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200亿新风口突然爆火,“AI 智能体硬件”概念会否产生泡沫?

IP属地 北京 编辑:赵磊 钛媒体APP 时间:2024-10-15 18:02:34

2022年ChatGPT爆发至今,生成式 AI 已经从模型走向应用,因此,基于生成式 AI 软件的智能体硬件正逐步成为新风口。

估值2680亿美元(约1.9万亿元人民币)的字节跳动豆包近日发布首款 AI 智能体耳机 Ola Friend,采用开放式设计,无需打开手机,便能通过语音唤起豆包进行对话,能够在信息查询、旅游出行、英语学习及情感交流等场景为用户提供帮助。这是字节跳动首款基于豆包大模型的 AI 硬件耳机设备产品,同时也是字节跳动旗下首款生成式 AI 硬件设备。豆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款耳机是豆包在AI场景的一个探索和尝试。

与此同时,另一家芯片大厂联发科技也于日前发布天玑9400,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打造。这是全球首款旗舰 5G 智能体 AI 芯片,也是今年国内首个大幅提升智能手机 AI 能力的旗舰芯片。

更早之前,前苹果首席设计师Jony Ive证实,OpenAI CEO奥尔特曼(Sam Altman)正在与其建立公司计划推出一款AI硬件。奥尔特曼称,AI 杀手级应用应该是一个超级能干的同事,“它绝对了解我一生的一切,包括我的每封电子邮件、每一次对话,此外,它还能立即解决一些复杂任务”。

从耳机设备到芯片,从AI PC到AI手机,基于在传统硬件基础上融入 AI 应用能力,“智能体”似乎成为生成式 AI 硬件新载体。

据华经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自主智能体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4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29.29亿美元(约合207.61亿元人民币),超过200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54%,未来仍会出现大量Agent(智能体)产品。

传统硬件寻路,AI智能体成新风口

不久前,OpenAI列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五级路线图:L1是聊天机器人;L2是推理者,即像人类一样能够解决问题的AI;L3是智能体,即不仅能思考,还可采取行动的AI系统;L4是创新者;L5是组织者。

究竟什么是AI智能体?“通俗来讲,AI智能体就像一个有智商、有情商、能理解、会帮忙的‘小助手’。”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先进技术中心副主任陈浩表示。

对于科技和消费行业而言,AI 无疑是近两年来的重中之重。根据IDC统计,中国生成式AI产业生态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层、算法模型层、平台层、场景应用层、服务层,面向业务、行业搭建各种生成式 AI 解决方案和生态。在这其中,芯片、手机、电脑等传统硬件设备都会受益于生成式 AI 技术变革。

以智能手机为例。

据IDC今年7月发布的最新预测,智能手机行业未来将发生改变,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生成式AI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63.6%,达2.342亿部,出货总量占 2024 年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 19%。展望2028年,IDC预计生成式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9.12亿部,期间年复合年增长率 (CAGR) 78.4%。

早前某家上市公司的私下交流中,多位 AI 硬件负责人对钛媒体App表示,就现在来看,机器人似乎是生成式 AI 技术的一个“载体”,但制造和采购成本很高。因此,在成本有限下,如何利用硬件把生成式 AI 技术变得“好玩和有用”正成为行业新课题。

实际上,基于 AI 智能体“软件助手”形态,耳机成为生成式 AI 软件技术的重要落脚点之一。

今年10月10日,字节跳动豆包发布首款 AI 智能体耳机 Ola Friend,采用开放式设计,单耳6.6克同类最轻,耳机接入豆包大模型,并与豆包APP深度结合。用户佩戴Ola Friend后,只需直接触摸耳机或者说出唤醒词“豆包豆包”,就能够通过语音,调用手机上的豆包App进行交流,在接入豆包后耳机拥有了通用智能,可以在旅游、英语学习、聊天等场景中进行体验,该设备10月17日开卖,售价1199元。

豆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款耳机是豆包在AI场景的一个探索和尝试,希望Ola Friend能成为随时陪伴用户耳边的朋友。豆包的各种能力也会在后续持续迭代,为用户在生活中各个场景提供帮助。

Ola Friend耳机的硬件部分由字节跳动不久前收购的原Oladance团队完成,Oladance成立于2019年,由前BOSE高管李浩乾与多名BOSE工程师共同创立,该团队是最早提出OWS(Open Wearable Stereo)专利技术的专业耳机厂商,主打全开放式OWS耳机。今年9月前后,字节跳动证实收购开放式耳机品牌Oladance,完成100%控股。本次交易中,黑蚁资本和蓝驰创投等原股东已全部退出。据晨哨并购,此次并购交易总额在3亿-5亿元。

“我们将这款耳机命名为 Ola Friend,是对新朋友的一种问候,也是希望用户能够像与真正的朋友交流一样与 AI 进行互动。我们希望 AI 能够突破传统的设备和场景限制,进一步探索更多空间的可能性,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豆包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止是字节豆包。未来智能也是一家智能消费终端厂商,其研发的科大讯飞 AI 会议耳机可实现智能翻译、文字生成等多个AI功能。

