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房地产 » 正文

祥生控股将被退市,地产“富二代”陈弘倪尽力了

IP属地 北京 编辑:吴婷 房财经 时间:2024-10-06 21:03:01

@ 胡海波

对很多人来说,今年的国庆节是振奋人心的。

节前股市的连续涨涨涨,一度让人觉得这个黄金周来得似乎不是时候;而随着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楼市政策的进一步放开,笼罩在房地产头顶多年的阴霾,也似乎从根本上明朗了起来。

一揽子政策的连续刺激下,股市中的房地产板块,也开始集体爆红。

不过,对陈弘倪和他控制的祥生控股而言,与这些利好都已无缘。不仅如此,在停牌了正好一年半时间后,这家曾经的千亿级房企,也将面临着被联交所强制退市的风险。

10月2日,祥生控股发布了有关复牌进展的季度更新公告。根据联交所此前发出的复牌指引,祥生控股须在10月2日前达到复牌指引条件,包括刊发尚未公布的财务业绩,以及证明其已遵守上市规则第13.24条。

祥生控股表示,其无法于复牌截止日前刊发2023年中期及全年业绩公告,将于适当时候刊发有关取消其上市地位的进一步公告。

这意味着,在成为港股上市公司不到4年的时间,祥生控股要被退市了。

祥生控股发家于浙江诸暨,已故创始人陈国祥曾是当地名绅,“一部祥生史,半座诸暨城”,是对其最好的形容注解。

2014年,陈国祥走出诸暨,将祥生控股的总部搬迁至杭州,开启了扩张之路。到2018年,其销售已经突破千亿大关,稳居房企百强榜前30位。

此时的陈国祥,早已过了退休年龄,将企业的日常管理权杖,渐渐交给了不到40岁的儿子陈弘倪。在后者的操持下,祥生控股很快便迎来了高光时刻。

2019年,和其他众多民营房企一般,陈弘倪带着朝圣般的心态来到上海虹桥,祥生控股也开启了双总部时代,并开始筹划向港交所发起冲击。而彼时的陈国祥则依旧坐镇杭州。

2020年11月18日,祥生控股股票正式在联交所挂牌交易,它成了当年销售千亿规模房企中,最后一家上市的地产公司。

上市首日,祥生控股开盘价为5.59港元/股,总市值达到了167.7亿元;而到了2023年4月3日停牌,它的股价则定格在了0.175港元/股,总市值5.33亿元。

从上市到停牌,整个市值缩水了96.82%。

股价的崩塌也照映在前端的销售中。2021年,祥生控股还稳居千亿军团,全年销售额为1045.3亿元,位列百强榜单35位;2023年则至74.3亿元,与2021年相比,跌去了92.89%。

从顶峰到谷底,祥生控股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而这一切,皆因其如很多民营开发商一样,暴雷了。

2022年3月,祥生控股一笔2亿美元的债券,因1200万美元的利息未能按时支付,宣告正式违约。雪上加霜的是,陈国祥也于该年患病在身,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躺平,病重期间仍在积极想办法自救还债。

从2022年初开始,陈氏家族便将祥生控股旗下众多资产摆上了货架。陈国祥更是将其名下的杭州顶级豪宅九溪玫瑰园楼王“白宫别墅”,以8亿元的价格挂牌出售。

但无奈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超乎了所有人想像。尽管不断出售资产,但依然堵不住雪崩下的财务漏洞。而这一年祥生控股的销售额,也断崖式跌至320亿元。

2023年4月16日,祥生控股的情况越来越糟糕,而陈国祥也因病救治无效去世,享年73岁。

压力全部集中在了陈弘倪一个人身上。但这位二代老板似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祥生控股开始展现出摆烂躺平的姿态。

在其此前发出的公告中,解释未如期刊发财报的原因时称,因财务人员大量辞职,导致编制财报的人手不够,很多数据无法有效核实。

不仅如此,在发布今年1月份销售数据时,祥生控股犯下的一个低级错误,也反映了其公司内部管理的混乱程度。

2月7日,祥生控股发布的1月份未经审核销售数据称,当月的权益销售58.99亿元,权益销售面积43.43万平方米。这两个数据,参照同比将分别增长306%和302%。

这也让外界一度认为,祥生控股已走出了销售低迷的困局。

但12天后,它便发布了澄清公告——因工作人员疏忽,标错了小数点,真实的权益销售为5.899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4.34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跌59.44%和59.78%。

在祥生控股最新的公告中,其今年前8个月的股东权益销售仅为26.27亿元,权益销售面积19.8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75.25%和74.61%。

销售跌入冰窖的同时,祥生控股的杭州总部也惨遭拍卖。

8月4日,阿里拍卖平台显示,位于杭州市江干区(现为上城区)的瑞晶国际商务中心2701室、2702室、2703室房地产资产,于8月4日经过81轮竞价,最终由久盛控股以3039.27万元的价格成交,低了评估价454万元。

这正是祥生控股10年前搬进杭州的总部办公场所,陈国祥在世的时候,曾常年在27层办公。申请拍卖人为民生银行绍兴分行,其与祥生控股之间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标的为2027万元。

从老牌千亿黑马到被迫退市,陈弘倪和祥生控股的故事,更是当下大多数民营开发商发展轨迹的缩影。而现在随着一系列重磅政策的落地,人们似乎正在重拾消失许久的信心,港股中内资房企的股价都在疯涨,但这些,祥生控股是赶不上了。

温馨提示:本文著作权,归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