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全球交付60万辆,蔚来做对了什么?

IP属地 北京 编辑:任飞扬 央广网 时间:2024-10-15 15:21:21

2024年10月11日,蔚来全球交付量站上60万台阶,这是迈向蔚来宏大蓝图的坚实一步。不过,与其把这称作蔚来的一座里程碑,毋宁说,通过这一步,我们得以瞥见“换电”壮阔且笃定的未来一隅。

科技创新的历史即观念更迭的历史。曾经,内燃机与电能驱动间的矛盾是掣肘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今,新能源这头“洪水猛兽”已拿下市场的半壁江山,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五成,油转电已是大势所趋,也印证了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曾经的断言:在2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能够超过80%。

如果说,在正确的时候坚持做正确的事,需要宏图伟略,那么在备受质疑的时候,坚持难而正确的事,并成为破浪者,则需要一种使命感。在中国,能源争论显然已盖棺定论,那么,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通过回首与眺望,作为先行者的蔚来尝试书写了答卷。

回首过去:从一而终的决策

蔚来,作为目前唯一坚持换电赛道的造车新势力,很大程度上把“换电”这一概念带向公众台前。但从更广阔的历史维度看,蔚来并非这一路线的首创者。

国内的换电产业可以追溯到2006年国家电网响应国家号召启动的电动汽车项目,2010年项目团队开发完成了中国首台可上牌的纯电动汽车,并发展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

2013年,特斯拉在发布会上演示了90s换电技术,并推出相应可换电车型,但2015年便正式宣布彻底放弃。

特斯拉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两点:一是费用昂贵。车主需要为每次服务支付60-80美元的费用。二是操作繁琐。车主需要自行取回更换的电池,或由特斯拉付费邮寄到家。基于此种换电服务而造成的失败,马斯克表示:“(换电技术)将来的推广价值不是很大。”

但蔚来看到了换电路线在中国的价值所在,并真正把它带到了公共领域。2017年12月16日,蔚来推出了全球首个面向私人用户的汽车换电服务系统——NIO Power,实现了3分钟以内的电池自动化更换。自此,中国换电产业迎来一段艰难发展与全面超越的时刻。

回首看,蔚来的成长一直与质疑相伴。主流的市场试图告诉它:“谁会愿意‘以新换旧’?”“烧钱模式行不通的”“市场标准化太难了”。这些,它并非听不见,但它坚信,换电的未来,是彻底解决电池寿命问题,迈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为了打造国内最健全的换电体系,蔚来不断加大投入成本,不惜将盈亏平衡点推迟。多年过去,蔚来的成果逐步显现。截至2024年10月10日,已布局2563座换电站、25572根充电桩,全面建成7纵7横12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累计打通80条加电风景线,成为充电桩换电站布局最多的汽车品牌;为了提供远优于超充模式的便利与用户体验,蔚来不断更新换电技术体系,截至2024年8月5日,累计完成换电5000万次,并且蔚来第四代换电站推出后,换电速度提升22%,最快仅需2分24秒。就在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蔚来全国累计加电次数近80万,单日换电服务峰值首次突破10万次,同比增长达33.3%。

却顾所来径,站在60万辆交付的发展节点,蔚来稳扎稳打,步步生花。随着9月底开启交付的全新第二品牌乐道的推出,换电门槛下探到15万级。预计在2024年底推出的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将进一步提振换电市场潜能。

面对当下:躬身入局的决心

补能体系建设作为新型电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是一项高政策主导型产业,涉及广泛的民生福祉。而其中又需要地方政府、电网体系、民营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协调运作。可以说,蔚来的每一步企业发展,都是对国家战略需求的回应与嵌入。

如果以2020年5月,“换电”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起点,换电产业便成为当下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核心命题。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鼓励开展换电模式的市场应用。紧接着,2021年11月,《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正式实施,成为我国换电行业的第一个基本通用性国家行业标准。

为什么换电如此重要?因为补能体系的建设本质上不仅遵循技术逻辑,更需要看到地方电网阈值与供能水平的基础设施逻辑。

基于两种逻辑的结合,蔚来搭建了以换电站为核心补能体系,能够实现智能化的车网交互。早在2016年蔚来所设想的发展蓝图中,“完成商业模式验证,建立全国充换电网络”便是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8年后的今天,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这背后,是蔚来作为少数派的坚定布局:从2018年5月20日首座换电站在深圳南山科技园落地,到今天建成2563座换电站,如果按单站300万元的成本计算,总投资已接近八十亿元。这也让蔚来成为国家级补能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企业”。

今天,蔚来补能体系的“规模增量”,已是一个可预见的未来。为了稳步迈向下一阶段:“推广行业共享,扩大换电规模”,蔚来正式发布“加电县县通计划”: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除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充电桩全覆盖。同时,越来越多的友商基于相同的期待与认同加入换电征程,以蔚来体系为核心的换电联盟持续扩容,一汽、长安、广汽、吉利、奇瑞、江汽、路特斯和极越等品牌的入局,使蔚来换电体系能够服务更广大车主。一张“由点及面,由线串点”的蔚来图景便跃然眼下,标准化、共享化、规模化的行业生态势必进一步完善。

展望未来:从先行者至引领者

换电具有高效便利的现实优势,是60万车主用脚投票的结果。据最新数据,同时,超七成蔚来用户选择BaaS(Battery as a Service)方案购车,六成用户因为换电而选择乐道。蔚来在换电赛道的坚守,让企业护城河愈发静水流深。

回到开篇之问,当“油或电”不再是问题,那么下一个问题是什么?笔者认为,问题在抛出之前,就已被蔚来抢答。

首先,“电池过保”,已是一个近在眼前、亟待面对的事实。就在今年8月23日,《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颁布,这部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检测标准,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验和电气安全检验成为必检项,将会对全国2472万辆新能源车产生巨大影响,新能源车主将为电池安全付出高额成本。

蔚来践行的“换电”解题思路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池全生命周期的隐患。回望历史的后视镜,也正因蔚来对换电赛道的价值坚守,才能够与国家建设战略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a.换电即终身质保。“可充可换可升级”作为蔚来补能体系的底层逻辑,致力于为车主提供全方位、全链路、全周期的用车体验。其中,换电作为蔚来的价值核心,让车主永远快人一步、体面十分。

b.租用代表了普惠与可持续理念。基于BaaS+换电的“车电分离”方案为电动汽车市场提供了颠覆性商业范式:车主购车时可选择按月租用电池,而非高价买断。这一方案不仅降低了车主的购车门槛,还进一步提高了二手市场的价值认同。

c.不断进化是一种承诺。蔚来通过研发15年长寿命动力电池,建立全生命周期电池健康运营系统,进一步提升换电体系动力电池寿命,使得目标电池使用15年依然具有高于85%健康度,不断支撑与优化补能体系的硬件基底。

为加速推进油转电进程,朝着百万里程碑加速进发,蔚来持续加码换电市场,推出6亿加电补贴,用于支付蔚来品牌车辆在蔚来能源结算体系内产生的补能账单,包括充、换电电费、服务费以及电池灵活升级费用。

知难不畏,直济沧海。“BaaS+换电”的蔚来方案已实实在在赢得市场与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在“买车”与“买电池”之间,首次拥有选择的权利。可以说,蔚来“一意孤行”般的坚定,不仅把换电推上了时代舞台,还诠释了何为电动汽车真正向好向善的产品形态与公共价值。 “车电分离”必将成为下一代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主题词。

(注:此文属于登载的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