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坚持长期主义,共育汽车人才

IP属地 北京 编辑:顾青青 汽车纵横AutoReview 时间:2024-10-06 22:50:11

要以长期主义的精神,建设汽车产业强国。中国到2035年一定会建成汽车产业强国,汽车人才工作者应当好“伯乐”,更多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厚待人才,不负时代的召唤。

今年是汽车产业加速转型与竞争白热化的一年,而人才被视为驱动创新加速产业变革的核心资源,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为更好地促进汽车人才发展与合作,推动汽车人才工作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迈进,8月21日~23日,由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简称中汽人)主办、奇瑞承办的“2024年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安徽芜湖举办。本次年会以“破茧而生,志向全球”为主题,通过行业报告、专题报告、青年对话等环节,旨在凝聚各方力量,围绕新时代下中国汽车人才工作所面临的变革难题、机遇挑战和未来趋势展开探讨。与会嘉宾达成共识,只有走长期主义道路,才能从人才角度助推汽车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以长期主义建设产业、培育人才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变革浪潮的到来,中国汽车产业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样也面临着重重挑战与困难。

“中国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难点、短板和挑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传统企业既要进行油车的节能改造,又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企业双线作战,当前经营压力持续加大,行业上下倍感焦虑;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和地区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试图割裂全球汽车市场,这些都成为行业所面临的新问题,需要共同解决。展望未来,付炳锋提出,汽车是高度全球化发展的行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更是全球产业合作的产物,尤其需要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实现跨越式发展。

汽车产业日新月异,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对此,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刘丽军在发言中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深度融合,对汽车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汽车行业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众多汽车企业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秉持技术创新与合作共赢的核心理念,才能够探索出一条通往高质量发展的长期主义之路。中汽人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强调,要以长期主义的精神,建设汽车产业强国。车企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更要增强自身的软实力,如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高度的行业自律,打造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建设规划等,推动中国汽车的高质量发展。他认为,中国到2035年一定会建成汽车产业强国,呼吁汽车人才工作者当好“伯乐”,更多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厚待人才,不负时代的召唤。

新阶段,共寻人才发展之道

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逐渐增长,海外销量不断提升,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站得更高,就意味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也将更加艰巨。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发表致辞时指出,今年奇瑞首次跻身世界五百强企业,但希望不仅整体规模进入世界五百强,奇瑞的品牌价值、创新能力和社会公益贡献也能跻身全球五百强之列。在这过程中,他认为人才和组织是最大的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力量的竞争,是人才培养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竞争。为此,奇瑞正在努力建立和完善内生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机制,实现人才的高效使用;坚持全球化战略,通过人才的本地化来打造全球化品牌,贡献全球市场;坚持不遗余力地创新,尤其是注重原创性创新。

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新看来,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汽车人面临的时代任务是不一样的,各类汽车人才的功能、共性不同,成才的目标和成长的路径也不尽相同,需要分类、精准的“育引用留”。他建议,行业应立足于全球事业培养战略性领军人才,围绕打赢商业战场培养企业家管理人才,聚焦科技前沿打造“塔尖型”科技人才队伍,助力构筑产业优势产出规模化技能人才,面向行业培养下一代青年人才。

紧跟国家大势,在解读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中汽人理事长朱明荣前瞻性地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汽车人才工作的新要求:行业应以“汽车新质人才胜任力模型”为指引,在汽车“新四化”、教育改革的冲击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与挑战之下,加快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瞄准突破性创新,通过创新型人才梯队建设、突破性的人才环境营造,努力将企业打造为原创技术策源地;主动拥抱变化,在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探索与适配中,建立敏捷、高效、高质的企业组织,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汽车人才工作如何破“卷”向新?

“内卷”这一话题,从去年延续到今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汽车人才工作又该如何破“卷”向新?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监孙京,从基于企业战略的人才战略、构建“矩阵式”管理创新模式、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数字化人力资源转型等方面介绍了北汽福田的人力资源体系变革之路。她提出,2024年的人才战略是建立人才队伍大循环生态,同时向新技术和重点业务倾斜。未来,北汽福田还将进一步从HR角色转变、业务架构优化以及健全关键人才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应对AI时代的挑战。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结合自身经历、行业观察和相关案例,提出了对行业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的思考。他表示,企业是最好的创新阵地,也是创新直接受益者。在错综复杂又充满希望的局势下,中国车企若能实现真正的创新驱动,则有望杀出重围,实现跨跃式发展。为此,企业需要在文化、观念、教育、战略和方法等多方面彻底消除各种障碍,建立崭新的崇尚创新文化,强化创新体系,打造以创新为主的技术研发平台和企业。

舍弗勒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刘敏站在全球化车企分支机构的角度,为当前车企的全球化发展和困境应对分享了相关经验。她表示,舍弗勒应对变化的“密码”是舍弗勒家族的长期主义,体现在对创新、质量、精益制造、系统能力及企业文化的长期坚持。舍弗勒从进入中国以来,就大量投资人才培养与人才建设,并长期持续地深耕组织能力建设,打造锐意进取的组织和杰出雇主品牌。

中汽人资深研究员宋冬毅以“十年跃变,新纪启航——纵观十年,中国汽车人才发展变迁”为主题,回顾中国汽车人才变化发展的历史,展望汽车人才的未来。她认为,未来AI+将给汽车人才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汽车人才需要从提高提问水平、激发创造思维、塑造坚韧心理等三方面来应对冲击。

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人瑞人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第二事业群总裁李伯楠建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自上而下需要数字人才落地保障实施,打造数字人才生态,构建灵活的用人机制,然而数字人才面临长期供应短缺的挑战,他建议企业应采取多元化用工模式,将涉及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岗位与通用技术、一般技术相关岗位分类管理,有的放矢地实现部分自有人才岗位向外包业态过渡。嘉道咨询合伙人韩璐还讲述了AI技术引领企业培训工作智能化转型的方法论,认为未来AI对企业培训的赋能主要表现为战略性需求分析、智能化互动教学、个性化学习体验,不仅可推进知识与技能瞬时获取、驱动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同时还将支撑组织人才的成长与发展。

注: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4年9月刊“行业报道”栏目,敬请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汽车纵横

排版:汽车纵横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