝石,船舶,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占全市出口额的比重不足5%,但分别贡献了全国46.1%、21.7%、11.2%、10.5%的出口额,具有集聚度优势。

三、产业现状

3.1 产业结构

服务业是上海产业经济的主要支撑。2023年上海三次产业结构为0.2:24.6:75.2,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贡献全市经济总量的超过3/4,在全国来看仅次于北京的84.8%。三次产业分别同比下降1.5%、增长1.9%、增长6.0%,第三产业的有力增长是上海经济稳定的主要支撑。

分行业看,工业、金融业、信息软件业是上海的前三大行业,2023年增加值分别占GDP的23.0%、18.3%、10.0%。与北广深三城、全国同期水平及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上海的产业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工业基础扎实,但占全市、占全国的比重下滑较快,较锚定工业占比的目标仍需发力。从全市来看,2023年上海实现工业增加值10846.2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3.7%降至“十四五”起始2021年的24.8%。虽然“十四五”期末工业占比的目标是达到25%以上,但近年仍保持下降趋势,2023年降至23.0%,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至21.5%。但需要注意的是,上海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仍显著高于纽约、东京、香港等城市,与新加坡的产业结构更相似。从全国来看,上海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5.2%降至2.7%。随着近年深圳工业占全市的比重趋稳、占全国的比重逆势增长,2022年上海工业增加值在全国的占比落后于深圳、且差距趋于扩大。

二是金融业、租赁商务业等高端服务业规模大、占比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增长前景仍可期。2023年上海实现金融业、租赁商务业增加值8646.9亿元、3220.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8.3%、6.8%,均分别排名全国第二、第一(金融业增加值和占比均落后于北京)。2024年上半年金融业、租赁商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9.0%、7.3%。 与经济能级、发展导向相近的国内外主要城市相比,上海高端服务业基础已较好,相较于香港、纽约金融业22.4%、32.1%,以及东京、纽约商务服务业11.6%、17.5%的占比水平,上海的高端服务业增长前景仍可期。

三是软件信息业增速亮眼,规模仍待集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也是上海重点布局的产业方向,2023年上海实现信息软件业增加值4732.0亿元,占全市GDP的10.0%;2024年上半年上海信息软件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高于服务业整体增速7.6个百分点,占比水平提升至11.3%。但目前来看,规模上尚不足北京的六成,占比上也落后北京、深圳、纽约、东京等,规模仍待集聚。

3.2 制造业:基础扎实、增长放缓

制造业是上海工业的核心支撑,贡献了约95%的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其中 以高端装备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起步早、规模大。从全市来看,2023年上海市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规模前五的行业为: 汽车(9603.0亿元)、电子设备(4929.5亿元)、通用设备(3934.2亿元)、电气机械(3808.7亿元)、化学原料及制品(3582.8亿元),合计贡献了全市56.4%的规上工业企业营收。从全国来看,2023年上海的 汽车、通用设备、运输设备三个装备制造行业的营收占全国同行业总营收的9.5%、8.4%和8.0%,远高于全市工业营收在全国3.4%的占比水平,市场份额居全国前列,是上海工业中更具有规模优势的行业。

从增长趋势来看,上海近年来制造业规模增长整体放缓,部分优势行业在全国的市场份额趋于下降。营收前五的行业中,2023年仅电气机械实现好于全国同期水平的营收增速,同比增长10.5%;首位产业汽车制造业营收增速落后全国同期水平2.5个百分点,规上营收规模较上年减少约20亿;电子设备、化学原料及制品同比负增幅度大于全国同期水平。相较而言,运输设备、非金属制品等规模尚小的行业实现亮眼营收增速。 由此,2021—2023年上海的化学原料及制品、电子设备、汽车等主导行业市场份额下降,运输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等部分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份额仍趋于增长。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上海制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在全国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选择将生产环节外迁、将研发环节留在上海。

主要产品产量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如电子设备方面,2021年以来,上海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整机、微型计算机设备、移动通信手持机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在全国的占比多略有下降。 如汽车方面,依托上汽集团、特斯拉等龙头企业带动,上海汽车产量常年居全国省级地区第二、第三位,2023年起在全国的占比下滑,2024年1—8月落于全国第六位(被安徽、重庆、江苏、山东反超);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一度居全国第一城,占全国总产量的近18%,但随着深圳、西安、合肥、长沙、广州等各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速布局,上海规模优势趋弱,2024年1—8月在全国的占比降至10.8%。

在规模增长放缓的总体趋势下,上海稳固制造业地位的优势与挑战并存,优势在于上市企业、创新型企业集聚,行业头部地位仍较为稳固;挑战在于制造业成本持续走高下,部分行业企业盈利承压。具体而言:

