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四部门释放信号:助企帮扶将出六大招

IP属地 北京 编辑:陈丽 财经杂志 时间:2024-10-14 22:15:19

图/国新网

鼓励平台企业流量重点向三类经营主体倾斜;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帮助经营主体缓解资金周转困难;支持1100多家“小巨人”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大对涉企违规收费的监管执法力度;规范涉企检查,加大对过多过滥检查的整治力度

文|财经记者 孙颖妮

编辑|王延春

要着力解决小微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有力有效减轻企业负担;预防和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大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加快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强涉企执法诉求沟通机制建设。四部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今天四部门联合发布六条政策措施,助力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部门共同介绍加大助企帮扶力度的有关情况。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表示,将从支持互联网平台上的商户扩大市场交易量、对个体工商户精准帮扶、推动将质量信誉作为企业的融资依据、加快制修订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重点标准的进程等四个方面精准扶持不同经营主体发展、有力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着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王江平透露,在科技创新方面,今年将通过中央财政支持1000多家重点“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的配套能力。通过专项再贷款项目,支持1100多家“小巨人”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面向中小企业发布中试服务资源目录,优先支持“小巨人”企业参与重点产品和重点工艺的应用计划。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表示,将出台多个举措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比如,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帮助经营主体缓解资金周转困难。

此外,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在工程建设、外贸出口等相关领域,推动履约保证保险、关税保证保险来替代保证金。据介绍,这项措施上半年已经帮助了52万家企业盘活存量资金,减少资金周转压力。

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表示,将针对涉企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乱作为、不作为问题。

近两年来,诸多市场经营主体面临经营困难,民营企业信心不足、预期不稳。民营企业家普遍感到,生存发展举步维艰,营利能力越来越低,利润空间极度压缩。2023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0.4%。民间投资占比从2022年的54.2%下降为2023年的50.4%。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民间投资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4%。但进入二季度以来增速有所放缓,1月至4月、1月至5月、1月至6月、1月至7月民间投资增速分别同比增长0.3%、0.1%、0.1%、0%。1月-8月,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2%,年内首次转为负增长。据券商研究机构测算,8月当月民间投资下降1.6%,刷新去年9月以来最低增速。

当前,市场呼唤更有力度的政策和改革企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精准帮扶个体工商户,引导网络平台帮助商户扩大交易量

市场需求不足、居民消费不振、经营成本过高、融资贷款困难等是当前民营企业等市场经营主体面临的普遍问题。

对此,罗文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将推出四个方面的政策扶持不同经营主体发展、有力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当前,无数中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等平台谋生存,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罗文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引导平台企业用流量帮助平台内商户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交易量。对此,将出台关于引导网络交易平台发挥流量积极作用、扶持中小微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鼓励网络交易平台企业合理配置流量资源,重点向三类经营主体倾斜,就是农产品经营主体、特色经营主体和新入驻经营主体倾斜。

当前,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困境。对此,市场监管总局将推动将质量信誉作为企业的融资依据。着力推动金融机构将企业的质量能力、质量管理、质量品牌等质量信誉要素,纳入对企业的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尤其要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授信额度、利率、融资期限、还款方式方面实施差异化安排,提高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和便利度。同时推动股权、基金、债券等融资工具组合发力,每年可以实现质量融资增信授信额度3000亿元,这将全面惠及各类企业。

个体工商户是中国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在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难也有所不同。对此,罗文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其中,将个体工商户分为生存、成长、发展三个类型和名、特、优、新四个类别,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全国统一的分型分类“个体工商户名录库”。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在税收、社保、就业、融资等领域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推动地方政府在场地、成本、培训、招工等方面对个体工商户实施精准帮扶。”罗文说。

当前,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正在加快推进,能够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罗文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快制修订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重点标准的进程,重点升级能耗排放技术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大回收循环利用标准供给,切实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出台促投资与扩消费举措,助力企业拓市场

当前,诸多工业企业面临订单不足问题,工信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将推出一批促消费、扩内需的具体举措,帮扶企业拓展市场、释放活力。

王江平表示,第一,聚焦投资带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工程。抓紧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批复和资金,加快已签约的1500亿元技术改造再贷款发放到位。近期,向银行推荐一批新的专项再贷款项目,并提前谋划2025年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组织工业领域储备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目前,工业领域在建和年内开工项目大约有3.6万个,预计未来三年将拉动投资超过11万亿元。

第二,围绕扩大消费,组织优供给、促升级系列行动。一是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为了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工信部制定实施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充电器、电气安全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分两批发布31家符合规范条件的电动自行车企业名单。二是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年底将继续举办新能源汽车下乡专场活动,同步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下乡,新增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三是启动建设中国消费名品方阵,从历史经典、时代优品、潮流新锐三个维度选数千件中国消费名品,推出首批百件具有全球认可度的优质品牌,并组织开展全球性的传播推广活动。四是在全国布局建设特色食品产区,组织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以及“吃货节”等“三品”全国行活动。

