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会议动态 | ALCE 2024新能源汽车全新架构设计分会场

IP属地 北京 编辑:郑佳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时间:2024-10-15 21:02:59

10月10日,在第十七届汽车轻量化大会期间,以“新能源汽车全新架构设计”为主题的分会场在明月湖酒店进行。分会场的权威性报告吸引了众多专家和嘉宾的关注,各位报告嘉宾对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全新架构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解读,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副主任 刘波

此会场由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副主任刘波主持,来自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高级工程师任俊成、吉利汽车研究院智能仿真技术专家马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车身专家黄川、湖南大学教授何智成、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工宋凯以及上海典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毛雪峰6位学者及专家在本次会议做了相关报告。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高级工程师 任俊成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高级工程师任俊成的报告主题为大型车身结构件一体化成型设计优化与验证。报告主要讲述了东风某车型在一体化前机舱结构设计优化与验证方面的开发过程。报告首先解释了与传统钢制车身的差异和技术目标以及一体化结构的设计技术路线,之后介绍了一体化压铸前舱的优化设计,包括设计准则、设计方案、轻量化设计和结构设计等内容。在压铸件设计开发和样件验证方面,详细介绍了东风在一体化压铸前舱结构仿真验证方面的工作以及压铸件样件和连接试制验证的过程,对工艺参数优化、产品性能优化和连接验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对比,并通过实物验证证明了设计模拟结果和样件性能符合设计目标。任俊成与参会代表讨论了碰撞仿真结果与实物碰撞的差异以及压铸合格率等内容。通过讲解,可以看到东风集团在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应用方面逐步成熟。

吉利汽车研究院智能仿真技术专家 马凯

吉利汽车研究院智能仿真技术专家马凯做了题目为智能仿真驱动新能源汽车架构开发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布局的CMA、SEA、GEA三个架构。架构化造车具有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缩短开发周期、提升质量、增强灵活性、便于升级和维护、促进创新、节能减排、简化供应链管理等诸多优势,马凯例举了智能仿真技术驱动结构轻量化的效果,对门槛、电池包边结构优化后减重15公斤。他提出智能仿真驱动架构轻量化设计效果显著,需要行业共同加速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AI是未来的新质生产力,在在智能仿真工作中融入AI方法仍有很多障碍。未来需要解决AI训练数据量、数据质量、数据准备以及企业间的数据共享问题。同时AI 算法具有局限性,没有通用和万能的算法,应用门槛高。最后强调了智能仿真技术在驱动新能源汽车架构开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车身专家 黄川

长安汽车黄川专家的报告题目是“一体铸铝+CTV”架构开发,黄川介绍了长安集团的发展历程及研发实力,长安致力于打造技术领先、具备扩展性和前瞻性以及可持续进化的“智能、低碳” 平台架构。车身架构开发的总体策略是以“架构统一、带宽可变、接口统一、通用化、高性能、轻量化、成本合适、共线生产”等八个维度为主要先进性目标,打造技术先进的平台化车身架构。并着重对轻量化这一领域进行深入开展,通过不同技术路线对比最终选择“一体铸铝+CTV”。他还介绍了CTV架构的密封系统、安全系统设计及验证过程。长安的全新架构实现了下车体减重约30%,乘员舱Z向空间优化22mm,将163个零件深度集成为2个,研发和生产效率提高50%,吸能效率相比钢制车身提升54%,达成24版C-NCAP五星和中保研23版PGGG等众多优异成绩。报告指出,长安的全新架构得到了福特和马自达的借鉴,中国技术已经从中国走向世界。

湖南大学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 何智成

湖南大学教授何智成做了题为汽车可扩展架构的车身与底盘部件智能设计的报告,他从可拓展车身架构的智能设计、可拓展底盘架构的智能设计以及全新架构的底盘拓扑构型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他提出未来智能设计将围绕钟志华院士的新功能、新架构、新能源、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装备以及新模式的“8新联动概念来进行”,汽车结构与功能设计将向结构创新设计、智能车辆功能设计发展,报告关注未来汽车设计中的智能化和可扩展性,并强调了创新和功能设计的重要性。

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工,湖南大学研究员 宋凯

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工、湖南大学研究员宋凯的报告题目是新型管梁工艺及其车身架构影响与案例分析,报告内容涵盖了技术背景与需求分析、热气胀管梁工艺、多元材料多工艺一体成型工艺以及新型管梁工艺车身架构及案例。报告中指出,当前车身对于轻量化、高强化、集成化和个性化等方面有着迫切需求。高强管梁结构可以满足这些需求。通过与传统冲焊成型工艺和传统胀管技术进行对比,报告展示了现有技术的优势。同时,通过对应用场景的分析,提出了多元材料多工艺一体成型工艺,强调其集成度高、轻量化效果好、强度高且连接可靠更安全的优点。宋凯在报告中介绍了热气胀+半固态+注塑等多工艺多材料样件,并说明了该技术的核心难点。报告还展示了极氪MIX、福特福克斯等量产的热气胀案例。同时,报告中还介绍了2023年工信部“工业母机”专项支持“热气胀+铸铝”一体化车身制造,以超越奥迪空间框架结构SAF技术,并引领全球新能源车身制造技术的变革。说明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潜力。

上海典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毛雪峰

上海典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毛雪峰的报告题目是轻量化设计在车身概念阶段架构开发中的问题与思考。在报告中,他提出了轻量化设计的复杂性,并引导听众展开思考。他认为轻量化应该在概念开发阶段就得到解决,并需要新的技术和研发思路。毛雪峰在报告中给出了轻量化在概念开发中的工作和目标,并与项目开发节点进行了对应关系的说明。他还举例说明了某车型的设计开发过程,该过程采用了他提出的开发思路,提前3个月完成了设计减重17.7公斤,并获得了一批可重复利用的模型数据等效果。他提出了“可重复利用的数据”这个概念,用以替代常用的“数据库”概念。报告为轻量化设计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前瞻性思路。

本次会议嘉宾分享的新能源汽车全新架构设计的现状和趋势,从模拟软件、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平台架构搭建以及车型开发设计理念等方面为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强调了新能源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中的创新技术和方法,有助于推动汽车轻量化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推荐阅读:

第十七届汽车轻量化大会在扬州圆满闭幕 ALCE 2024|中欧汽车轻量化连接技术论坛成功召开

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抖音号|CALA2007

征稿:关于汽车轻量化相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文稿,请发送至lst@sae-china.org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