优势方面,一是上市企业规模大。截至2023年末,上海集聚了全国7%的制造业上市企业(含A股、港股、美股三个资本市场)、贡献了全国10%的制造业上市企业营收,均排名全国省级地区第四。首位产业汽车制造业的20家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营收居全国第一;其中龙头企业上汽集团近年来销量出现下滑,但2023年仍以502.1万辆的整车销售量连续第18年保持国内第一,是我国首个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双百万辆企业”。

二是企业创新动能强。2022年上海规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营收之比)为1.7%,高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五;规上工业企业企均有效发明专利数8.7件,是全国水平的近2倍,排名全国第二。根据启信宝数据,截至2023年末,上海的医药、化学原料及制品的创新型企业集聚度具优势,每4家、10家企业中便有1家取得国家科技企业资质(包括国家高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向冠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新型企业7类国家科技企业资质),分别排名全国第一、第五。

挑战方面,一是部分主导产业企业盈利承压。2023年上海制造业规上企业实现营收利润率5.5%,高于同期全国水平0.5个百分点;同期,上海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亏损企业数/企业总数)达24.6%,高于全国同期水平3个百分点。各行业表现分化, 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化学原料及制品、医药等行业规上企业营收利润率高于全国线,而运输设备、电子设备、电气机械、汽车、通用设备等行业规上企业营收利润率低于全国线。2024年1—7月,上述五个营收利润率低于全国线的行业中,仅运输设备规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2.%,约是同期全国水平的2倍;而其余四个行业利润总额持续同比负增,分别为-31.8%、-18.8%、-53.1%、-5.4%,均低于全国同期水平,值得关注。

二是制造业企业总量趋于负增。截至2023年末,上海制造业存量企业约11.9万家,在北上广深与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居中游水平。与疫情前2019年水平相比,上海制造业五年累计新增企业3.4万家,但存量企业总量减少1.8万家,降幅13.2%,显著低于合肥、广州、宁波、深圳等城市同期增长情况。这意味着上海制造业企业注销、迁出等数量较多,其制造业企业存续能力或值得关注。

这或主要受上海的经济能级与发展阶段导致制造业成本偏高影响。从劳动力成本来看,2022年上海城镇单位制造业就业人员127.5万人,年平均工资16.4万元,分别排名全国省级地区第10位、第2位;而长三角其他三省的制造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仅为上海的六成左右。从工业用地成本来看,2021—2023年上海累计出让工业用地1900余万方,成交均价在1353元/平方,分别排名全国省级地区第27位、第2位;用地成本较深圳、北京仍具优势,上海的供给规模更大、成本更低,但与近几年主要吸引上海制造业企业外流的城市相比,如苏州、南通、常州,工业用地供给规模是上海的2—4倍,成交均价是上海的20—40%,加之上述城市人才结构、产业政策等的不断优化,对制造业企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从政策导向上,锚固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推动高端制造业结构升级是重中之重。2023年5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工业投资年均增长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民用航空、高端船舶、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同年11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在“上海市产业地图”导向下,各区特色产业园区依托产业基础,培育集成电路、创新药和高端医疗装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民用航空等标志性产业链10条以上。

3.3 服务业:优势鲜明、政策赋能

服务业贡献了上海3/4的经济总量,在建设国际金融、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导向下,金融业和以信息软件业、科学技术业和租赁商务业为主的专业服务业贡献了上海服务经济的半壁江山。

金融业方面,根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上海目标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金融科技中心“两中心”,国际绿色金融枢纽、人民币跨境使用枢纽“两枢纽”和国际金融人才高地、金融营商环境高地“两高地”。在此定位下,上海多项金融运行指标长期居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末,上海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0.4万亿元和11.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7.3%和4.9%,排名全国第五位,其中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租赁商务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等。上市企业444家、科创板上市企业89家,分别占全国的8.3%和15.7%,资本市场科创浓度高,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发募集额313亿美元,居全球首位;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合计贡献全国28%的成交量和56%的成交额,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量已跻身全国前十;2023年上海占全国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的比重为43.5%,稳居全国首位。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近十余年来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的位次稳定在全球前十。在2024年3月最新发布的第35期GFCI中,上海排名全球第六位、亚洲第三位。分维度看,上海的专业服务(第12位)、金融科技(第11位)仍有提升空间。

与排名更靠前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 一方面,上海金融的对外开放程度和资产管理规模仍有提升空间。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上海外币贷款0.6万亿元,占全市贷款总额的5.1%,且呈连年下降之势;2023年末境外投资者持仓境内股市和债市规模占比分别为3.3%和2.4%,低于日本、韩国等10%以上的占比水平,与伦敦、东京等40-60%的水平有较大差距。同时,境内离岸金融服务能力仍偏弱,现行离岸金融政策只限于相关银行外汇业务(目前交行和浦发持有离岸牌照),仍待对标形成日本东京离岸市场(JOM)等本币离岸体系。

