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工智能领域掀起了一股新的创业潮,而英伟达作为AI芯片领域的独霸,成为了这场创业潮中的最大赢家。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凭借其掌握的AI算力命门,成为了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虽然中国科技企业们正试图迈向AI时代,但它们对上游芯片供应过度依赖,而英伟达几乎独占算力资源,直接让其以“垄断”优势攫取巨额利润。
早在美国政府限制A100、H100及其同等性能的芯片对中国的出口时,英伟达就调整了技术参数,以符合贸易规定。黄仁勋曾表示,中国初创公司一定会有机会来开发自己的大语言模型。然而,目前可用于训练AI大模型的A100大约只有4万~5万枚,相当吃紧。H100在网上的售价已经被炒到4万多美金;一枚A100也上升到15万元,有黄牛甚至喊出155万元的惊天报价。
据TrendForce 研究显示,运行ChatGPT至少需要1万枚A100芯片,而如果以A100的处理能力来预算,GPT-3.5大模型需要2万块GPU来处理数据,大模型商业化的GPT则需要超过3万颗。可以预想,算力作为一个产业蕴含的经济价值多么庞大,英伟达的潜在利润空间有多么惊人。作为实打实的“硬通货“,AI时代的“英伟达+台积电”就等于PC时代的“英特尔+微软”,也类似于移动时代的“高通+苹果”。他们站在科技产业的金字塔尖,以极深的技术护城河,竖起垄断高墙,攫取巨额利润。
然而,中国AI创业者们对上游芯片供应过度依赖,而英伟达几乎独占算力资源,直接让其以“垄断”优势攫取巨额利润。万亿美金市值的神话,直接表明了资本市场对这场上下游之间不对等博弈的态度。一个还没开始大发展的高科技产业,瞬间就注定了被海外企业掌控命脉的羸弱产业的命运,甚至和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铁矿石区别不大,令人唏嘘无奈。
虽然中国企业在AI芯片领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国内厂商的追赶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或许能够在这个领域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英伟达之所以能够在AI芯片领域独霸天下,一方面是因为其在图形、视觉等专业领域的长期积淀,另一方面则是深度绑定台积电等合作伙伴。黄仁勋和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都是华人,两人不仅是密友,也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英伟达在下一代AI GPU中导入台积电的3nm工艺,这也让其在高端芯片领域拥有更多的优势。
目前,全球能勉强抗衡台积电的只有三星和英特尔,而台积电的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国内最先进的厂商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相比还存在两代左右的工艺差距。由于光刻机等高端设备的禁运,国内产品要想在短期内实现高端替代,几乎没有可能。
尽管如此,国内厂商也在积极追赶英伟达的步伐。海光信息的DCU深算一号是国内唯一能支持FP64双精度浮点运算的高性能芯片,其性能基本能发挥出英伟达A100 70%的性能。此外,寒武纪的思元290系列、景嘉微的 JM9 、燧原科技、壁仞科技等初创企业也在苦苦追赶。
虽然中国企业和英伟达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中国厂商进入AI芯片领域,并在这个市场中获得更多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