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未来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多,规定:一是要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未来产业分工合作。二是建立容错免责机制。”近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张天培在作政策解读时表示,《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将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安徽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发挥强大带动效应和产业赋能能力,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集聚成势,产业有“劲头”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宣布成立安徽省未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办,标志着“东数西算”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正式上线;4月,合肥量超融合计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国产量子计算机与“巢湖明月”超级计算机成功“牵手”……
以前瞻性谋划和政策引导,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作为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先导力量,我省在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上铆足了力量。
今年,作为未来产业之一的“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打造这一“新增长引擎”。
说起低空经济,不得不提全国首批(安徽唯一)通用航空综合示范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发展平台于一体的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在这里,集聚了航空新材料、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通用航电、航空部附件、临空经济、低空运营等产业链企业近200家,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坚实基础。
当下,安徽充分发挥全国空域改革试点省份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目前已集聚通航控股集团、中电科钻石飞机、亿航智能、应流航空等企业300余家,初步形成以合肥、芜湖为双核,池州、安庆、六安等多点支撑的低空经济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量子产业也正在开启未来产业新赛道。为发挥好安徽三大“科创高地”之一的量子信息科技,我省不断发挥科创优势,加快布局量子信息产业新赛道,推动量子科学研究和产业“双发展”。
近日,合肥高新区企业合肥幺正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其自主研制的高通光离子阱量子计算工程机。该系统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大规模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的物理系统之一。
在该领域内,安徽已研制出“九章”光量子计算机原型机、“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取得一系列科研突破。此外,在合肥市区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应用最全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
基于强劲的量子信息科创实力,安徽正在形成以算力为核心的量子产业高地。据现有统计数据,安徽集聚量子科技产业链企业60余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全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建成运行,全国首个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挂牌运营,量子专利授权量全国领先,以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问天量子、中电信量子集团等为龙头的量子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
低空经济、量子信息科技仅是我省在未来产业蓄势发展的缩影。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生命科学、先进材料等一大批高水平、高“含金量”,代表产业发展前进方向的产业在安徽这片土地上正活力满满。
前瞻布局,政策添“火候”
“强化前沿成果转化,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未来产业育成载体体系。支持建设前沿技术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40家左右孵化载体。”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国阳表示,下一步将依托大学科技园等建设省级未来产业科技园,探索“学科+产业”创新模式,开展前沿技术创新孵化,培育初创型科技企业。
在安徽,低空经济赛道上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背后是我省聚力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为全国三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安徽先后出台民航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通用航空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为通航产业发展谋篇布局。
为进一步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围绕未来产业方向,安徽省启动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协同布局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同时研究制定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及若干政策、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省级层面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省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建设,量子、通用人工智能等纳入国家战略布局。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助推下,我省大力支持建设国家实验室、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11家,布局建设安徽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安徽省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44家;2024年组织实施省科技计划项目74项,省财政支持金额超3.5亿元。
目前,我省量子核心企业数居全国第1,合肥量子信息未来产业指数排名全球第2(据国际咨询机构ICV统计);建成全国首个国产万卡大模型训练算力平台“飞星一号”,推动星火认知大模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在即将施行的《决定》中,除了突出科技创新对未来产业的推动牵引作用,同时强化未来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培育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学、先进材料、未来网络与数据空间等七大领域及方向,以及大科学装置催生的新兴产业等被一一纳入《决定》之中,将成为推动安徽未来产业发展的有力推手。
在推动产业先导集聚方面,我省将培育未来产业“新星企业”,推动企业梯次成长。以未来技术突破和产业化为目标,支持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或特色园区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技术、体制机制、政策先行先试,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下一步,安徽明晰未来产业布局,计划实施“7+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构建“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化—产业集群”的未来产业培育链路,着力打造创新引领、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未来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