另一方面,人才供给仍有短板,金融从业人员和人才密度仍不及其他国际金融中心。根据国家统计局和CFA官网数据,截至2022年末,上海金融从业人数约34.8万(数据为统计局金融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口径,上海市委金融办数据显示2023年接近50万),占就业总数的约5.2%,低于纽约(17.4%)、北京(7.9%)、香港(7.4%)、新加坡(6.8%)等的同期水平;截至2024年4月,上海CFA持证人数4088人,占金融从业人数(2022年水平)的1.2%,不足同期纽约(2.6%)、伦敦(3.0%)、新加坡(2.8%)的一半。

专业服务业方面,根据2024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2025年目标1.8万亿),约占全国的20-30%,是我国产业前沿突破的主阵地,也是上海近年来产业政策的主要发力方向。在全产业链中,设计研发等服务环节集聚了更多的人才和产值,形成了高新技术专业服务业集群,创新动能和产业集聚度均具全国前列。

对于集成电路,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健全、产业势能最高、技术最先进的地区,构建了核心产品设计、先进制造、装备材料、高端封测服务、EDA工具为一体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根据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业、制造业、封测业、设备材料业销售规模之比为44:26:15:15,设计环节占主导地位。

对于生物医药,2023年上海生物医药“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链条产业规模9337.3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约1859.75亿元,即制造环节占全产业链产值的约两成,而研发、服务等环节占约八成。创新成果均居全国前列,2016—2023年上海一类创新药累计获批23个,占全国的17%;三类创新医疗器械累计注册获批41项,约占全国的17%;已经有23款1类创新药物和40多款创新医疗设备获批上市,分别占全国1/4和1/6。

对于人工智能,近年来上海人工智能企业倍数增长,规上企业从2018年的183家增加到2023年的348家,产业规模从1340亿元跃升到超3800亿元 [1]。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信息,截至2024年8月,我国共有188个GenAI完成了备案,其中上海拥有34个,居全国前列(北京82个、广东26个、浙江11个,其余地区尚少于10个)。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个先导产业也是外商投资的重点方向。截至2024年1月,上海外资研发中心累计563家,居全国第一。2023年上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软件信息业、租赁商务业、科学技术业,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金融资本、专业服务等重点领域。

近年来,上海以三大先导产业为核心的专业服务业主要有两个政策导向:一是加强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培育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梯队,加大力度集聚科技创新主体、扶持初创企业,持续吸引外资研发中心; 二是畅通科技成果对高端制造环节的带动,围绕“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对高端制造环节的培育力度,并探索更多场景应用、赋能其他行业,如生物医药产业便持续实施“张江研发+上海制造”战略,加速释放东方美谷、湾区生物医药港、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徐汇枫林园区、青浦生命科学园等多个医药产业园的高端制造空间。

四、展望与建议

综上所述,上海以“五个中心”为目标导向,科技创新动能强劲、高端产业基础扎实、国际合作密切,但近年来面对要素成本上升、外商投资减少与后发省份追赶,上海需要增强紧迫感,推动产业优势再造,强化自主创新、高端制造和区域协同,提升上海在关键创新领域的领跑地位,同时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高端服务业。

4.1 强自主创新

上海大院大所大平台集聚,截至2023年末,上海拥有3家国家实验室和4家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全国重点实验室原有存量44家,居全国第二;并以此集聚和服务了一批龙头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在光子科学、生命科学、海洋科学、能源科学、大模型等领域具有基础科研优势。由此,上海具有引领重大原创成果、攻关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的潜力。

然而,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领头羊,对照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的目标要求来看,上海的创新策源能力仍有提升空间。从全社会研究试验发展(R&D)经费占GDP的比重来看,2023年上海投入强度4.34%,接近“十四五”期末4.5%的目标,但低于北京的6.73%、深圳的5.81%。从基础研究占R&D经费的比重来看,虽然在“探索者计划”、“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等支持下,基础研究投入五年实现翻番,但2021年上海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为9.8%,较“十四五”期末12%的目标仍有差距,也较大幅度低于北京的16.6%和国际科创城市15%左右的普遍水平 [2]。

建议持续加强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投入,大幅放宽科技人才的落户门槛。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力度,目前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中对市级财政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水平的提高仍以定性导向为主,可以借鉴北京经验,提出“保持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等定量目标。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对于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具有市场前景的基础研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企业前瞻部署,部分市场参与动力偏低、存在一定风险的领域,可通过“溢价采购”进行研发阶段支持;同时,探索进一步增加对企业基础研究费用的税收抵扣比例,或采用“后补助”等方式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进行补助奖励。

