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房地产 » 正文

面对多人买房行为,郑强教授:这些根本没用,连祖坟也守不过4代

IP属地 北京 编辑:李娜 千年史馆 时间:2024-10-11 18:29:16

许多年前,在看郑强教授演讲的时候,他的每一句话都可谓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底气来源于哪?来源于知识在身体里的沉淀,来源于经过思考和比较后,再用最恰当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的传情达意。

当代社会,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达,使得人类的出生率远远大于死亡率,这也导致地球不堪重负而出现一系列可能的问题。房子,可能是越来越多的人卖力工作的理由,因为不是谁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面对多人买房行为,郑强教授:这些根本没用,连祖坟也守不过4代。郑强教授说出这样的话一定不是气话,背后一定有他的理由,他想针对这样的社会现象说说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试图唤起我们心中,对做一件事最起码要有判断的意识。

郑强教授演讲

买房,买的到底是什么房

“同志们,特权也好,歪风邪道也好,归根结底是我们人的意识。”这是多年前,郑强教授在对浙大新生进行演讲时说的一番话。想要搞清楚为什么那么多人买房,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意识层面的问题。

城市当中高楼林立,或为办公写字楼,或为家用居民楼,时不时露出的几栋矮楼还有可能是低调人家的别墅,或是刚刚修好的新的公共厕所。

其实无论是写字楼还是居民楼,它们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试想,你天天起早贪黑,在写字楼里一天工作八小时,运气不好还要摊到你加班,再不好给自己搞出个腰椎间盘突出啥的病,为的是什么?是为了住进更好的居民楼。

反过来再想,你在高档舒适的居民楼房间里醒来,如此舒适的环境是只有通过辛勤工作才能换来的。富足时可以给自己买辆车,不至于连早饭都顾不上吃而要去挤早高峰人挨人的地铁或公交。这样诱人的条件,你还有理由不工作吗?

写字楼和居民楼的关系也特别像卖家和买家。

卖家和买家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只有将他们合起来谈,硬币才有价值。这样的说辞也许有些“阴谋论”的腔调,但事实上,一块楼盘建好,它的作用只在创造经济利益,开发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将楼盘盖得漂漂亮亮,消费者才会买账。

由此关于为什么那么多人要买房也就不难解释了,他们买的房,是买的自己心中欲求能够被实现的房。不是买房者本人,是无法体会这份喜悦和满足的。如果你只是一个局外人,冷眼看着这些人天天累死累活要买房,想必会觉得特别可笑,但他们本身并不这么想。

对于有些人来说,买房是必要的,因为结婚需要房子,将来养孩子也需要房子,这样才能有个家。但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买房不过是为了彰显他们的财力和身份,是在内环买还是在外环买,都是有考究的。

买房≠买家

郑强教授针对多人买房这个行为说出这样一番话,其实还牵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家庭教育和对“家庭”这一名词的界定与认同在中国是缺失的。

中国领土面积世界第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但中国的土地同时却哺育了世界上最多的人,这可能是造成多人买房行为的一个原因,因为如果我再不买,将来我住哪?

这是一个对家庭极为看重的人可能会产生的想法,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强调“家”这个概念,古话里就说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样的,我连房子都没有家都没有,何来扫天下的说法呢?

这样的危机感就让年轻人们越来越想拥有一个家,如此才能施展更大的抱负。但我们也不能把所有人都当好人了,这其中势必有只把房子当容器的人的存在。

买房不等于买家,有人说房子是最值得投资的东西,于是就有人把它当摇钱树了。在我国,法律上的确没有限制个人拥有的个人资产,当然包括房产的数量,但我们内心应当对此有个数。

不要用道德绑架任何一个人,别人想买房的确是他的事,他想在哪买,为什么买都与你无关。但作为你个人,你应当明白,房子不是被用来落灰的,就像郑强教授说的,你若真觉得房子是用来落灰的,那还不如干脆买几块地留给自己将来睡呢。

仓廪实而知礼节

郑强教授针对这个问题说的话是大胆而犀利的。在以前的演讲中,他也提到过关于外语学习的问题。他自己就曾表示,我也留过学,我还会德语、英语、日语,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怎么会反对外语的学习呢?

但是有些事我们不能本末倒置,一件事要做,它的本质目的不能被换掉。就像外语,它本质上是为了方便我们的交流,而不是让它在潜移默化中抢走了我们自己民族文化应该有的位置。

买房也是如此,但无论它的作用怎么变,房子不是用来落灰的,更不会用来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财力和身份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件好事,因为有了物质才可以谈精神,谈生活,才可以是我们脱离原始的茹毛饮血,成为真正意义上有自我意识的生物。

结语

回顾郑强教授目前为止做过的所有演讲,除了面对多人买房,说道“这些根本没有,连祖坟也守不过4代”,他还有许许多多的“金句”。

他就像一位老师,一位家长,在向后辈传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受。他是一位教育者,教育了我们无法从课本、书本上汲取的知识。

那就是阅历。只有当我们经历更多,思考更多的时候,才不会如一只初生的小鹿般莽撞,才会考虑到一件事情背后会造成的影响,才会权衡利弊,做该做的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