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ESG年报解读|蚂蚁集团:首次ESG挂钩高管薪酬,科技伦理等议题需加强定量披露

IP属地 北京 编辑:王婷 搜狐财经 时间:2024-07-20 18:21:53

封面来源:蚂蚁集团2023年ESG报告

ESG年报解读为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迭代完善各行业ESG星级测评体系标准,并以最新标准为依托,以2023年公司ESG报告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公司2023年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进行了评价。

——本文为蚂蚁集团篇

出品 |

研究员 | 王晓潇

目前,蚂蚁集团已连续7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并自2022年起,报告引入第三方独立审验声明。作为非上市公司,其ESG报告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展示其在日常经营中践行可持续发展承诺非常重要的窗口。2023年,为回应利益相关方关切并做好自身风险管理,蚂蚁集团识别出“数字普惠”“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开放生态”4大主题以及19个实质性议题,建立实质性议题矩阵。

图:蚂蚁集团ESG实质性议题矩阵

ESG与高管薪酬挂钩 AI时代强调科技伦理

从组织架构来看,集团内部ESG领导工作仍然维持“一委一组一办”的结构。

董事会下设ESG可持续发展专委会,由董事长和一位独立董事担任委员,负责监督并评估ESG工作进展及绩效;ESG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由CEO任组长,CSO(首席可持续发展官)任执行组长,牵头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及实现路径;常设ESG可持续发展办公室,负责对外信披、ESG培训以及总体协调。此外,还有一个由4位专家组成的ESG顾问委员会进行外部赋能。

如何激励管理层将ESG理念真正整合进日常经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ESG因素参与高管薪酬评定的新模式。2023年,蚂蚁集团董事会首次将风险管理和ESG可持续发展纳入公司年度考核并与高管薪酬挂钩,意在更大力度推进公司战略有效实施。

不过,报告中尚未披露进一步信息,例如ESG具体哪些方面参与高管薪酬评定,后续是否有计划像已落实此项机制的企业一样,逐步将薪酬与ESG关键绩效表现挂钩的模式推广至公司多个相关部门和层级,建立起覆盖全员的可持续发展协同网络。

2022年,蚂蚁集团发布“数字普惠”“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和“开放生态”四位一体的ESG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AI浪潮和自身业务需求的背景下,2023年,蚂蚁集团又提出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和加速全球化的新业务发展战路,将科技创新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

图:蚂蚁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

AI无疑是2023年全球最热的关键词。从智能搜索到个性化推荐,从虚拟助手到内容创作。大模型正逐渐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与此同时,能源消耗、算法偏见、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多个问题上批评声纷至沓来。

早在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相关领域研究单位应成立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为科技人员提供科技伦理培训等指导意见。2023年9月,科技部又印发《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为科技伦理工作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指导。引导科技向善,遵守科技伦理成为科技行业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蚂蚁集团的AI First战略中,科技伦理是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组织管理方面,公司成立了科技伦理委员会、科技伦理实验室及执行小组,构建了公司管理层与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外部资深专家提供指导的常态化科技伦理治理机制。在对外合作上,公司亦表现积极。例如,蚂蚁相关专家牵头制定IEEE的关于反欺诈人工智能系统可解释性能力评估的标准、世界数字技术院的大模型安全测试方法等多项科技伦理重要标准制定。

不过,报告中描述较为简略,没有涉及内部委员会、实验室、执行小组的工作章程、成员构成、工作分工等更为具体的披露。此外,公司提到的已落地大模型安全一体化解决方案"蚁鉴"和"天鉴"平台,也缺少更多能够量化评估的信息。

图:蚂蚁集团2023年科技伦理治理工作关键关键绩效

首次开展董事履职评价 仍需加强公司治理和企业行为定量披露

2023年,蚂蚁集团在公司治理上最大变动当属主要股东投票权的变化。2023年1月,经过一系列调整后,马云的股份表决权从53.46%调整为6.208%。从马云个人集中控制转向包括管理层、员工代表和马云在内的10名自然人分别独立行使,表决权的分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治理的透明度。

从董事会层面来看,截至2023年底,蚂蚁集团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2名;独立董事4名,独董占比达到50%。此前,公司还在公告中提到,计划继续引入第五名独立董事,实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过半数。

董事会下设包括ESG委员会、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在内的六个专门委员会,细化和深化董事会的监督与决策职能,确保公司在特定领域的政策、实践和决策符合高标准的治理原则。因为并非上市公司,蚂蚁集团没有发布年报,且ESG报告中也缺乏董事关于从业经历、任期、报酬以及专委会任职情况;董事会及下设专委会成员议程及出席率等董事会治理信息。

开展履职评价,有利于加强董事监事履职规范性和有效性,强化“三会一层”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作的公司治理结构。2023年初,蚂蚁集团由董事会下设的提名与薪酬委员会主导,并由监事会监督,开展董事履职评价。不过,公司在报告中并未公布董事履职评价的维度,评价结果等详细信息。