三是大幅放宽科技人才的落户门槛。近年来,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参与竞争的城市中不乏深圳、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但上海的落户门槛依然较高。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前瞻性应对上海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建议大幅放宽科技人才的落户门槛。例如,对于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将居转户年限降低至3年;扩容重点用人单位名单,使更多企业能够通过人才引进渠道实现员工落户;放松非应届生落户门槛,对于海外重点高校、国内双一流高校或重点专业毕业的非应届生,降低落户门槛,使第一份工作不在上海的人才更易在上海落户,增强上海对其他城市生活工作的紧缺人才的吸引力。

4.2 强高端制造

在工业占GDP回升至25%并长期稳定的目标导向下,上海工业经济仍需发力,关键在于发挥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打通科技研发-高端制造全链条,提高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环节的产业规模。

建议一是力所能及挖潜土地资源保障潜力,降低用房用地成本。在工业上楼、土地集约利用方面,深圳已是先行者,2023年深圳工业增加值1.18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一,高于上海的1.08万亿元,但深圳产业用地仅有上海的40.2%。建议在26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借鉴广东深圳、珠海、东莞等地的“产业保障房”政策,即为战略新兴产业中适合“上楼”的轻量化制造、定制化小批量生产、柔性化研发设计等企业提供低成本产业空间。具体举措上,采用“政府主导、国企实施、市场运作模式”出租或出售政策性产业用房,其租金或售价仅为同片区同档次房源的30-70%,有效降低制造业企业用地成本从而实现引企、稳企;并引导承建国企“算大账”,优化国企绩效考核,按照“总成本+微利”供给产业保障房的,适度降低投资利润率考核要求。

二是积极推广智能工厂,推动制造业由土地和人力资源依赖,转为对上海知识技能型人才、金融、产业链生态等优势的黏性。以“灯塔工厂”为例,截至2024年8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灯塔工厂”名单,全国共74家,其中超1/3集中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上海拥有5家(宝山钢铁、西部数据、上海华谊、科赴、施耐德电气),居全国前列,稍少于苏州的7家、合肥的6家。入选“灯塔工厂”,须在制造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升以及绿色环保可持续等方面,集成运营成本降幅、生产效率提升、维护成本降幅、综合成本降幅、产量增幅等5个指标达到世界领先的技术应用水平,我国“灯塔工厂”运营成本平均下降35%。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到2025年目标打造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未来上海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的进度有望持续加速。建议借鉴苏州经验,通过强化全球“灯塔工厂”引领作用,免费诊断、技术输出、平台赋能、贴息奖补等措施,营造全流程服务生态,有效激励企业技改投入、降低对土地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敏感性。

4.3 强高端服务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是上海产业经济更具比较特色、更有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优势领域,同时也能更强力度带动长三角其他地区产业升级、为其他企业提供科技、专业等高端服务,做优做强上海“五型经济”中的“服务型经济”与“总部型经济”。

一是应对三大先导产业等科技领域初创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完善投融资、综合服务等创新创业服务保障。一方面,鼓励大型金融机构等在沪设立专项股权投资基金,形成覆盖金融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权投资体系,并为科技企业通过吸收合并、并购重组等补足技术短板、整合创新资源提供专项服务。

另一方面,重点支持关键要素与重点环节。如针对生物医药领域,探索制度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发挥上海临床试验机构、药械创新企业、高端医疗资源和高净值人群等多要素集聚的优势,具有率先探索创新药械先行先试的市场基础。可在临港新片区借鉴海南自贸港相关措施,尽快出台国际新药械在医疗机构先行定点使用、开展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加速创新产品获批等措施的实施细则,与药监部门共同编制临床急需药械目录、明确特许药械临床使用范围及期限、制定药品真实世界研究医疗机构试点申请和退出程序等,助推临港新片区成为我国创新药械上市的主要通道。截至2024年6月,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依托上述政策,已有29家医疗机构开业运营,进口使用临床急需特许药械超过400种,通过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批准4个药品、11个医疗器械注册上市。 针对人工智能产业,完善低成本的智能算力供给。上海徐汇西岸2023年9月揭牌创设了全国首个大模型生态社区“模速空间”,除了传统科技产业集聚区的配套服务,对接算力供应商搭建算力调度平台,并在市区两级政府支持下为购买算力资源的企业提供现金补贴,降低企业创新核心成本,率先探索有别于传统园区物业服务的创新服务体系,以此集聚了60余家大模型企业,完成大模型备案的企业数占全市总数的六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