第三,深化场景应用,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以低空产业生态构建为导向,支持空域资源较好、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地区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地打造低空多场景的应用示范体系,加快培育低空物流、城市和城际空中交通、低空文旅等低空消费新业态,拓展农林植保、巡视巡检、应急救援等新模式,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等新领域新赛道。同时,支持企业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聚焦典型行业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梯度培育一批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的智能工厂。

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当前,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面临资金周转难问题。

丛林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出台多个举措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

第一项措施是,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帮助经营主体缓解资金周转困难。这项政策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小微企业,同时还阶段性地扩大到中型企业。“这里面还需要再强调一下,符合条件的续期贷款不能单独因为办理续贷这个因素下调贷款分类。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综合考量借款人的履约能力、担保等因素,合理确定续期贷款的风险分类。”丛林说。

第二项措施是,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这项机制的核心是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在企业端,全面了解辖内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精准帮扶,切实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在银行端,疏通信息传递和资金传导的堵点和卡点。

丛林表示,建立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是希望达成三个目标:一是直达基层。低成本信贷资金要直达基层,打通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快速便捷。银行原则上要在一个月内作出是否授信的决定。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银行要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流程,加快办理速度。三是利率适宜。通过节约信息收集成本、压减中间环节,减少放贷成本和附加费用,总体上降低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第三项措施是,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在工程建设、外贸出口等相关领域,推动履约保证保险、关税保证保险来替代保证金。同时,还推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采用“信用保障+保单融资”这种综合金融服务的方式,帮助众多出口企业减少后顾之忧。

第四项措施,完善尽职免责制度。丛林表示:“近期对于原来的普惠信贷尽职免责通知作了进一步修订,明确了各类免责的情形。对于基本履行了岗位职责,仅有轻微过失的人员,可以减责或者免责。很多银行都已经按照监管要求,细化并且完善了内部规定,免责人数和比例都有上升。”

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稳定预期提信心

相比系列支持政策,民营企业等市场经营主体更需要以法治的确定性促进预期的稳定性。

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被业内认为是提振民企信心的“关键一招”。

“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以来,司法部已经收到了一千多条意见和建议。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发布会上,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表示,草案作为中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把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落下来,构建稳定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发展预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草案第一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等写入法律,并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这充分表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并将长期坚持的大政方针。“这些内容成为法律制度后就具有了稳定性和刚性约束,必将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据悉,草案涉及民营企业最关切的几项问题,包括促进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支持民营经济科技创新、优化民营经济投融资环境、规范经营、完善服务保障、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等诸多内容。

权益保障是民营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草案明确,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经营自主权等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名誉权、荣誉权和民营经济组织经营者的隐私权、个人信息等人格权益受法律保护。

草案还明确,实施限制人身自由和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等强制措施,应当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进行;禁止利用行政或者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细化办案程序,规范异地执法行为。

财经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企业家最大的不安全感来自当权益受到侵犯时无法依靠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也意味着企业家失去了保护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少企业家认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民营企业家最大的“保护伞”。

整治扰企执法、创收执法,解决执法乱作为

当前,涉企执法存在一些不规范的乱象,有些行政执法人员存在粗暴执法等不文明执法行为。对此,胡卫列表示,针对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司法部将强力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乱作为、不作为问题。

近期,中央依法治国办组织开展了针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法治督察,目前,司法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对扰企执法、创收执法等突出问题的整治情况进行专项监督。下一步,将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抓好整改。

“最近我们注意到,关于涉企检查的意见比较集中,检查频次过高、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胡卫列表示,对此司法部将

着力规范涉企检查。在这次的法治督察中,将把行政检查作为一个重点,着力加大对不规范检查、过多过滥检查的纠治、整治和规范力度。之后,还将曝光一些典型案例,加大督促整改力度。

此外,司法部还将全面加强罚款监督。依法规范罚款的设定与实施,坚决防止以罚增收、以罚代管的行为。同时,推动各级执法机关建立完善涉企执法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尽可能降低行政执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此外加强涉企执法诉求沟通机制建设,形成监督合力。最后,还要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市场监管总局也将进一步规范涉企的执法和监管行为。罗文介绍,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即将出台关于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推行服务型执法的指导意见和市场监管执法行为规范,具体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规范执法监管行为:一是细化裁量基准,促进过罚相当。二是优化执法方式,体现执法温度。三是规范日常监管,做到无事不扰。四是加强普法服务,推动企业自律。

在部门执法过程中,对企业“乱收费乱罚款”的问题依旧突出。对此,罗文表示,接下来,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大对涉企违规收费的监管执法力度,一是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设立收费项目,二是加大对乱收费行为的惩戒力度,三是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法治保障,四是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例如,在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设立收费项目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将针对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收费,加强涉企收费政策文件的源头把关,对检查发现没有法定依据的政策文件,及时推动修改、废止。针对金融机构、水电气暖等收费主体,加强检查抽查,坚决治理重复收费、强制收费等问题。完善各类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全面公开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不在目录内的一律不得收费。

责编|秦李欣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