未来智能CTO王松对钛媒体App等表示,“大厂下场的原因还是在抢占未来的入口,现在的入口是手机,未来可能是耳机,可能是其它穿戴式设备。大厂的进入一定会带热这个(AI耳机)赛道,当下这个赛道还没有到寡头垄断的时候,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

数据显示,线上销售方面,2024年截至10月15日零点,讯飞AI会议耳机在京东平台的AI耳机全品类中稳居销售榜首;线下销售方面,销售门店超过1000家,激活量为同期2.5倍。自2022年5月iFLYBUDS Pro发布至今,讯飞会议耳机的月活跃用户增长911%,用户留存率也提升至76%,未来智能产品已在全球154个国家有使用记录。

谈及“把大模型塞进耳机里”话题时,王松表示,目前 AI 耳机的主要难点还是在于耳机的算力和电池续航,耳机现在的算力从主频上看大约相当于25年前的奔腾3系列PC处理器,主频大约在200-300Mhz, 虽然不能只看主频,但可以想象的出来性能有多孱弱。现在的主流手机也只能跑一些参数量比较少的大模型,所以想直接在耳机上运行大模型还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当然大模型本身的运行效率也在提升,需要的算力越来越少。

两者双向结合可能也要至少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看到耳机上直接运行大模型。”王松认为,OTA是 AI 耳机带来的重要方案。硬件产品本身是存在硬迭代周期的,以耳机为例,至少要6-9个月才能完成一款新品的研发,同样AI也在快速的迭代,但是软件迭代的周期就没有硬件那么固定,所以一款硬件在生命周期内如果能持续提供给用户更有价值的功能,能够匹配到相应的AI和软件能力,那么就会持续提供OTA更新。

王松强调,现在的“AI耳机”大部分都是依赖手机的AI,还没到真正的AI耳机时代。至少要具备独立运算和网络能力,有耳机本地的操作系统,那样才能称为真正的AI耳机。

上市公司洛图科技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8月,AI耳机对比去年同期销量增长763.3%,销额增长1447.2%。自今年5月以来,国内AI耳机产品均价一直稳定在千元以上,月度销售金额也迈上了2000万元的新台阶。2024年全年,国内AI耳机的电商市场销量有望突破20万副,同比增长预计可达488.7%。

此外,芯片也是 AI 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联发科方面表示,基于NPU(神经网络处理器),天玑9400集成第八代 AI 处理器NPU 890,其端侧多模态 AI 运算性能高达 50 Tokens/s。与前代相比,在大模型提示词处理性能中实现80%的提升,文生图Stable Diffusion的执行性能提升了 2 倍,AI模型文本长度提升达 8 倍,但功耗同比下降35%。

“在联发科的第八代 NPU 上,我们将这个硬件算子的指令集,将这种训练的指令集融入到硬件能够支持的加速指令上,使得我们可以实现端侧快速、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生成。”联发科高管表示。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杨雯在报告中表示,生成式AI正高速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生活到工作,其影响力无处不在,生成式AI在消费端市场(C端)的影响力正迅速扩大,已经开始重塑消费者体验,企业需要抓住这一技术浪潮带来的机遇。

生成式 AI 热潮是否在形成泡沫?

10月14日晚,202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三位学者: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MIT教授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A·罗宾逊(James A. Robinson)3人共同获得这一奖项,以表彰“对制度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繁荣的研究”。

其中,阿西莫格鲁是反对 AI 快速发展的重要学者。他认为,目前AI发展已误入歧途,许多算法的设计是尽可能地取代人类,但技术上取得进步的方式是让机器对人类有用,而不是取代人类。

阿西莫格鲁曾指出,未来AI进步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可能并不大,预估今后十年AI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上限不超过0.66%。

不过早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颁给了共五位 AI 学者,市场认为 AI 正在成为一种“泡沫”,本被质疑“泡沫破灭”的 AI 未来可能会持续引爆资本热潮。

据Gartner技术周期显示,AI 已经度过了过度预期的高峰,将进入幻灭的低谷。报告预测,到2025年,30%的当前 AI 项目将在概念验证后被放弃,同时,许多 AI 项目将由于数据质量差、风险控制不足、商业价值不明确或成本不断上升而失败。

Gartner指出,实施生成式 AI 项目可能耗资数百万美元,并产生巨大的持续成本。例如,推出新一代 AI 虚拟助手的成本可能为500万-650万美元,每位用户每年的经常性预算支出为8000至11000美元。

IBM watsonx.ai 产品管理总监 Maryam Ashoori认为,Gartner 对失败的新一轮 AI 预测与IBM预测一致。她指出,三分之一的公司在试点阶段后放弃了 AI 用例,但这意味着另外两家公司看到了足够的希望,可以继续实施下去。

“有很多很酷的 AI 解决方案比生成式 AI 更便宜。当我们与客户进行规划会议时,他们需要的三分之二的解决方案不一定适合生成式 AI 模型,有的已经是与 AI 无关的解决方案。”IT咨询公司Alliantgroup公司总经理Chris Stephenson 强调,“从早期开始,人们的期望就被过高地夸大了,而且这种期望一直持续,我认为这将是一个相当深的幻灭低谷。上涨必然会下降。”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编辑|胡润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