关联交易管理是公司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关键治理环节,通过防止利益输送和内部人操控,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维持企业运营的独立性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减少治理风险,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蚂蚁集团的ESG报告,公司将“公司治理”议题识别为19个实质性议题之一。但公司对这部分介绍较为简略,主要集中董事会履职,对于关联交易情况并未有所披露。查阅过往ESG报告,也并未对此项有明确的信息或数据披露。外界只能通过阿里巴巴公布的2024财年(自然年的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业绩报告获悉,蚂蚁集团仍是阿里巴巴最重要关联交易方之一。2024财年内,阿里向蚂蚁支付处理和担保交易服务费,交易平台软件技术服务费等超过162亿;同时向蚂蚁收取行政支持、云服务、交易平台软件技术服务费等近129亿元。

2023年7月,蚂蚁领到金融监管部门合计71.23亿元的巨额罚单。“天价罚单”其中一条便是违反公司治理和关联交易管理规定,人民银行对蚂蚁集团罚款1.75亿元。这也说明蚂蚁集团过往在关联交易处理上存在瑕疵,是公司需要重点改进和加强的方面。对此建议蚂蚁集团在后续的ESG报告中,加强对关联交易风险及防范制度及举措,关联方情况,交易金额及交易内容等信息的披露,更好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

首次范围三碳排放盘查 蚂蚁森林链接公众与生态保护修复

蚂蚁集团是国内最早一批提出较明确碳中和时间的互联网公司。2021年4月,蚂蚁集团发布碳中和路线图,承诺要自2021年起实现运营排放碳中和(范围1,2),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范围1,2,3)。

2023年,蚂蚁集团运营碳排放(范围1,2)1.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范围一直接碳排放0.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间接碳排放0.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运营碳排放较基准年(2020年)下降43.19%,连续第三年实现运营碳中和。

具体来看,2023年蚂蚁集团通过节能减排优化效率等绿色运营手段实现减排0.18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园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直购绿电等能源替换方式实现减排1.8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实现本年度碳排放较基准年(2020年)下降43.19%。至于在减、替之后仍然存在的1.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蚂蚁集团选择购买VCS的造林碳汇项目VCU抵消。

根据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核算标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范围三包含15个不同的类别,例如外购的商品与服务、商务差旅、员工通勤、运输及配送等,涵盖了所有其他间接排放。相较于范围一和范围二,范围三的测算更为复杂,存在诸多技术挑战。

2023年,蚂蚁集团开展范围三碳排放的首次全面盘查,识别出了与公司价值链上下游活动相关的的12个类别,并对数据质量较高的11个类别进行量化,核算排放量为76.4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图:蚂蚁集团进行数据量化的范围三11个类别

所有企业在进行范围三盘查时,都会面临上下游数据准确可得性以及无法确定某个活动的排放系数的难题。例如,蚂蚁集团在排放核算过程中,重要类别之一的下游投资就因排放数据精确度不高,未参与度量。不过,公司表示,未来会和专业机构合作,不断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扩大披露类别。

蚂蚁森林是全球范围内数字公益和环保行动的标志性案例。自2016年“蚂蚁森林”在支付宝正式上线,7年多累计调动超6.9亿用户参与蚂蚁森林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累计减排产生“绿色能量”3100多万吨,种下超4.75亿棵树,种植总面积达到508万亩,覆盖11个省份和地区,超9成树种在“三北”攻坚战核心区,对于遏制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议题上,蚂蚁森林同样做出丰富实践。截止2023年8月,蚂蚁森林累计在全国13个省市和地区设立了31个公益保护地,参与陆地和海洋动植物保护。例如在山东威海种植超6660万株海草,修复海草床面积超过1000亩;在福建宁德种植超272万棵秋茄,修复红树林面积超过2000亩;在云南云龙天池、云岭、白马雪山3个自然保护区的滇金丝猴栖息地实施生态廊道修复造林超过1.6万亩等。

促进内部及价值链和商业生态的DEI

蚂蚁集团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11.4%,2023年底全球拥有授权专利超过2.2万件,根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分类标准来看,可以看作是专利密集型企业。作为紧密依赖于持续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积累的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本开发是ESG管理中的关键议题。

据报告显示,2023年底蚂蚁集团员工总数近3万人,全年员工流失率不超过10%,总体男女比接近2:1,超过60%为技术人员。员工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占比36%,30-50岁占比63%,50岁以上占比不到1%;员工级别来看,被定义为公司管理层的有849人,管理层在员工中占比2.85%,管理层男女比大致为2.4:1;同层级员工薪酬来看,技术条线男女薪酬比1:0.98,非技术条线男女薪酬1:1.02。

在文化上,蚂蚁集团强调在工作场所中做到尊重和接纳,创造平等、公正和多元的工作环境。内部来看,公司建立起DEI管理机制,设置工作环境委员会、工作组和监督组,打造多元、平等与包容的职场。

在不断优化员工构成的比例、确保薪酬公正透明等内部DEI以外,更进一步的,蚂蚁集团也在打造价值链和商业生态的DEI。例如,支付宝上线“长辈模式”、网商银行开展“数字木兰创业计划”为全国超111万的女性经营者提供减免息贷款支持,“数字木兰就业培训计划”为欠发达县域地区超过1.5万名女性提供新型职业技能培训等。

图:蚂蚁集团DEI组织架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