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宇宙级浪漫!编号527205那颗星属于中大人!

IP属地 北京 编辑:李娜 生活英语对话 时间:2024-10-12 23:00:09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从这个晴爽秋夜开始

中大人又多了一颗专属星星

2024年10月12日

中山大学百年校庆月启动之际

“中大天文星”命名仪式

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天琴中心举行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杨清华

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赵长印

手中接过小行星命名牌匾

在中山大学95周年校庆日上

中山大学成为 全国唯一

有2颗以校名元素命名小行星的高等学府

双星在天

世纪中大的光华在宇宙中分外闪耀

揭秘“中大天文星”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人类探秘宇宙的步伐从未停止

小行星是唯一一类

可由发现者提名命名的天体

小行星的命名严肃、唯一且不可更改

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崇高荣誉

通常用以纪念

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单位或个人

该图用粉色小圈标出“中大天文星”,如图为当前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观测时,“中大天文星”在天图上的位置与轨道

其实,小行星“身份”的确立过程相当漫长

初次被发现时

它们会获得一枚临时编号

地球公转1周后

人们得以再次观测到同一颗小行星

并根据相关数据

预报该天体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状态

银河系(田隽恺摄于新疆夏塔)

一般来说

需要观测到 小行星的3到4次回归

才能最终确认它的身份

由于影响观测结果的因素十分复杂

这个过程往往需要经历至少3到4年

甚至更加长久的时间

2007年10月6日

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部主任赵海斌研究员

在盱眙观测站首次发现了

行至白羊座天区的“中大天文星”

彼时,她离地球约 1.38亿公里

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楼中的近地天体望远镜首次观测到了这颗小行星

初次观测后

紫金山天文台与基特峰天文台

卡特琳娜巡天、林肯实验室巡天计划

洛威尔天文台等天文观测单位紧密合作

进一步计算出她的精确轨道

2019年5月,国际小行星中心

从发现到获得正式编号

“中大天文星”用了12年

此刻,这颗数亿年前形成的天体

直径约0.941千米的“中大天文星”

正以 19.52千米/秒的平均轨道速度

即每日164万千米的高速

奔腾在火星和木星间的主行星带上

将凛冽星光洒向生生不息的世间

为中山大学的世纪华诞

献上“宇宙级”的祝福

“中大天文星”的尺寸渲染图,以珠穆朗玛峰为背景,想象该星的具体形状、颜色和材质,便于直观感它的大小(直径在0.729-1.629公里间)

中大百年“问天”路

一颗颗新星被发现、描绘、命名

勾勒出中国小行星探测的进路

“中大天文星”的命名

蕴含着中大天文人

对我校天文研究学术史

最温情的回眸与诚挚的敬意

邹仪新教授在天文台

1927年

中山大学创办了国内首个天文学系

秉持“不能徒攻理论而无实习”的理念

张云教授统筹建设了国内首座天文台

文明路天文台旧照

1929年

中大天文台在广州越秀区落成

1952年院系调整

中山大学天文学系整体并入南京大学

石牌校址天文台全貌

2013年12月28日

中山大学成立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

复办了中山大学的天文学科

2015年9月16日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在珠海校区成立

2016年4月10日

中山大学天琴中心成立

中山大学天琴中心

2019年

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

成功获得月面上五个反射镜信号

凤凰山上回响的“天籁”

标志着中国测月工程的飞跃

2020年

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

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正式成立

标志着 中山大学天文学科研重归国家队

2022年

“天琴一号”卫星获得全球重力场数据

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

有能力自主探测全球重力场的国家

从2016到2022

天琴中心科研团队锐意进取

结出“六年里,两大步”的科研硕果

在中大,你我皆可追星

在紫金山天文台的工程指导与帮助下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在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台址

青海冷湖赛什藤山

架起三架天文望远镜

有序开展天文观测研究工作

2020级和2021级天文系同学赴冷湖观测基地实习

未来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将继续携手紫金山天文台

持续开展创新型天文人才联合培养工作

推进“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

对“中大天文星”展开进一步探索

并以此加强天文观测实践教学

对天文观测兴趣浓厚的中大师生也可通过

《普通天文学》《天文学概论》

《太阳系之旅》《宇宙学概论》等公选课程

或参与由天文学社组织的科普开放日活动

与夜空共享亘古浪漫

一探夐绝星宇的神妙魅力

广州校区南校园星轨

广州校区东校园星轨

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与广州塔

峥嵘梦里,摘得星辰满袖行

从岭南海畔问天

到西北渺无人烟处的不懈求索

中大天文人与星空的对话

还将在人类智识的闪耀星谱上

叙写更为深入灵动的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